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 宁

2011-11-16 12:07王明刚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
关键词:小品辽宁省辽宁

辽 宁

2010年,辽宁省的戏剧家和戏剧工作者坚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大力倡导“德艺双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推进了辽宁省戏剧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认真完成重大戏剧活动,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召开省剧协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 12月2日至3日,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沈阳金星宾馆隆重召开。来自全省132名戏剧界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听取和审议了第七届主席团的工作报告。省剧协七届主席团主席宋国锋做了题为《把握机遇 开拓创新 努力实现辽宁戏剧事业新跨越》的工作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回顾了第七次剧代会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了五年工作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汇报了今后五年的工作设想。大会修改了《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章程》并选举产生了省剧协第八届主席团成员。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大奖”获得者、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宋国锋当选为第八届主席团主席,王平、车英、冯玉萍、白雪生、关中魁、刘家声、孙浩、汤亚良、李静文、杨赤、赵俊芝、韩宁、韩涛当选为第八届主席团副主席。推选李默然为辽宁剧协第八届主席团名誉主席,聘请丁尼、于德义、王玉孝、王纪厚、刘华容、刘喜廷、吕晓禾、汤小梅、张玉珠、李刚、李放、李玉棠、李振远、苏金榜、周荣贵、胡献阁、项冶、徐培成、崔德志为辽宁省剧协第八届主席团顾问。

【召开2010年省剧协秘书长工作会议】 4月15日,省剧协秘书长工作会议在盘锦召开。省文联副主席洪兆惠、省剧协秘书长韩宁、盘锦市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主席赵俊芝,以及来自全省各市戏剧家协会的秘书长齐聚盘锦市文联会议室,汇报总结了2009年各剧协的工作情况,提出了2010年的工作设想,交流了各市剧协工作的开展情况和经验。

会议由省剧协秘书长韩宁主持。首先,盘锦市文联副主席、戏剧家协会主席赵俊芝致欢迎辞,她对省、市各位剧协秘书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盘锦市戏剧的发展现况以及盘锦市剧协的工作开展情况。省文联副主席洪兆惠作了重要讲话。他针对剧协工作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剧协工作要认真研究当前戏剧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辽宁省作为全国的戏剧大省理应有独特而明确的戏剧思想;二是要关注和参与戏剧实践,剧协工作要大力抓戏剧创作,挖掘和培养优秀的戏剧人才。他说,作为一名戏剧工作者,要对戏剧的前景充满信心,戏剧作为一种舞台艺术相对于影视艺术而言,现况显得有些萧条,但不会消失。他从更高的学理角度阐述了不会消失的原因所在,鼓励各剧协的工作人员要对戏剧的发展满怀信心,满怀热情地去工作。省剧协秘书长韩宁向各市剧协秘书长介绍了省剧协2009年的工作情况,提出了2010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思路。各市剧协秘书长积极讨论发言,对省剧协主办的一系列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在全省专业剧院团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剧协工作也要寻找新思路,探索新对策,真正促进全省戏剧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剧协工作要善于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要善于将活动推向各种宣传媒体,提升剧协的影响力与公信力。最后,韩宁秘书长作了总结讲话,她认为这次工作会议是一次高品质的会议,大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工作思路,希望各市剧协要一如继往地支持省剧协的工作,大家共同团结协作、凝聚力量,真正地促进辽宁戏剧事业的发展。

【举行第十三届辽宁省戏剧玫瑰奖“天湖杯”颁奖盛典】 6月4日,第十三届辽宁省戏剧玫瑰奖“天湖杯”颁奖盛典在沈阳市中华剧场隆重举行。省老领导尚文和沈显惠,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兴文,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秀杰,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刘伟才等出席了颁奖盛典,并为获奖演员颁奖。

颁奖仪式由省文联副主席洪兆惠主持。王秀杰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她首先对获得第十三届辽宁省戏剧玫瑰奖的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她强调要发挥文艺评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通过文艺评奖活动,发掘优秀的文艺人才,推出优秀的精品力作,促进全省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省剧协主席宋国峰宣布了第十三届辽宁省戏剧玫瑰奖的获奖名单。出席盛典的领导和第十三届辽宁省戏剧玫瑰奖的评委们为获奖演员颁发了证书、奖牌和奖杯。 “二度玫”获得者张明亮代表获奖演员发表了获奖感言。最后,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讲话。他说,通过辽宁省戏剧玫瑰奖的评奖活动发现了一大批中青年戏剧人才,大家要继续努力,不断攀向戏剧艺术的高峰。

