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迷思

2011-11-30 03:49李江山
市场周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釉面金丝官窑

李江山

“哥窑百圾破,铁足独称珍。恰似标坯相,而能完谧神。宣成后精巧,柴李昔清淳。此是酌中者,休论器尚新。”乾隆在辛丑年(1781年)的新年里写了这么一首评价哥窑的诗,第一句就道出了哥窑独一无二的“残缺美”。

马未都写博客,说乾隆爷通过这首诗“一语成谶”,200多年前就预测到故宫哥窑六瓣葵瓣盘损坏事件。他是怎么看出来的呢?他的依据是:百圾“破”历代皆称百圾“碎”,只有乾隆爷称破,此外,铁足独称珍,盘子碎成六块,估计只剩一足了。历史有诸多巧合之处,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马未都是信了。

美丽意外至品偶得

关于哥窑的诞生,有一个较为通行的故事。

话说南宋时期,浙江龙泉有一位极富盛名的制瓷人,名叫章村根。章村根最擅长的瓷器种类是青瓷。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做章生一,小儿子便叫做章生二。这兄弟俩自幼就跟随父亲学习烧制青瓷,老大忠厚踏实,老二有些小聪明,各自都学一身好本事。待到章村根去世后,兄弟俩便分了家,各行其道。章生一所开的窑场即为哥窑,老二章生二所开的窑场即为弟窑。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兄弟俩也不例外。两家窑场同制青瓷,但哥窑出品明显略胜一筹,在市场上更热销,弟弟便羡慕嫉妒恨了。为打击竞争对手,章生二就“偷袭”章生一,在哥哥配好的釉料中加了许多草木灰(也有说法是粘土)。烧成后,章生一开窑一看,瓷器的釉面全裂开了,裂纹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曲有直,且形状各异,有的像鱼子,有的像柳叶,有的像蟹爪。他欲哭无泪,痛定思痛之后,他重新振作精神,他泡了一杯茶,把浓浓的茶水涂在瓷器上,裂纹马上变成茶色线条,又把墨汁涂上去,裂纹立即变成黑色线条,这样,不经意中形成“金丝铁线”。哥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批瓷器推向市场,没想到人们对这种带有裂纹的青釉瓷产生了极大兴趣,一抢而空,于是哥窑便由此而闻名天下。而弟弟仍烧制青釉瓷器,人们称其为弟窑。

这个故事在明代《七修类稿续编》中得到佐证,“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窑,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油色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文,号日百圾碎”。

章氏兄弟也因此被龙泉瓷人奉为窑神。在龙泉大窑古村落入口,供奉着兄弟神身的安庆社殿。自明代起,便一直香火不断。这个传统保留至今,每到正月,当地百姓就会演出关于章氏兄弟的木偶戏。而传统的陶瓷艺人,每逢开窑,必先到这里祭拜。浇白断纹冠绝当世

哥窑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特点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灰黑”。清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解释说:“哥窑,宋处州龙泉县人,章氏兄弟均善冶瓷业,兄名生一,当时别其名日哥窑,其胎质细,坚,体重,多裂纹,即开片也。”清《处州府志》中也载:“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圾碎,亦冠绝当世。”哥窑开片的总体特点是: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

哥窑瓷器釉面所产生的纹片,本属于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病态,它是由于胎体和釉面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一件瓷器如果膨胀系数一致、釉面没有裂缝、胎与釉的结合紧密,那么出色作品的坯釉就具有浑然一体的效果。但当胎的膨胀系数比釉的膨胀系数小,到一定程度时,釉就会在烧成后的冷却过程中形成裂纹。

有人曾这样形容哥窑瓷器开片时的“惊心动魄”。当窑火缓缓熄灭,窑门洞开,冷空气在瞬间进入,由于热胀冷缩,胎体外,晶莹透亮而又厚重的青釉于一瞬间四处绽裂,那毕剥清亮的开裂声,竟如来自天籁般的乐音。

开片釉在制作上可分两大类:一为填充型,在烧成的釉裂纹中填充煤烟等,纹路呈黑色;也可在裂纹中填充硫酸铜等着色剂,呈棕绿色纹路。另一类为覆盖型,在焙烧后的底釉上覆盖一层颜色釉,再次焙烧,呈现裂纹,露出底釉颜色。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型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这就是“百圾碎”的由来。

据裂纹稀密和图形不同,开片有冰裂纹、鱼子纹、百圾碎、蟹爪纹、牛毛纹及鳝血纹等种类。其中又以冰裂纹为上佳,如片片透明的冰,自然裂纹如冰互相碰裂状。裂缝深粗,如鱼鳞,又如同梅花片片,层层叠叠,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古人有云——“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到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为上,梅花片墨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正是冰裂纹的天然浑成之美,让这偶得的“残次品”转身为亘古的艺术,就像西方文化中的断臂维纳斯,因其残缺,反而更添一股动人的力量。

