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静
从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大地震再到王家岭矿难等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广播媒体发挥了传播迅速的优势,在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危机报道中提升了媒体公信力。而作为参与策划、编辑、采访、主持的节目主播,在突发事件现场直播中的综合驾驭能力成为节目运行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广播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本文以获得2011年中国播音主持 “金话筒”奖的《冰雪路上 温暖同行》节目为例,就突发事件直播中节目主播所具备的能力,即价值判断能力、编辑主导能力、语态转换能力试做分析。
突发事件因其突发性、异常性、多变性、复杂性、破坏性、公共性等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已经成为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特别是在灾难应急救援报道中,广播表现尤其突出。如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率推出的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的《冰雪路上 温暖同行》,以及《抗震救灾,我们在一起》《万里大转运》等直播节目,由于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节目主播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准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成为了信息发布的第一声音。
主播的价值判断能力体现在哪里?首先是节目基调的判断。是关注事件、隔岸观火,还是关注事件中的人进行雪中送炭?纵观有影响力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现场直播节目,一定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这点是突发性事件直播特别是灾难性直播的基调。所以“全面关注受困人员”成为主播直播中的切入点,这是主播对待事件价值判断的能力所在。人文意识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和关怀;从理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归根到底就是对人的关注,以人为本。雨雪冰冻灾害期间,高速公路封闭、交通出行受阻,可以想象滞留在路上的司乘人员内心是非常焦灼的,他们渴望通过媒体了解事态进展。因此,主播在冰雪灾害中要充分关注事件中遭遇困难的人。正确的价值判断会在主播的一问一答、一字一句中体现出来。主播准确及时地传递真实的信息,引导舆论;在跟踪突发事件的进展中始终保持领先发布,满足受众了解事件的心理需求。事实证明,大量的服务性信息的播出,有效缓解了滞留人员紧张焦虑的情绪,也为即将出行的人员提供了可选择的路线,对稳定社会情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对节目内容的判断。在直播中,主播面临的是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的电话连线及访谈,涉及交通运输、交警管理、路政救援、铁路、民航、公路、气象以及相邻省份相关部门。面对大密度连线,主播应进行怎样的判断和选择?如果仅仅满足停留在机械的播报动态上,被动跟随听众需求的层次上,这是远远不够的。主播要对直播时的海量信息进行价值筛选,即什么样的信息需要深度挖掘、重复强调,什么样的信息只需要做一般化的处理。只有主播有较强的价值判断,才能恰到好处地提问,深度挖掘信息点并阐述展现,使信息的传递有重点、不累赘,更易让听众厘清头绪。
第三,在直播进程中,主播对自身要有价值判断,要意识到自己是救灾的参与者,要让播出的信息帮助救援,甚至有效地介入救援。《冰雪路上 温暖同行》节目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有听众打来电话求助,他们堵在路上已经一夜了,所带的食物已经吃完,希望能得到帮助。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节目人员立刻将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希望他们组织服务队为滞留人员送食物。很快泊水湖收费站行动起来,站长通过广播连线告诉滞留在路上的司乘人员,该收费站可以为滞留的车辆、人员提供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项服务。当主播询问结冰严重的通远坡急需要进行破冰作业时,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准备利用重型机械设备把路面的冰先铲去,之后人工撒盐铺草袋”。在节目中播发的大量内容都涉及到传递指令、调配资源等,为救灾人员提供了第一手信息,使救灾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另外,除关注灾害中的人、关注如何救援之外,主播还强化大家应对突发冰雪灾害的意识,增强抗灾的能力。主播的自身价值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准确的价值判断能力有力提升了舆论引导的质量。
