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北
2010年是湖北剧坛成果丰硕、佳讯频传的一年: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舞剧《王昭君》、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儿童剧《古丢丢》和武汉京剧院的《生活秀》获第十三届文华大奖特别奖,湖北省实验花鼓剧院的《生命童话》获第十三届文华优秀剧目奖;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编创的《大别山人》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在湖北省第九届楚天文华奖评选中,来自全省16台剧目、演员1000多人参与,不仅涌现了儿童剧《古丢丢》、京剧《1950——初定成都》、话剧《信义兄弟》、黄梅戏《李四光》等荣获剧目奖的优秀作品,而且,一批表演、导演、舞美等门类的优秀中青年专业人才也脱颖而出;此外,在天门举办的荆州花鼓戏艺术节也涌现了《茶缘》、《罗帕记》、《古柳坡》等一批新编和改编的剧目。
湖北戏剧人方面,朱世慧、周锦堂、李铁、张慧芳、张辉、刘丹丽、谈元等一批优秀演员在央视春晚、央视戏曲春晚和文化部春晚中纷纷亮相;此外,周锦堂等12位活跃在戏剧舞台的武汉市戏剧院(团)的优秀演员荣获武汉市艺术人才首届“江花大奖”。这些戏剧创作和人才后面都浸润着湖北戏剧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凸显了多年来湖北戏剧人坚守戏剧舞台,或努力传承经典,或致力开拓创新,或积极服务基层。正因为有这种群体拼搏,才使得湖北“戏剧军团”魅力四射、尽显风采。
本年度,湖北省剧协发挥职能,积极进取,努力开拓,探索新的思路,在出人才、出作品和协会建设等各方面都做出了一定成绩。
一、主办奖项,组织活动,创设项目
1.全省戏剧专业最高奖——第九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评选历时一年,从全省各戏剧院(团)推荐的100名申报者中遴选出21个院(团)10个剧种的51人进入终评,最后,共26人荣获本届“牡丹花奖”,二人荣获“牡丹花大奖”。此外,湖北省京剧院等十家单位获组织工作奖;福星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因大力支持本奖评选活动获组委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本届“牡丹花奖”从剧种涵盖面看,除了京剧、汉剧、楚剧、豫剧、荆州花鼓戏、黄梅戏、阳新采茶戏、话剧等剧种外,还产生了地处偏远的鄂西恩施的南剧和鄂东北的宜城花鼓戏的获奖者。小剧种小院(团)所实现的零突破,带动了更多基层小剧种院(团)对“牡丹花奖”的重视;从获奖者层面看,荣获本届“牡丹花奖”的演员不仅大都为近年活跃在我省戏剧舞台的佼佼者,尤为可喜的是其中八位是80后的优秀青年演员,他们显示了湖北戏剧新生代人才的实力。本届牡丹花奖颁奖活动在汉川影剧院礼堂举行,这种与基层观众紧密联系的颁奖形式受到上级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肯定和热烈欢迎。
2.为响应文化部、中国文联有关积极开展“惠民文化”活动的号召,湖北省剧协近年坚持发挥所属的湖北戏剧牡丹花艺术团的资源优势,积极送戏进乡村、进厂矿、进校园、进社区。2010年3月组织省市戏剧院团多位优秀演员小分队,为基层计生单位工作人员送去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4月,驻会班子又与连续15年荣获“百团下乡先进集体”的湖北省沔阳花鼓剧团联合,先后赴仙桃市沙河、彭场、郭河、杨林尾等村镇,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文化”活动,将优秀传统戏送进偏远村组。这一系列活动受到相关单位和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3.为促进湖北由戏剧大省向戏剧强省的转变,进一步推进湖北文化产业建设,在湖北省文联党组主导下,湖北省剧协向中国戏剧家协会申请立项,在曹禺故乡潜江建设中国剧协曹禺剧本奖创作基地、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交流中心和“梅苑” 项目。同时,湖北省剧协还与潜江市委、市政府联手打造“牡丹苑”,该项目是以“湖北戏剧牡丹花奖”奖项为主要内容而搭建的又一戏剧活动平台,它将成为历届湖北戏剧牡丹花获奖演员一展艺术光华的新天地,同时还将成为牡丹花奖颁奖演出和开展艺术研讨、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的又一理想场所。目前,“牡丹苑”项目已纳入湖北省文联2011年重点工作。
4.金秋九月,湖北省剧协组织省内部分戏剧家赴加拿大考察采风。这次活动主要为增进湖北戏剧界与国际间的交流,学习和借鉴西方艺术领域的先进因素和有益经验,以利于本省戏剧事业的发展和协会的专业队伍建设。考察采风团由本省一批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剧作家、理论家及协会负责人组成,先后参加了加拿大小百纳戏剧节并观摩了多场音乐剧和话剧的演出,与外国同行进行了广泛诚挚的交流。
二、参赛事,荐人才,推作品,取得优异成绩
1.湖北省剧协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荐本省优秀戏剧人才参评中国戏剧梅花奖。本年度向中国剧协推荐并申报了三位演员参评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二十五届梅花奖)和一位演员参评“二度梅”。其中,湖北省京剧院奚派老生演员王小蝉和武汉楚剧院演员夏青玲荣获本届梅花奖。至此,湖北省已有24位优秀演员获此殊荣。
2.在第五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活动中,由湖北省剧协组织推荐的省地方剧院、省京剧院、武汉市汉剧院的程丞、唐恺、吕蒙、易燕、熊国强、耿丽亚等六位青年演员,分别获得京昆组和地方戏组的六项“金花”大奖,实现了湖北戏剧团队的大满贯,获奖比例居全国第一;湖北省剧协也因成绩突出获优秀组织奖。
3.由湖北省剧协推选,湖北省艺术职业学校江月明和武汉市小梅花艺术学校的范贝贝分获第十四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金花奖”,并代表湖北省参加了在深圳举行的佩花晚会;省剧协因成绩突出获组织奖。
5.经湖北省剧协推荐,胡应明论文《再谈历史真实与历史艺术的真实》和叶萍的论文《城市街头的楚剧表演 ——对平湖门戏班的田园调查》荣获第三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另有李炜的论文《“有意味的形式”探索 ——论田少鹏戏曲舞美创作》作为优秀戏剧理论评论文章受到表彰;湖北省剧协因工作突出获得最佳组织奖。
6.经湖北省剧协推荐,武汉人民艺术剧院邱建秀编剧的儿童剧《古丢丢》获得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
7.经湖北省剧协推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原创音乐剧《雪莲花开》荣获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组委会授予的优秀剧目奖、主演徐佳获“校园戏剧之星”。
8.经湖北省剧协推荐,来凤县南剧团的小戏《故乡也有彩云天》于11月参加中国·余杭“良渚文化杯”小戏小品大赛暨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并荣获演出奖。这是作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剧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全国重大戏剧活动中获奖。
综上所述,2010年湖北戏剧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优秀作品和人才,戏剧工作也抢抓机遇、再上台阶。省剧协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指导、服务”的基本职能,在把握戏剧评奖的正确导向,积极推作品推人才,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等方面成绩斐然。今后,湖北戏剧工作将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省内外、文艺协会之间等多方联系,积极开展戏剧活动,进一步扩大队伍,增强自身发展,为促进湖北戏剧事业做贡献,为湖北和谐文化建设做贡献。
(宋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