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乐发展存在三大隐忧

2011-11-16 12:07:23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
关键词:院团剧种音乐创作

戏曲音乐发展存在三大隐忧

日前,在“楚剧《大别山人》暨李道国音乐作品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目前戏曲音乐的发展存在三大隐忧:

一是继承与创新关系处理失当。“戏曲音乐当前呈现出多元化创作方式,但有的创新脱离了本剧种音乐神韵,变得不伦不类。”有专家指出,这种情况体现在一些新编剧目尤其是新兴剧种剧目音乐创作上,由于处于艺术生长期,出现了向歌剧靠拢、向京昆大戏靠拢的现象,而对本剧种唱腔音乐研究不足。此外还有乐队编制不依据剧团实际条件与剧目风格需要,盲目追求西洋管弦乐队等问题。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在谈到戏曲音乐丢失民族文化特色、剧种特色时,痛心地说:“现在一些新编剧目,所谓的新唱腔离传统唱腔越来越远。甚至有些人认为,戏曲和西洋音乐的结合才符合世界潮流。这将严重危害戏曲发展,也将危害民族文化安全。”

二是人才培养机制仍待完善。目前,戏曲作曲队伍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甘肃省陇剧院院长杨波道出他的苦恼:“陇剧是小剧种,戏曲音乐人才少之又少。老一辈的艺术家已经退休,年轻接班人却没有培养起来。”而据武汉音乐学院音乐系主任蔡际州介绍,当前国内多数音乐学院不开设传统戏曲作曲课程,戏曲音乐教育缺失,从而加剧了戏曲音乐人才的稀缺。中国戏曲学院承担着全国戏曲音乐人才培养任务,但生源不太乐观。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副主任李晓天说:“由于招收不到有天赋和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形势令人担忧。而我们还要面对当前众多戏曲院团不重视戏曲音乐创作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的现状,这将使戏曲音乐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三是忽视音乐地位与艺术规律。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尹晓东指出,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在理论上有共识但在实践中常被忽视的问题。京剧音乐家费玉平对此持一致意见,“曲乃半壁江山”,他认为,必须对戏曲音乐的地位和作用有清醒认识,既不能忽视也不能过度抬高。现实中,人们往往走极端,这不利于戏曲艺术的发展。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主任谢振强指出,当下打造一部戏往往需要3年至5年的时间,但常常让戏曲作曲家在几个月甚至一两个月内“赶工”。院团管理者忽视戏曲音乐创作规律,造成作曲家不能早期介入一度创作,不能与剧作家磨合默契,仓促上阵,很难写出动听的戏曲音乐作品。

(根据2010年10月24日《中国文化传媒网》整理)

猜你喜欢
院团剧种音乐创作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戏曲研究(2023年1期)2023-06-27 06:54:18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8:40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戏曲研究(2021年4期)2021-06-05 07:10:00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戏曲研究(2019年1期)2019-08-27 02:22:08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戏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58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乐府新声(2017年1期)2017-05-17 06:06:35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8
乱谭小剧种
中华戏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