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2011-11-17 03:06王晓慧
电影评介 2011年18期
关键词:爱之非诚勿扰交友

一、《非诚勿扰》出现的原因

任何一种文化的出现必定会有相应的文化基因或者时代背景。《非诚勿扰》的出现必定是为了顺应时代背景。

1.剩男剩女的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均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于婚姻的考虑越来越现实和全面,由此导致婚姻问题越来越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剩男剩女大范围的存在。因为以剩男剩女为对象的电视婚恋交友栏目就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这部分人的需求心理。交友栏目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剩男剩女的交际圈子,给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

2.看与被看的时代

现在的我们处于一个看与被看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国人性格逐步变得开放,乐于看别人表现,更乐于自我表现。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偷窥”、“围观”等实际上都是体现出我们处于一个看与被看的时代。近些年非常火爆的电视真人秀栏目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张扬了现代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而《非诚勿扰》大大满足了受众的这种好奇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二、《非诚勿扰》火爆的原因

《非诚勿扰》一经播出,引发收视狂潮,这与其应时代要求而生的先天条件有关之外,与《非诚勿扰》节目组创作团队的创新、发现密不可分。

首先,《非诚勿扰》有着独特鲜明的节目特点。

《非诚勿扰》互动形式将完全颠覆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美展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

参与到《非诚勿扰》节目的参与者均是外形靓丽、着装时尚、言语犀利、变现奔放的70、80后男女,敢于表达,在现场都以最真实的自己表现给大家,可以让我们在屏幕上看到当今社会各式各样的人,他们对金钱、对未来、对恋爱婚姻,都有不一样的向往,使本节目的价值导向与文化导向正确,弘扬了时代主旋律。这成为受众关注此节目的又一因素,这其实也是《非诚勿扰》节目的核心,将虚拟交友搬回荧屏,真人、真事、真感情。

节目安排的各类游戏,使其整台栏目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节目充满情节剧的理念,让受众无法预测下一个高潮会在那个环节出现,下一个高潮会在那一分钟出现,紧紧抓住了受众的眼球,让受众产生“生怕错失”精彩的心理。这也是江苏卫视打造《非诚勿扰》的成功之处。

其次,《非诚勿扰》节目定位准确。

准确的品牌和产品定位,决定了百分之八十的成功度。《非诚勿扰》定位在婚恋的真人秀节目,以时尚为前提,以真人秀为重点。

对于嘉宾的选择,矛盾冲突的设置,节目的包装,编导均主张偏向于电视剧化。《非诚勿扰》主编曾表示,节目对于嘉宾的挑选则有一定要求:首先,要健谈。否则节目无法进行。其次要有故事,而且屏幕形象要好,这样才能保证节目的制作及受关注度,这标准也适用于电视剧演员。矛盾冲突设置的电视剧化,对于话题即矛盾冲突的设置,编导做得很巧妙,把引起矛盾冲突的缘由化为无形。矛盾冲突是剧作的关键,可以引起剧作即节目的高潮,引起观众期待视野,使其坚持把节目看完。《非诚勿扰》矛盾冲突的源头看似是场上嘉宾引起,实则是编导对于男嘉宾的选择造成。《非诚勿扰》大型演播室中多块LED的运用,使节目更具国际化的现代感,这是节目的主要受众群青年人愿意看到的。

第三,《非诚勿扰》是中国社会女性地位、思想的折射。

节目火爆荧屏不仅仅反映的是80后、90后婚姻、恋爱、家庭观念思想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更是现在中国社会女性地位、思想的折射。由于在节目中有大量的和女嘉宾对话互动的环节,因此透过这个节目,我们也许可以窥视一些中国女性在新时期自身解放的觉醒和局限。

三、结语

《非诚勿扰》的出彩创意和嘉宾主流表现极富美感,凸显着社会的独特之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俞虹教授褒评:“观众在节目中不仅看到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更看到了思想的力量、智慧的价值、性格的魅力;同时也看到了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在年轻人身上的闪现!”在此,我们期待《非诚勿扰》继续将美学理想的创新和美学追求的运行继续下去。

[1]王素芳.女性爱情表达背后的内在缺失——浅析叶念琛电影主题的双重悖论[J].东南传播,2010(1):102—103.

[2]刘海贵等,《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新闻通讯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尹晓宇.电视相亲节目,谁在玩“火”[N].人民日报,2010-6-4(12).

[4]刘勇著,《深度报道采访与写作》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猜你喜欢
爱之非诚勿扰交友
闲谈“交友”
爱之真谛
爱你,坚持不渝
《非诚勿扰》创办人周莉被查
浅析我国相亲类节目现状
爱之温柔,细水长流
中国告诫日本“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