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与良心

2011-11-21 18:24:06阮直
四川文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水灾下水道内涝

□阮直

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与良心

□阮直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写道:“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智慧与良心。”可如今没人做这事情。

在我们的眼中城市就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就是往高多建摩天大厦,往宽扩马路,往大建广场,然后再把那闹市区里的闲空塞进一些城市雕塑,地上多种花草,楼上多闪霓虹,可地下的工程就没人理会了。特别是城市地下的排水系统,每年的维修管理费,还不如一个城市招待费中的酒水费多。

今年6月中旬以来,中国多个城市遭遇强降雨天气,武汉、杭州、南昌、北京、长沙、成都等地先后发生严重内涝,纷纷化身“东方威尼斯”,多个城市的防汛部门也因此进入高度紧张状态。

一网民在微博上说:“连日大雨让南昌陷入了内涝,号称耗资20亿元改造的城市五大排水系统在密集的降水面前不堪一击。”大雨所至,几乎每个城市都发生内涝。到武大“游泳”,到西湖“看海”;繁华街道可行舟、可垂钓的南昌,终于如愿成了“中国水都”……中国去年也曾有百余城市发生内涝,仅广州市因内涝造成的损失就超过10亿元。逢雨必涝,正成为中国很多大城市的通病。

内涝病是咋得的呢?就是有钱不往地下花,城市扩大了,地上“硬化”,没个松软的地方渗水,又没地下大管道排水,城市不成泽国才怪。

某省会城市去年市政工程拿到手的经费为6050万元,而分摊到全市1610公里的排水管道的费用只有150万元。这点钱不足老夫所在的一个50万人口的地级市每年招待费的十分之一。而当今中国的城市遭受水灾的损失要比遭受火灾的损失多出几十倍,有的城市甚至是上百倍。

事实上,城市最不缺的就是高点,逃离火灾难,逃离水灾易,所以如今的城市里都有消防队,而没有“防水队”。城市水灾提醒我们,今后城市是不是要成立“防水队”了?

一个城市的防水系统其实就是这个城市的“防水队伍”,我们的城市的防水如今大都实行管道化。城市大的,管道就大些,城市小的,管道就小些,有些小县城实行的还是明沟排水。那么欧美的城市是怎样排水的呢?西方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在雨季是可以划小船的,雨季过后,还可以推着工作车进去检修。可见人家的排水系统真的是“系统”,而我们仅仅是一条管道,人若进去就会闷死。如果哪个地段堵了,就从上边疏导,再不行,就剖腹开膛大揭盖。人家用了300年的防水系统如今照样是“主渠道”,我们有些城市用了30年的排水系统就要报废了。看当年德国人租借青岛时设计的排水系统,至今仍是那地界最好的排水系统,从没发生过积水现象。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后要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力争在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一倍。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这意味着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城市内涝的改造工程。没有对城市观念的转化,就不愿意把钱花在城市的地下。

记得几年前,龙应台在一篇写城市的散文中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三个小时,如果你撑伞出去溜达了一阵,发现裤脚却不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是个发达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尺,店家的茶壶漂到了街头,小孩子在十字路口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高楼、马路、广场是城市的客厅,那么地下排水系统就是城市的卫生间,一个家庭的卫生间若排水不畅比客厅杂乱一点更堵心。

我们之所以长久不重视城市的地下排水就是我们也从来没把一个城市的排水排在一个城市建设考评的前面。干部们常说:领导重视了就好办,那么没办好的事大多就是领导没重视。因为往那花钱要领导批准。

猜你喜欢
水灾下水道内涝
必备!欧洲居民水灾应对指南
海外星云(2021年9期)2021-10-14 07:25:48
疫情、水灾期间效益不减反增,这家动保企业到底如何做到的?
当代水产(2020年10期)2020-03-17 07:02:50
遇到突如其来的水灾该怎么办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下水道堵了 究竟该怎么办
乐活老年(2016年12期)2016-04-14 01:37:56
皮球掉进下水道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
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4:04:32
我国城镇内涝防治:由理念到标准体系建立
河北省设区市雨水排放及内涝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