颁奖仪式后,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由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吕晓禾主持。来自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歌剧院、沈阳演艺集团、沈阳杂技团等单位的演员为盛典奉献了文艺节目。话剧表演艺术家王余昌朗诵了个人创作的诗歌《英雄本色》、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静文、评剧表演艺术家冯玉萍演唱了戏曲经典名段。整台演出呈现出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充分展示了辽宁省戏剧界的凝聚力。盛典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招待酒会。

第十三届辽宁省戏剧玫瑰奖颁奖盛典是设奖二十年以来的一次非常隆重的盛会。特别是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这样的盛会激发了戏剧界人士对未来的信心,将对辽宁戏剧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发挥重要作用。

二、组织参加全国戏剧大赛,发掘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

【剧本《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 10月28日,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闭幕式上,由辽宁省戏剧家协会推荐、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剧本荣获了中国戏剧文学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自本次活动开展以来,省剧协积极收集剧本,并进行初次遴选,最终推荐三部作品上报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别为:李宝群编剧的话剧剧本《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黄伟英编剧的评剧剧本《我那呼兰河》;陈国峰编剧的儿童剧剧本《水晶之心》。这几部作品是辽宁近几年来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代表着辽宁戏剧文学的水平。经过中国剧协的最终评选,话剧剧本《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同《知己》、《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儿童剧《古丢丢》等八部剧本共同斩获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是著名剧作家李宝群用二年时间深入矿区体验矿工生活写下的心血之作,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优秀剧目,自2007年问世以来引起了各阶层观众的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已先后获得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精神文明优秀作品奖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各类国家级大奖。

【校园话剧《屈伯川》获得中国校园戏剧节组委会优秀剧目奖】 由中国文联、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市文联、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剧协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于11月9日至18日在上海举行。辽宁省剧协推选的话剧《屈伯川》获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组委会优秀剧目奖。省剧协共推荐三部大学生戏剧参演本届戏剧节,其中两部短剧分别为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苦咖啡》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大楼大院》,一部多幕剧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屈伯川》。三部戏剧都曾在大学校园内演出多场,受到观众好评。有的还参加过辽宁省的大学生戏剧节,并斩获多个奖项。经过中国戏剧家协会进行遴选,大连理工大学的话剧《屈伯川》入选。经过激烈角逐,《屈伯川》获得中国校园戏剧节组委会优秀剧目奖,宋鹏获得中国校园戏剧节组委会表演类戏剧之星。辽宁省戏剧家协会获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组织奖。

【省剧协选送的五名演员荣获中国戏曲“红梅花”称号】 10月18日至22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发展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活动在山东省广饶县成功举办。省剧协选送的五名演员均荣获中国戏曲“红梅花”称号。本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省内选拔活动,省剧协组织专家、评委对各市剧协上报的作品进行初审,选送了10余部作品上报中国戏曲红梅荟萃组委会进入复评。最终,我省有五部作品获选进入在山东广饶举办的现场决赛。全国各个剧种进入决赛的选手共计100余名,经过5天的激烈角逐,我省朝阳县评剧团的刘富、李素芝、张桂芬,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的李佳、沈师大附属艺术学校的齐麟均荣获中国戏曲“红梅花”称号。省剧协获组织奖。

三、积极开展戏剧理论研讨,发挥理论的引导作用

戏剧理论是戏剧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我省高度重视戏剧理论建设,鼓励戏剧理论研究和戏剧批评,大力培养戏剧理论批评人才,大力倡导戏剧理论创新,积极开展戏剧理论研讨活动,并努力使理论批评参与到戏剧实践当中去,积极发挥其对戏剧创作的引导作用。