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在交通广播已属常态化,2008年江西电台交通频率已建立了一套应对突发事件的播出应急预案,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和紧急应变能力,使编辑、播出岗位人员能够按照分工密切配合。但由于是突发事件,大多时候主播坐进直播室时基本处于无稿播出状态,绝大部分消息还处于收集阶段,并没有传递到直播室,主播该如何主导节目?需要节目主播具备整体意识和信息整合能力,其实质就是主播的编辑能力,即在现有信息源基础上,能够迅速发现、组织、概括、延展直播中出现的包括灾情信息、抢险救灾等信息,主导整期直播节目,确保在最短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主动、正确引导舆论。
主播的编辑主导能力是构建整期节目的灵魂之所在。在《冰雪路上 温暖同行》直播节目中电话连线记者、嘉宾等多达几十次,如果节目主播只是停留在单纯连线冰雪路上的各路记者,以现场连线叠加的方式组织节目内容,一则会显得节目凌乱、琐碎,二则主播的价值无法体现出来。直播状态下主播的编辑能力格外重要,如值班编辑提供给主播仅一处冰雪严重地区的路况信息就有二十多条,主播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看似重复的零散信息组织成有逻辑性的内容播出,只有对信息有较深的理解力,对交通有细致的观察力,才能现场编辑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点。所以主播的编辑能力是贯穿整期节目的精髓。
主播的编辑意识主导着节目递进式地向纵深推进。铲冰除雪进展的阶段性发布、拥堵路段的最新路况、滞留人员的最大困难、听众最不解的疑惑等,都在主播的编辑意识主导下进行释疑解惑,增加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主播在层层推进节目的同时,语言的起承转合自然、话语衔接精炼而又恰到好处,让听众感觉到是经过认真编辑的,这样的节目才是好节目,同时也展示出主播的个性魅力。编辑能力的增强可进一步促使主播更好地主导节目进程,包括连线的驾驭、节目总体控制、节目意图的体现,从而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在直播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连线记者时突然电话断线、由于路况复杂记者没按预定时间到达采访点、嘉宾表述不够清楚等始料不及的情况,这时全靠主播积极、迅速地将此前累积的信息,进行有逻辑地组合和拼接,在确保节目串联流畅的前提下让节目焕发光彩。
在《冰雪路上 温暖同行》的节目播出中,为充分发挥广播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信息传播优势,江西交通广播在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应急指挥监控大厅内设置了应急救援直播室。在这里,主播除从各个报道点获取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应急救援中心设置的50块42英寸的等离子视频大屏幕上获取信息资源,大屏幕上非常清晰地显示了冰冻地区的实时路况、救援进展,这让主播对路面动态一目了然,随时掌握最全面的路上情况,为节目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主播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图像信息之后,必须迅速组织转换成有逻辑的带有个人特色的语言进行传递,这对在直播状态下主播的编辑能力是个考验。另外,在应急救援直播室内还建立了一个及时通讯交互式平台,将值班编辑、导播、各相关部门、听众提供的信息集纳在一起,主播可以调阅所需信息,适时地在节目中播出。通过多样式传播平台获取的内容,填补了现场连线时的信息盲点,让主播掌握了更多资源,使节目内容更加饱满。
如果说记者能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反映的是一个媒体的应变速度,而媒体是否能够准确及时的传递有效信息,则考量着主播的驾驭能力和编辑能力。
对于突发事件的直播,大多都是通过电话连线、记者现场报道、采访嘉宾和听众等方式传播信息,节目主播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关键。根据语境的需要,主播必须灵活地采用动态的直播语态推进直播,展现应急救援事件的进程。在处理大量的路况信息时,主播采用的是播报式语态,清楚、简洁;电话连线现场记者时主播采用的是问答对话语态,精炼、准确;主播在直播室采访嘉宾时采取的是谈话式语态,自然、流畅。这几种语态在现场直播节目中的相互转换、自然过渡,使信息能够清楚的进行传递。如果只采取单一语态直播,节目会显得呆板,缺乏鲜活度和贴近感,从而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
然而,采取何种语态要与节目内容相适应、相协调,要为节目内容服务。如在《冰雪路上 温暖同行》的节目直播中,主播力求用规范优美、简洁质朴的语言关注滞留在路上的人们的情感,让他们的情绪得到宣泄和疏导;用推心置腹的话语使滞留人员理解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疏导工作;用真诚热情的话语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同时,主播也关注在除冰保畅一线的路政人员、交警的安全,在节目中提醒注意防寒保暖,注意自身安全。主播语言可亲可近才能够打动听众,听众也愿意进行情感互动。声声提醒、句句温暖,丰富的直播语态彰显出在灾难面前至真至诚的人性美。
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备受全社会与广大听众的关注,节目主播也必然面临着外部和自身的巨大挑战。节目主播应该在日常主持实践中努力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使自己在主持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