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采访探微

2011-11-16 12:45应天常
声屏世界 2011年12期
关键词:刚性柔性

□应天常

区别于传统样式的拟态式采访,不期而遇地提出问题的采访属于即兴采访。随着我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深入,纪实之风日盛,拟态式采访屡遭诟病,日渐式微,即兴采访已经成为记者从业的基本功。那轻松的“灵机一动”或“漫不经心”的提问转瞬即逝,却像一把打开采访对象内心世界的钥匙,那么强烈,又那么真实。

即兴采访也须有备而来

香港有名赛马高手,以不屑于接受采访闻名。有一次他夺冠下场,旁若无人地卸装,一名“冷眼旁观”的记者随口说了句“我发现,你戴皮带扣的是第七个眼,别人怎么就……”赛马冠军抬头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会意、得意的笑容,接着,欣然接受这位记者“喝咖啡”的邀请。

上面例子说明,即兴采访的提问虽是跨越思维流程的脱口而出,充满灵气和活力,却必须有备而来。一名老记者说 “即兴采访提问是一项无法预测的令人兴奋的工作”,既是科学,又凭直觉;既有规律,又无定则,这正是约翰·布雷迪所指的采访的妙旨所在。如果“无备而来”可能会“误入险境”。举个例子:

我国女科学家修瑞娟教授研究人体微循环系统成就斐然,出国领奖、讲学归来,某青年记者在机场对她进行即兴采访:

记者:请问,您毕业于哪一所大学?

科学家:啊,对不起,我没有大学学历,我搞科学研究靠自学和求教名师。我以为,自学也能成才。

记者:(愣了一下)是的是的,您成果累累,完成了许多项目,请问您研究的新课题是什么,能谈谈吗?

科学家:(笑)看来您不了解我的工作。我一直致力于微循环的项目研究,目前只在这个项目的某些课题上有了一些突破。

记者:(转移话题)您太谦虚了,我想您一定有一个支持您专心于科研的家庭——请问,您有孩子吗?在哪儿读书?

科学家:(不快)您太不了解我了,我已经把精力全部献给了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请原谅,这个问题我不愿多谈。

记者:(语塞)啊……对不起……

科学家:好吧,我工作很忙,恕不奉陪了。

……

对比来看,那名香港记者如果不是有备而来,就不会有那么一句带点赞叹意味的“自言自语”式的“提问”,看似“随意”,却非“随便”。前者是知根知底的、直觉质朴的“随意”,而那名接连碰钉子的青年记者却是专业素养不高的“随便”。这类“随便”和“莽撞”无异,不仅无功而返,还可能给被采访者带来伤害,所以是一种“历险”。即兴采访是在动态语境中进行,提问经常是“挂挡起步”,定则难寻,但是“相时而动,巧发微中”的前提,是有备而来。

即兴采访的“情绪引力”

与所谓拟态式采访的“伪交流”相比,即兴采访追求真诚的沟通和交流。但是陌生人之间交谈不可能很快进入融洽状态,所以,即兴采访的第一步是快速使对方摆脱生疏感、紧张感。现在有些媒体用漂亮女记者的性别优势进行即兴采访,可能是一种缓冲策略,但要很快获得对方信任,运用 “情绪引力”打开“言”路,是都会用到的技巧。

“情绪引力”是指采访者真诚的气度,以坦荡的热情感染对方,用委婉迂回使对方自在,让对方“不设防”地接受采访。对方谈兴不浓,探究式“错问”可以激发对方的谈兴;随机的平淡琐碎的交谈可以活跃气氛,用以过渡,然后适时切入正题;对方说话可暂不作插入,渐渐把对方推入“主角”的地位,随即跟进作深化提问。前述香港的那名记者也深谙此道,他一句 “引而不发”的赞美就很快博得了对方的好感和信任。

设计一套“一问就灵”的问题

即兴采访的难度在于时间短促,却又是目的性、针对性很强的现场采访,这样,访前问题设计就是必须要做的功课。现在有许多即兴采访是张口即来,乱问一通,让人哭笑不得,其因盖出于此。

中央电视台体育记者冬日娜的体育采访曾受到了一些非议,尤以采访田径运动员史冬鹏为最,是很典型的案例:

——“你有没有信心取得亚军?因为冠军已经是刘翔了。”

——“你觉得和刘翔在同一个时代是不是很悲哀?”