【组织参加东三省第九届戏剧理论研讨会】 8月13日,东北三省第九届戏剧理论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来自辽宁、黑龙江和吉林戏剧理论界100余人向大会提交了论文,其中有40余人到现场参加了研讨会。三省的戏剧理论工作者纷纷发言,为戏剧发展进言献策,总结了三省戏剧发展历程,探索了三省戏剧走出困境的道路。本次研讨会,辽宁省剧协共征集论文29篇。共有8人参加了研讨会。沈阳音乐学院戏剧戏剧影视表演系主任安怡、沈阳市艺术研究所郑永为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东北三省戏剧理论研讨会自1992起至今已经成功地举行了九届。这一活动为繁荣东三省的戏剧理论成果、促进东三省戏剧理论工作者的交流、指导东三省戏剧创作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举办首届“辽宁戏剧教育论坛”】 10月15日,首届“辽宁戏剧教育论坛”在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隆重召开。辽宁省文联副主席洪兆惠,沈阳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白玮,辽宁省戏剧协会秘书长韩宁出席了论坛,并作重要讲话。著名表演艺术家吕晓禾、张玉春、周红也出席了本次论坛。首届“辽宁戏剧教育论坛”是由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和辽宁省教育厅学校艺术委员会共同主办、沈阳音乐学院南校区承办的一次高品质的论坛。来自全省10余个设置戏剧艺术专业院校的30余位领导和奋战在戏剧教育一线的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商讨“辽宁戏剧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话题。与会的各位艺术家和老师们回忆了辽宁戏剧教育的过去,描绘了辽宁戏剧教育的现状,并对辽宁戏剧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建议。大家认为,辽宁的戏剧教育蓬勃发展,开办戏剧专业的大、中专院校较多,但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由于教学资金短缺,导致排练场、服装、道具等一些硬件设施不足;教师大多为刚下学堂就上讲堂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缺少实际的舞台演出经验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只为混一纸文凭的想法大有人在;戏剧院团的改制,可能导致学生就业前景的不容乐观。尽管在戏剧教育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各位老师一致表示一定会矢志不渝地热爱戏剧教育事业,积极探索走出当前戏剧教育困境的道路。本次论坛意义重大,因为戏剧教育担负着戏剧后备人才培养的重任,论坛可以增强戏剧专业院团和戏剧教育院校之间的联系,加强各戏剧院校之间的密切交流,群策群力,共同促进辽宁戏剧教育乃至辽宁戏剧的发展。

【办好《新世纪剧坛》杂志和《辽宁省剧协简报》】 理论刊物是展开戏剧理论研究和戏剧批评的重要阵地。《新世纪剧坛》作为省剧协主办的一份戏剧影视理论刊物,面向广大戏剧、影视剧工作者,成为发表作品、沟通信息的园地,成为探讨理论、交流经验的阵地。2010年,《新世纪剧坛》共出刊六期,发表戏剧影视理论文章300余篇,活跃了戏剧理论氛围,培养了一大批理论人才。此外,为了促进省剧协与各市剧协之间的工作交流,加强各剧协之间的沟通和联络,省剧协创办了《辽宁省剧协简报》,印发给各市戏剧家协会。

四、重视小戏小品创作演出,发挥“戏剧轻骑兵”作用

小戏小品被称为“戏剧轻骑兵”,它以短小灵活和高度的浓缩性广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全国的小戏小品创作都有着很大的发展。我省也鼓励小戏小品这一特殊戏剧样式的创作,并推选参加省内外和全国的各种比赛。

【组织参加第八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 11月5日至7日,第八届东北三省戏剧小品大赛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举办。辽宁省文联党组书记李春晓、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刘伟才、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孙浩,省艺研所所长罗怡春出席了本次大赛。本届戏剧小品大赛共有38个小品参赛,来自东北三省各专业院团、院校及文化馆站的22个表演团体的近200位演员参加比赛。辽宁省文联和省戏剧家协会作为主办方之一共选送了12个小品参加本届大赛,来自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沈阳话剧团、大连话剧团、抚顺市满族艺术剧院和本溪市歌舞话剧院七家单位的40余名演职人员参赛。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本溪市歌舞话剧院的《探亲》,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盼郎归》、《爱的承诺》、《快乐之旅》,大连话剧团的《不平静的夜》和抚顺市满族艺术剧院的《拆墙》获剧目一等奖;本溪市歌舞话剧院的的洪军,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白楠、邴政、安维,沈阳话剧团的黑晓欧和大连话剧团的赵瑾一荣获表演金奖。本届参赛的辽宁戏剧小品有着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充分展现了辽宁戏剧小品的综合实力。

【小品《嫁姑娘娶媳妇》获“沙家浜戏剧奖”】 “第二届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首届沙家浜戏剧奖全国小戏小品大赛”于6月1日在江苏省常熟市落下帷幕,由辽宁省剧协选送的小品《嫁姑娘娶媳妇》获得铜奖。“中国(常熟)江南文化节·首届沙家浜戏剧奖小戏小品大赛”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与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一项赛事。入围本赛事决赛的小戏小品共计25件,是从全国报送的230多件作品中评选出来的。小品《嫁姑娘娶媳妇》由大连话剧团青年演员王晓蕾创作排演,作品讲述了当代人的婚姻理念,其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情节跌宕起伏。青年演员王晓蕾、杨博、孙天一准确细腻的表演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获得铜奖。

