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冰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四川省美协陶艺家专委会主任
陶艺是再现传统的精典文化
——有感于《2011中国西部陶艺家精品年度展》
周晓冰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四川省美协陶艺家专委会主任
《2011中国西部陶艺精品年度展》是继“2008中国西部陶艺家精品展”之后的又一次面向全国的大展。从某种意义上与之相比,本届大展除规模扩大外,“新面孔”的参展艺术家也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精品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以四川、云南、贵州等为主的精品年度展的近三百件作品有现代器皿造型的摆件作品、瓷板彩绘挂件作品、浮雕彩绘陶板艺术品、彩陶公共艺术壁画和风格多样的茶具系列,这些都与西部地域生态有着一种亲和关系,更与地域文化和当代美学有着深层次的关系。这里不仅是陶艺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作品的“当代”性和对未来艺术发展的前瞻性。
为了体现多元文化的丰富特色、我们还特地邀请了部分全国各地著名陶艺家和专家学者前来加盟,通过这样的展览形式,整体地展示了中国西部情怀的艺术风貌。虽然我们也经历过许多挫折和低谷,目睹过黑暗与丑恶,但我们并没有去放弃追求永恒的光明,而是不断地在寻找一个适应时代需求的承传机会,这也正是当代西部陶艺家们长期思考的创作主题。
中国西部的陶艺家们比之其他地域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西部以他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因素方面更有着巴蜀文明、吐蕃文明、南昭国文明、敦煌文化、大足石刻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江文化、以及藏羌文化的丰富与深邃。
西部的陶艺家们正是在这样的优势生态中公开其历史积淀、人文意蕴和民族艺术中的深层基因,借鉴民间和远古艺术的造型元素,做了创造性的现代转化。
本届展览策展人周晓冰教授在开幕式上现场发言
现代陶艺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又赋予了西部陶艺独特的内涵,时代在发展,陶瓷艺术需要延伸,更需要创新。冯骥才先生说:“一种特定的审美总是属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特别是当这个时期一批光照千古的大师把这种原汁的审美和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时,这种审美形式便被耗尽了能量与魅力,只乘下套路化的技术程式和伟大而乏味的躯壳、艺术的历史也就该改朝换代了”。
在本届大展中亮相的“西部情怀”陶艺作品,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艺术家们对当代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情感,以及他们独特创新的观念和艺术思想。这些作品并没有太多惊人的技法和烧制过程中独道之处。但艺术作品的另一种魅力和意义是来源于并承载着陶艺家人性的善良及对这个社会人道的关怀。陶艺是一种地域文化和传统技艺相互融汇到艺术,是以人为本,把艺术作为一种人生构建的标题。这里曾经是陶艺家们的旅途驿站,这里也许就是西部陶艺其中的一个文化摇篮。
刘正教授参观展览
这里有一群人依然在坚守他们多年的理想,用所喜爱的制陶方式表达自己诗歌般的情怀……
我始终相信:艺术创作的意义和快乐,必须建立在一种信仰的基础上,它不仅仅是“宗教信仰”,但必须是善良的,合乎道德和谐原则的,而且必须通过自己的艺术行动去实践。这里展示的近两百件陶瓷摆件、瓷板彩绘、现代器皿造型、公共艺术壁画和风格多样化的茶具系列,都与西部地域生态有着一种亲和关系,更与地域文化和当代美学有着深层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展现的各类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的知识储备如此宽泛和深厚。这里不仅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作品的“当代”性和对未来艺术发展“前瞻性”的影响,还要看到这些作品被社会认可和市场接受后,众多收藏家的伟大尊严,因为陶艺是再现传统的精典文化。
作为策展人,我在三年主编《西部陶艺雕塑报》的一些文字中,对西部陶艺当代文化现象进行过评判,对艺术家个人却不做任何评价,因为我尊重他们,敬佩他们,热爱他们。
感谢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永久性的展示平台和向全国陶艺学术界交流的机会。感谢中国西部地域以外的优秀陶艺家和全国著名特邀艺术家为本届大展添砖加瓦,真是“众人拾材火焰高”啊!
孟树峰大师在本届开幕式上现场发言
借此篇页,我还要向我们德高望重的导师和旗手韩美林先生表示深深地敬意。感谢他两年前在百忙之中为我们的《西部陶艺雕塑报》题写刊名,并认真阅读每期出版的刊物。也代表所有参展艺术家感谢韩老师专门为本届大展题写的“中国西部陶艺家精品年度展”墨宝。
但愿“西部陶艺”这面旗帜永远飘扬在祖国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