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罗桂荣
以工业化为龙头推动福泉经济包容性增长
■ 文/罗桂荣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地处黔中腹地的福泉,将在经济发展大潮中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利用工业拉动、城建带动、农业促动、招商驱动、旅游推动城乡经济包容性增长,实现跨越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贵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从历史的高度和发展实际出发,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科学的诠释和新的要求。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是我省“十二五”的主基调。
地处黔中腹地的县级市福泉,如何在这场经济发展大潮中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创新中促进城乡经济包容性增长,实现跨越发展呢?
省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从省情实际出发,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
作为全省27个建设经济强县(市)之一,福泉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经济社会“提速、升位、入强”目标。提速,就是发展的速度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大幅度提高,能有多快就有多快;升位,就是提升福泉在全省经济强县(市)中的位次,建设全省更高水平的经济强市;入强,就是通过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尽快进入西部经济百强县(市)行列。
要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再认识,立足福泉实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找准跨越的起跳板。这个起跳板就是按照州委“951”经济发展格局,重点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实施工业化战略,坚持把工业作为引领市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航母”。
紧紧抓住福泉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的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规划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资金、人才、技术四个方面的要素集聚,在发展上构建三大工业园区(即马场坪精细磷化工、冶金、建材工业园区,金鸡山高新产业工业园区,双龙磷化工及配套产业工业园区)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力争到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把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作为重点,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发挥工业聚集区主力军的作用,拉动园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园区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重点发展精细磷化经济,依托瓮福集团、川恒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大力发展食品级、电子级、饲料级等磷化工产品,向精细化、深加工方向迈进。
大力发展轻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抓好东部转移产业的承接,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在支持优势企业上规模、上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加快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
接补城乡差距这个短板,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福泉作为一个县级市,一个工业城市,更需要在加快城镇建设上着力,实施城镇化发展带动战略。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要求管理、高标准建设,围绕融入黔中经济区要求,树立先进的规划理念,突出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特色性和科学性。力争2013年实现市、镇、乡总体规划全覆盖,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完成牛场、龙昌、陆坪、地松、凤山、黄丝等重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坚持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招商造城”的建设城市、经营城市的市场化之路,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按照精细化的要求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以城镇化的高质快速发展辐射、带动、促进城乡协调向前发展。
福泉市即将投产的天福化工全景图。
福泉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只有把广大农村人口的增收问题解决好,才能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按照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商品化的要求,走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以“185”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烤烟、洋芋、畜牧、水果等产业,建设一批农业种植、养殖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好贵(阳)新(寨)、马(场坪)瓮(安)、地松—陆坪—藜山三条公路沿线农业科技示范带,并向面上扩张。
积极发展绿色种植、特种养殖、花卉园林、休闲观光等现代农业,配套建设餐饮、住宿、娱乐、文化等设施,满足城市居民和国内外游客绿色消费、观光休闲、农业劳作体验等多层次的需求,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建设农村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土地集中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加大农村人口非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转移的速度,为全市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当前,福泉的招商引资工作面临更为复杂的新情况,需进一步创新招商思路,增强综合竞争力,注重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扎实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下大力气改善软环境。特别是在“三乱”治理、机关工作作风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软环境更加优化。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投资,实现大招商、大发展,让福泉真正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
切实理顺“三个关系”,提高招商效率。首先,“数”与“质”的关系。切实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和做法,把引进外来资金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制真正结合起来,鼓励企业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真正实现招商引资的“高质量”。其次,“入”与“出”的关系。利用外来资金既要“积极”主动,更要在“有效性”上下功夫,处理好外来资金的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关系。再者,“开”与“节”的关系。处理好利用外来资金与合理利用资源的关系,既“广开财路”,又“开源节流”,提高综合利用率。
加大第一产业招商力度,培育外来资金新着力点。加快第二、三产业开放步伐,培育外来资金新增长点。开拓高新技术引资途径,培育外来资金新闪亮点。高新技术产业因其“高、大、新、尖”转移便利,更易成为未来招商引资的重要板块。应积极寻找切入点逐步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当地配套产业的发展。
旅游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引擎之一。福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黔南州仅有的古城垣、葛镜桥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道教圣地福泉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蛤蚌河、全国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双谷梨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同时,福泉还处于东有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胜地凯里、南有生态旅游胜地荔波、西有爽爽贵阳、北有红色旅游胜地遵义的结点上,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已经具备了条件和基础。
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就要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注重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策划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旅游项目,通过招商引资来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业态多元化,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等产业相融合。特别在抓好历史文化旅游、自然风光旅游等基础上,在培育工业旅游上做文章,把工业旅游培育成亮点,增加旅游市场份额。采取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推介手段,不断扩大知晓率,提高福泉旅游知名度,加快将旅游业打造为福泉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产业。
(作者系福泉市委书记 编辑/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