【小品《探亲》晋级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决赛】 中国·余杭“良渚文化杯”小戏小品大赛暨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复赛于11月18日至25日在杭州余杭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专业艺术团体和群众文化机构以及武警、艺术院校的近60个节目参加了本次赛事,由辽宁省戏剧家协会选送的小品《探亲》参加了这一戏剧盛事,最终获得小品专业组三等奖,并顺利晋级第四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决赛。小品《探亲》由辽宁省本溪市歌舞话剧院创作,王晓滨编剧,洪军、刘力、杨晓平表演。该节目通过农民工租房迎接媳妇而闹出的误会,反映了他们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惑,艺术语言朴实无华,情感饱满热烈,获得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五、注重发掘少儿戏剧人才,大力培养戏剧后备力量

戏剧的繁荣发展,需要完备的戏剧队伍,需要戏剧人才的代代传承。老一代戏剧家是戏剧事业的宝贵财富,中青年戏剧家是戏剧事业的中坚力量,而少儿戏剧人才是戏剧事业的后备力量。我省非常注重少儿戏剧人才的培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辽宁的少儿戏曲一直在全国首屈一指,被誉为“辽宁现象”。

【组织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 7月,第十四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结果揭晓,我省成绩优异。第十四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自2月份启动以来,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组织专家、评委经过初步遴选,共推选八人上报中国剧协进行终审。最终,我省七人获第十四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称号。其中,来自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由薛俊秋指导的梁馨嫒获专业组金花称号;来自沈阳师范大学附属艺术学校、由李亚芝指导的李雲彤、赵德义指导的周以恒,由沈阳市戏剧家协会选送、宫静指导的齐馨悦,由鞍山市戏剧家协会选送、杨建忠指导的李沛泽,由丹东市戏剧家协会选送、付胜轩指导的谢明君和乔朗洺分别获得业余组金花称号。为了展示本届小梅花的风采,组委会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本年度小梅花荟萃晚会,并由中央电视台录播。全国共13名小梅花获奖演员参加本次佩花晚会,我省三人分别是齐馨悦、乔朗洺和李沛泽。

【举办第五届“辽宁少儿小戏剧家”大赛】 辽宁“少儿小戏剧家”大赛是我省少儿戏剧的一项顶级盛事,通过一年一度的“小戏剧家”评选,我省优秀的少儿戏剧人才如群星般闪耀在舞台上,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通过前四届的举办,“辽宁少儿小戏剧家”奖已经成为辽宁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少儿戏剧盛事。第五届“辽宁少儿小戏剧家”大赛于10月初启动,至12月24日结束,来自全省的70名选手参加了本次大赛,评出金奖、银奖、铜奖获奖选手40 名。大赛为少年儿童塑造了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有利于扩大戏剧在少年儿童中的影响,有利于挖掘和培养戏剧人才的后备力量,实现辽宁戏剧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六、组织艺术家进社区辅导群众红诗咏诵,实现“还戏于民”

【举办“红诗辽宁”群众性诗歌咏诵活动】 “红诗辽宁”群众性诗歌咏诵活动是我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活动之一,纳入了各市及省直各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自《“红诗辽宁”群众性诗歌咏诵活动实施意见》文件下发以来,省文联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省剧协也积极响应号召,联络一些街道社区作为辅导对象,聘请了一些艺术家进入社区,面对面辅导群众红诗咏诵。省剧协拥有众多话剧演员。而这些演员有着扎实的朗诵功底和高超的舞台表现能力,最适合深入社区,为群众的红诗咏诵作辅导。省剧协在文化路社区、明廉街道福居社区及集贤街南十社区设立红诗辅导点,聘请了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四位知名话剧演员张明亮、马建华、回力、李跃民。他们在演出之余走进社区,热心地为群众辅导。这项活动不仅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而且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辽宁日报》刊发文章《“红诗辽宁”火热进行中 国家一级演员进社区传艺》介绍了红诗辅导活动。辽宁广播电视台也对辅导活动进行了报道。

(王明刚)

猜你喜欢
小品辽宁省辽宁
辽宁之光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临宋人小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出版集团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
世相小品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