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望劭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充分调动社会不同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整体合力。广播电视媒体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播电视媒体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能有效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又能促进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水平和传播力、影响力的提高。广电媒体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想达到一定的成效,应该找准切入点,找准立足点和落脚点。
社会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涉及到管理者(政府)和被管理者(人民群众)两个要素。广电媒体在其间扮演着沟通、联系的主渠道角色。只有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才有可能准确找到切入点。在管理者、人民群众和媒体构成的三角形的构架中,广播电视媒体既要传递管理者的声音,又要反映被管理者的诉求。在传递管理者的声音方面,广播电视媒体所发挥的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就做了很好的说明,因此,反映人民群众的声音应是其参与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和立足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丰硕的经济成果,还有社会结构的明显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出现,加剧了社会贫富的分化和阶层的分隔对立。一些既得利益群体利用自身掌握的强势社会资源损害一些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根本利益,极易引发冲突和动乱,导致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广播电视作为影响最大的媒体,在联系社会大众方面有着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异于平面媒体的传播手段和特征,其在服务广大群众方面应是有所作为的。
深厚的民生情怀和普通的大众视角是广播电视媒体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立足点。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问题,大多是牵涉到群众利益的。暴力拆迁、民工讨薪、萝卜招聘、上访“被精神病”等问题,处理稍有不当就会引发群体性社会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无不显示着民生的基本诉求。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重点要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上,调动社会资源来促进和实现百姓最现实的利益的解决。只有体现民生情怀,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广播电视参与社会管理才会有真正的实效。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体现管理者的主张与心系民生、反映群众诉求并不是对立的。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做法,就是选择用普通的大众视角去看待社会管理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新闻报道思维和报道方法的不同,会影响群众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导致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广播电视媒体只有以服务的意识做新闻报道,站在群众的立场反映问题,才会消除群众的负面情绪,从而实现有效的社会管理。
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的传播和扩散速度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一些触及群众根本利益的突发事件,往往是“网下刚冒烟,网上已燃烧”,导致民意沸腾,引发现实中的群体事件,导致社会管理难度的增大。广播电视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作为主流权威媒体的作用,积极利用新媒体来实现有效的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声音和画面优势,把事实真相传递出去;同时,更要着力把网络关注引导到现实问题的最终解决上来,绝不可“网上大浪滔天,网下岿然不动”。因此,积极利用新媒体,加强虚拟社会的舆论引导,是广播电视媒体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另一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