——“听到全场观众给你的掌声和刘翔一样多,你作何感想?”。

赛场瞬息万变、难以预测,争先夺冠是参赛者的共同目标,冬日娜的这些幼稚而轻率的提问带有贬损史冬鹏的意味,不仅失礼,也让人难堪。

——“刚才的比赛你尽力了吗?”

——“你是不是在比赛前对自己特别有信心?”

——“你昨天的比赛是不是感觉非常的完美?”

这些程式化的无疑而问令人哑然失笑。尤其是最后一问,硬生生把史冬鹏逼入二难的境地,让人无言以对。相比之下,国外体育记者的即兴采访就比较专业,比较注意质量。比如2008年美国NBA季后赛决赛湖人队大比分战胜凯尔特人队,现场女记者走上前对著名球星科比进行采访,她只提了两个问题:

——啊,真是一场不寻常的比赛,您能说说不寻常在什么地方吗?

——上半场结束我们谈过攻防转换,下半场怎么运用这个战术的?

这样的提问,不仅具有新闻价值,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答性。记者要设计一套“一问就灵”的问题,尽量大化小、整化零、联成串,灵活运用设计的问题。提出话题要区别对待,有的穷追不舍,有的放一马;有的随机探入,有的将话锋转移,既切合主题又调动对方的发表欲。提问用语简洁,运用语脉的连动效应扩大采访的扫描面。一般说来,可以有两种切入方式:一是从开放性“泛问”,逐渐收缩聚焦,有点像正放的漏斗,从广口渐入漏斗嘴;另一种是小角度的切入,现实性强,容易回答,别人也愿意回答,这样步步为营,渐入佳境,就好像是倒漏斗,嘴朝上,切入口小。两种切入方式可根据采访对象而定。一般是文化水准较高的采访对象用“正漏斗”法,反之用“倒漏斗”法。

“柔性采访”与“刚性采访”

“柔性采访”显示淡入淡出的格调,这是我国很流行的采访风格,对于比较拘谨的采访对象尤其适用。一般开始是无拘无束地旁敲侧击,无所不谈,并随时渗入不使对方难堪的试探性追问,让对方渐渐适应采访的节奏,也使采访带有生活化的色彩。采访“触礁”随即岔开,将提问暂时“冻结”,某些采访“空白”可能包含着悬疑,有时运用“期待性沉默”可能会引发对方更深入的表达。这样的采访也体现出纪实的美感。

“刚性采访”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与国情民俗有关。其首创者是美国上世纪50年代ABC广播公司的山姆·唐纳尔逊(Sam Donaldson),人们称他是“一位高级调查员”“粗暴的提问者”“一个敢向总统公开发难的狙击手”……尽管当时毁誉参半,但谁也不能漠视他对采访风格的创新。他那咄咄逼人的采访提问被后人屡屡仿效,流行至今。

“刚性采访”节奏较快,渗透着富有个性思维的“质朴的直觉”。为追寻答案,往往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穷追不舍,虽可能要冒着被“顶”回去的风险,但如属并无恶意的直率或坦诚,也可能得到较好的配合。“刚性采访”也并不完全是快人快语问个不停,那会很沉闷,其节奏是快中显慢或慢中显快,提问方式也有些变化,不是一味逼问,而是既有直问、追问,也有曲问、补问和创设悬疑的趣问,也有引而不发的暗问……步步为营,一步步深入下去。刚性采访经常要运用“打断”的策略,但也要注意对采访对象的尊重。

当然,即兴采访的“刚性”和“柔性”不是绝对的,只是对整体采访风格的一种概括性描述。即便是 “刚性采访”,提问也常常是刚柔并济或外柔内刚。

在我国,虽然即兴采访一般是柔性的,但是随着外来电视文化的渗入,现在也有人借鉴“刚性采访”。央视《面对面》节目的原主持人王志就是我国最早尝试运用刚性风格进行采访的人。这位主持人在岗多年,人们还会记得他炯炯有神的带有质疑意味的目光,记得他直言不讳的挑战性提问——“非典”时期,王志采访时任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发问直截了当,语态不卑不亢,堪称“刚性采访”的代表作,获得了广泛的赞誉。这也说明,在我国,刚性采访风格不仅有借鉴价值,也有推广的空间。

猜你喜欢
刚性柔性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社会治理既要有刚性也要有柔性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刚性兑付的法律治理
SNS柔性网防护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锻锤的打击效率和打击刚性
刚性桩复合地基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