罗红琳
足月头位胎膜早破102例临床分析
罗红琳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102例足月头位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可使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应及时终止妊娠
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新生儿;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指胎膜破裂发生在临产前,如发生在妊娠满37周以后,称足月胎膜早破,占分娩总数的10%,而发生在妊娠不满37周者称足月前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可能发生母婴感染、胎盘早剥、早产、脐带脱垂、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可危及大人胎儿生命,因此作为一名产科医师,应确切诊断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分娩总人数1652例,其中胎膜早破132例,占7.99%。选择孕37周至42周头位胎膜早破102例,同期随机选择无胎膜早破头位足月分娩者220例与之对照,两组年龄孕周无明显差异,所有对象均为单胎头位无剖宫产史,无其他产科合并症。
1.2 诊断依据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教材第6版。①孕妇自感阴道有液体流出,无腹痛等其他产兆,推动胎头可见液体自阴道流出。②阴道分泌物PH≥7,pH试纸变色。
1.3 处理凡胎膜早破的孕妇嘱卧床休息,减少下床活动,外阴消毒,保持清洁,破膜时间达到8h以上者,予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或克林霉素类预防感染治疗,同时观察体温变化、白细胞计数、羊水性状、胎心监护、B超等,一旦发生感染则终止妊娠。一般24h内自然发作,超过24h不发作的孕妇,给予小剂量催产素静点,分娩后常规予催产素肌注及米索前列醇塞肛预防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t检验χ2检验。
2.1 分娩方式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胎膜早破组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的比较
2.2 母婴并发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胎膜早破组产褥感染率及产后出血率与对照组无差异。
表2 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母婴并发症的比较
3.1 原因导致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如生殖道上行性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胎膜受力不均,维生素C铜元素缺乏,宫颈机能不全等,近年来,因为流产引产手术增多,导致生殖道炎症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如妊高症胎位异常等均可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
3.2 分娩方式胎膜破裂后羊水减少,宫缩时不能有效缓解子宫壁对胎儿的压力,脐带易受压而发生胎儿窘迫,子宫壁紧裹胎体,易发生宫缩不协调,导致产程延长、胎位异常使得难产率增加。破膜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越高,特别是破膜超过72h,增加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危险性,预后差,会造成严重的新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延长妊娠,减少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率[1]。胎膜早破可使羊水过少,有报道羊水过少者剖宫产率达到98%~100%[2]。本资料表明,胎膜早破组难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与产褥感染率无差异,考虑与早期使用抗生素及分娩后使用催产素及米索前列醇有关。因此对胎膜早破的孕妇应及时检查诊断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体温≥37.8℃,无其他原因的孕妇或胎儿心率增快,白细胞≥15×109或分叶左移,阴道分泌物有异味,子宫压痛或易激惹等均提示宫内感染,需尽快终止妊娠[3]。
3.3 预防积极向社会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尽可能减少流产引产手术,手术操作时做好消毒工作,减少感染可能。孕前做生殖道健康检查,积极治疗生殖道感染。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宣传教育,重视预防感染,指导合理饮食,营养平衡。妊娠末期禁止性交,避免冲击腹部,过度劳累,可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
[1] 王德智.中国妇产科专家文集·胎膜早破[M].沈阳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
[2] 蔡汉钏.胎膜早破与难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1):7.
[3] 徐建平,王彦林,徐玉苑.胎膜早破合并早产 110例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27-628.
10.3969/j.issn.1672-2779.2011.08.024
1672-2779(2011)-08-0036-01
2011-03-28)
湖北省武汉市第七医院妇产科(武汉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