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危机:
纳税大户令人无法抛弃
8月8日,台风“梅花”过境大连,冲垮了大连一家化工厂正在兴建的防潮堤坝。不过现在,人们关注的重点不是溃坝是否已补好,而将目光都移向了那道堤坝之后的PX项目。什么是PX项目?其实就是一个化工项目,即对二甲苯化工项目,尽管这个项目投资大回报也大,但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威胁,一旦出现泄漏或是爆炸,代价必定惨痛。所以,4年前PX项目选址厦门,遭到市民集体抗议,政府为尊重民意遂放弃。而此后,大连PX项目却迎头接上,于2009年6月投产被称为目前国内单系列规模最大的70万吨PX芳烃项目。对于环境的污染,政府置之不理;但对于年产值260亿元、年纳税20亿元的“巨大回报”,却十分看重。
啥药集团:
污染大户需要补什么?
6月,位于哈尔滨市区的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存在严重污染问题被曝光,工厂周边废气排放严重超标,恶臭难闻: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因检修没有完全启动,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水变成墨绿色:大量废渣不是不分地点简单焚烧,就是直接倾倒在河沟边上。事实上,这已不是这家国内知名的制药巨头第一次遭遇环保指责,对于如此的污染,当地百姓早已怨声载道,无奈投诉无果罢了。如此傲慢排污,哈药总厂自有自己的“底气”。这些年来,哈药的业绩节节攀升,是当地的利税大户,尽管在环保问题上屡屡不达标,但也没有受到制裁,而且面对质疑,其管理者竟然说没钱投入环保。一个销售额50亿、一年广告费投入达5亿的企业,却哭穷无钱治污,实在讽刺。一个医药企业连当地老百姓的健康都不当回事,能否把全国人民的健康放在心上值得怀疑。
瞒报漏油:
康菲公司的权力从何而来?
7月5日,中国国家海洋局的通报称,6月13日渤海油田溢油最大分布面积一度达158平方公里,840平方公里海水在短时间内由一级水质降为劣四类水质。然而对于事故处理,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却一再拖沓,并宣称事故并不严重。8月20日,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督促下,康菲中国承认在渤海蓬莱19-3油田C平台西北侧新发现了9处海底油污渗漏点。由于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此次溢油总量已经增加至2500桶。漏油事故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康菲中国的敷衍态度饱受指责。目前,尽管海面上油污已经清理干净了,但是油污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则是不可想象的漫长。
滥建高尔夫球场:
恢复需要上万年
8月6日,河北省多家高尔夫球场被曝光:抽取大量深层地下水灌溉草坪,这些地下水想要恢复,至少需要上万年。而一些高尔夫球场甚至直接用城市饮用水库的水浇灌草坪,并且还把混杂着农药、杀虫剂的污水排进水库,附近的村民却无水做饭。实际上,早在2004年初,国务院就下发了《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当时全国有高尔夫球场170个。但到今年5月份,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数字增加到了600多。这意味着,至少有430个球场是国务院禁令下发后所建成的。这个过程表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根本无视国务院禁令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多维解读1
金钱与健康
很多时候,无视环境大肆污染的行为之所以得到一路绿灯,原因就在于其巨大的经济效益,眼前看得到的利益在管理者眼中往往比污染背后的种种惨象高大得多。但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污染事件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哪怕它远在千里之外。另外,对远方的人们来说,环境污染可能是一个事件,而对事件发生地的居民而言,环境污染是实实在在的噩梦。如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癌症村”“结石村”“怪病村”之类的报道,其中一些与当地的环境污染不无关联,但大多数仍停留在怀疑、推断的层面。试想,环境污染物渗入土壤,进入水源,改变周边生态环境,生活在当地的居民岂能毫不受到影响?金钱重要还是健康重要,聪明人都应该明白,要知道很多时候金钱是买不来健康的。
多维解读2
道德与良知
做生意之人最讲究的操行便是诚信,诚信做人做事,敬畏道德与良知,收益才会更大。对于中國目前尚在污染环境的企业而言,小企业暂且不论,但如哈药集团、紫金矿业之类的大企业都将生态环境置之不理,实在说不过去。企业家们对于冠冕堂皇的话肯定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但一旦要落到实处,是不是就顾忌重重,舍不得钱财了呢?或许忽视环保确实能给企业节省眼前的资金,但实际上正是这些所谓节约来的钱助长了污染的气焰,置自己、家人、邻居,无数深受污染毒害的人的生命与健康于不顾,这些泯灭道德良知而得来的钱财实在令人愤怒,令人不屑。
多维解读3——
监管与公开
从许多污染事件被揭开面纱的过程来看,某些企业和当地政府的办事效率实在有问题,拖延、瞒报一类的处理态度更是令人质疑。隐瞒污染信息,似乎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惯常手法,那么,在曲靖这起污染事故中,情况是不是真的如官方通报的那样,仅是两名节省运输费用的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行为,这里面到底有无政府官员的渎职、失职呢?为何这一起污染事故迟迟得不到媒体的报道,污染地区的人民到底费尽了多少周折,冲破了多少利益罗网,才将消息传递出来,此中玄机,值得深思。
环保先锋
位于新加坡本岛以南约8公里的实马高岛是一个垃圾填埋场。不过,这个充满垃圾的小岛上不仅没有臭味,相反阳光明媚、绿树成荫,而且还成为了当地的热门旅游景点。这一切都源于新加坡政府建设和谐生态环境的理念。
新加坡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稀缺的国家,因此该国政府十分注重在垃圾处理技术上进行发展创新。1999年,新加坡关闭了该国最后一个城市垃圾场——罗弄哈鲁士垃圾填埋场,同时启用了全国第一个近海垃圾场——实马高岛垃圾填埋场。
这个耗资3.6亿美元的垃圾填埋场由实马高岛、锡金岛和一条人工海堤组成。这道人工海堤把两个小岛紧紧地连在一起,并把附近的海域围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形区域,这个区域内便是垃圾填埋区,由沙子、石块和泥土堆砌而成,同时铺设聚乙烯土工膜以防止垃圾场内的有害物质向海水渗透。焚烧过后的垃圾灰烬将会被运送到这里进行填埋处理,上面再铺上泥土,然后再种上棕榈树或者其他植物。
在实马高岛,有700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在这里和谐共处,其中还包括许多珍稀物种。为了保护实马高岛上珍贵的野生动植物,新加坡政府在这个小岛的周边种植了两片红树林。红树林是很好的自然生态标志。如果有红树落叶或变黄,就说明附近的水质在改变,这时候当局就必须留意,因为可能有垃圾污染了海水。实马高岛垃圾填埋场总经理翁彭冲表示:“虽然我们管理的是一个垃圾填埋场,但是我们也在努力地促进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繁荣。我们希望这种平衡能够尽量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