金丝铁线攒珠聚球

哥窑之美,除了清淡雅致的冰裂纹,常伴随出现的一句话是“金丝铁线,紫口铁足,黑胎厚釉”。“金丝”是指细碎的开片,呈黄色:“铁线”是指大块的开片,呈黑色。“金丝铁线”在古代还叫“文武片”,指的是开片的大小。

“金丝铁线”的珍贵之处在于并不是一次成型,而是要经过时间的雕琢。瓷器一出窑,就能清清楚楚听到釉面炸裂的声音,而“金丝铁线”的釉面还需要两年的时间。当瓷器出窑冷却以后,过去直接放到炭黑水里,现在直接搁进墨汁里,拿出来以后,瓷器就形成大块的黑开片,非常清晰。而那些细小的开片,由于间隙过小,颜色进不去,与空气接触,日积月累,就慢慢被氧化成黄色。简单来说,较粗的裂纹呈黑色,较细的裂纹呈黄色,层次错落自然,便是“金丝铁线”了。

“黑胎厚釉”说的是哥窑的胎釉特点。哥窑瓷的胎非常紧密,呈深紫灰色,轻轻敲击哥窑的瓷胎,没有一般瓷胎的金石声,而是近于破碎的“噗噗”声。胎色有深灰、浅灰、黑灰和深褐色等多种色泽;从釉上来看,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施釉较厚,往往施三四层釉。器表有一层不是很亮的酥油光。其中青瓷里外披釉,均匀光洁,晶莹润泽,温润似玉。

哥窑在烧制时,在瓶口等位置的釉料会出现下垂流淌的现象,因此,瓷器口的釉会变薄,透出胎的颜色,而哥瓷的胎色普遍较深,这种深色的瓶口就叫做“紫口”。同时,由于哥窑瓷器在烧制时大都采用垫烧法,所以胎足的部位是不上釉的,颜色也较深,被称作“铁足”。

哥窑还有一个最奇妙,又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攒珠……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攒珠”指釉内含有气泡,如水珠隐现,满布在器物内外,“聚球”比珠大,数量少,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内壁。

身世成谜仃世稀少

尽管乾隆200多年前就说,你们不要再争论了,哥窑就是宋朝年间的。但学术界一直有争论。因为在目前的史料当中,哥窑不仅未见于于宋人的记载,就连其窑址也尚未发现。另有说法认为是哥窑产生于元代。窑址除了浙江龙泉,有人说在河南,有人说在景德镇,还有人说在杭州。不过,嘉靖年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都是在龙泉县烧造的。

杭州地区文献中有所谓“哥窑”、“哥哥洞窑”,“哥哥窑”、“旧哥哥窑”等称呼,例如《遵生八笺》中记载:“所谓官窑,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但凡此种种,是作者的笔误,还是同一个窑的不同称呼,或者是完全不同的窑,目前还无法得知。

吴方言中“官哥”二字发音几近不分,所以有人认为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中“官哥”乃同类作品。实际上许多宋官窑哥窑作品在各类图录中也叫得随意。较真的说法是,官窑基本不开片或开大片,哥窑开大片或开小片,官窑以灰青色调为主,哥窑以奶黄色为主。

上世纪60年代,浙江省文物考古单位曾对龙泉大窑等几处窑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不少黑胎片纹青瓷,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用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这些标本进行了化学分析,认为这种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正统的哥窑。但与另一部分传世的哥窑器物相对照,这两种哥窑的造型、胎色、釉面和纹片均有不同之处。为此,文物界将这些原藏于宫廷,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流散于民间和国外的这类哥窑瓷器称为“传世哥窑”。

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及少数收藏家手中,总数不过百件左右,以至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稀物,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哥窑圆洗底部的破损残片。

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认定的宋哥窑瓷器63件,其中以各式瓶、炉、洗、碗、盘为最多,瓶的种类有八方贯耳瓶、贯耳瓶、胆瓶、弦纹瓶等;炉有双耳炉、双耳三足炉、筒式炉等,洗有葵花洗,圆洗,菱花洗等:碗有葵瓣口碗、八方形碗,花口碗等,盘有葵瓣口盘,菊花盘等,此外还有小罐等。台北故宫博物院还有花插、渣斗、单把杯、壶等器型。不过,由于前人记载的混乱以及哥窑窑址的迷踪,这些传世哥窑瓷器的认定并不十分准确,其中很可能包含有南宋官窑,龙泉窑、元代杭州地区的其他窑口,明清时期仿哥窑器物等。

猜你喜欢
釉面金丝官窑
地质视角看冮官窑陶瓷
简述明末清初过渡期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工艺特点及其成因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千年难遇的自然瑰宝
“官窑驿站”寻踪
浅谈日用陶瓷小膜花纸装饰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
金丝枣裂果发生与防治
此“官窑”非彼官窑
金丝编花项链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