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宋文芳 吴 浪 摄影/贾婧媛
学习创新方法 提高创新效率
——武汉市科协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培训系列活动侧记
本刊记者/ 宋文芳 吴 浪 摄影/贾婧媛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世界各创新型国家普遍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超前部署原始创新方法研究和推广,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科学仪器设备等科学工具的自主研发,不断强化本国的核心竞争力。武汉市是促进中部崛起、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8年,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科协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湖北省、武汉市被科技部正式批复作为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市,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创新方法的学习与推广工作。
2011年11月16日,武汉市科协为继续落实《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发挥科协组织的特色和优势,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课题,深入开展以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推动企业在“讲、比”活动中开展创新方法培训与应用工作,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总工程师李赤泉来汉举办创新培训报告会。此次报告会为期三天,分别在武汉东湖学院、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及武汉科技馆举行。根据报告会的不同对象,四场报告会主题突出又各具特点。
李赤泉总工是中国科协技术创新培训和推广项目负责人,近年来主持编写出版了多种创新方法理论案例书籍,先后为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创新方法宣讲,是我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创新方法宣讲专家。此次培训活动中,李总工以“掌握创新方法,提高创新效率”为题作了四场主题报告,报告特色鲜明、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引起了参与培训人员的热烈反响,受到一致好评。
李总工指出,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我们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方法不正确,劳民伤财且效果很差,方法正确,就会效率大增且事半功倍。他说我国古人早就懂得这个道理,《论语》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进入到近、现代社会以来,科学方法被看作是“通向绝对知识或真理的唯一道路”,方法的知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价值的知识。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的创新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
李总工在报告中详细阐释了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起源、发展、规律、原理以及成功案例。他指出,TRIZ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产品或技术系统的进化有规律可循;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冲突矛盾往复出现;彻底解决工程冲突矛盾的创新原理容易掌握;其他领域的科学原理可解决本领域技术问题。
他认为,与传统的创新理论相比,TRIZ理论的确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它既强调了开放性、灵活性与创造性思维,坚持跳出问题、跳出模式、跳出行业看问题,又紧紧地把握解决技术冲突矛盾这个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强调发明或创新可依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而非仅是随机或天马行空的脑力刺激。TRIZ理论还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强大、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和求解工具,从而使它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凸显的方向性、有序性和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在概念设计阶段既可迅速获得独特的集成创新方案,同时能对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的评估,保证提供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大大降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并大大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据国外有关资料介绍,在解决实际发明问题中,利用TRIZ理论的标准解来求解,其成功率可达90%以上,而传统设计开发方法的成功率一般低于5%。因此TRIZ 理论自传入西方后,立即得以广泛传播,迅速成为西方产品设计界的研究热点和新宠,受到质量工程界、产品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TRIZ与QFD 和稳健设计一起并称为西方工业界产品设计三大方法,其独特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甚至被西方某些学者称之为“人类三大进化理论之一”,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和马克思的人类社会进化理论相提并论。国内也有学者将TRIZ理论视为技术创新领域的辩证法和哲学,称其为技术创新领域的“孙子兵法”。TRIZ理论应用推广特别受到国际知名大企业的推崇,成为TOP企业中众所周知而又“不能说出的秘密” 。
李总工强调,TRIZ理论的学习、掌握与应用对我们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TRIZ理论可以促进高效解决产品研发问题;可以评估产品的技术水平,分析和预测产品今后可能的进化方向和可能进化的新状态,形成产品创新设想;通过分析已有专利,把握发明家的创新思路,发现其不足,提出自己再创新的方向。TRIZ理论在树立创新理念、克服思维定式、快速复制“创新专家”、提升发明等级、缩短开发周期、自动生成专利以及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突出效应已为国外和国内很多公司的实践经验所证明。
11月16日,武汉市科协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培训系列活动的首场报告来到了朝气蓬勃的武汉东湖学院。该校是经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队伍结构合理,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4200余名。走进该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宽阔明亮的大厅座无虚席,东湖学院师生及武汉市科协、市创新研究会有关领导,中国科协咨询中心徐华处长、《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宋文芳社长等近300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东湖学院副院长潘笑主持。
东湖学院会场一角
鉴于参加听课的对象是教师与学生,李赤泉总工重点讲解了前苏联发明家、教育家、TRIZ理论之父根里奇•阿奇舒勒的创新经历。李总工希望广大师生克服创新阻力,突破思维定式。他说,创新是一种挑战,要大胆想,大胆试,大胆闯。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让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成为一种常态,虚怀若谷,保持空杯心态。
主题报告之后,潘笑副院长代表东湖学院对此次培训活动表示感谢。他说:“非常感谢市科协将创新方法培训报告安排在东湖学院,对学院培养创新人才是一次很好的推动。湖北省提出科技强省,目前湖北省在校大学生人数114万,院士人数和高校及企业规模排在全国前三,但湖北省GDP总量只占全国的前八,这反映了湖北省创新人才的缺乏。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高等院校的天职,是历史的需要,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然要求,全校领导、师生必须共同努力,把东湖学院办成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11月17日上午,李赤泉总工来到环境优美的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南方),为该公司专业技术人员作了一场生动的主题报告。中冶南方集50年研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经验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始终与世界先进技术同步,并自主创新实现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建有专门的研发中心和中试、制造基地,设有博士后工作站,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种奖项400余项,完成国家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中冶南方高度重视此次讲座,副总经理何岳生与运营总监程志亲自带领100多位技术人员仔细聆听了主题报告。
专业技术人员是创新方法的直接运用和推动者。李总工针对他们分别重点讲解了“企业推动技术创新三步曲、企业级TRIZ实施策略、突破思维惯性的含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典型应用”等。他讲到,TRIZ理论体系是一个来源于知识提炼和重组的理论,可以说是“基于知识的创新方法论”。TRIZ之父阿奇舒勒指出:第一,解决发明问题过程中所寻求的科学原理和法则是客观存在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都具有客观的规律和模式;第二,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系统进化过程的动力;第三,技术系统要以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简言之,就是要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程志在总结报告时非常感慨:“今天李总工给我们做了关于创新方法的讲座,主要介绍了有关前苏联的TRIZ理论,我有两个体会跟大家分享。第一,创新方法主要涉及到创新思维的问题,今天李总工整个的介绍还是围绕创新思维的改变,没有创新,是因为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别人一些好的思路。而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往往很容易排斥别人好的建议。思维的改变很重要。第二,人类对某一个问题在某一个领域进行研究,实际上是有大量的人在研究。某人某时某地解决了某一问题,我们在做工程问题的时候,你提出的某一个问题,也许很多人都想到了。那么我们找解决方法的时候,最优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一定要有这种思路,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优。”
中冶南方会场
铁四院会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作为我国大型综合性勘察设计单位,近年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解决了众多工程技术问题。铁四院领导高度重视李赤泉总工于17日下午在该院举办的创新方法的培训,在院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高级工程师刘家美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总工程师王玉泽的带领下,企业各行政及技术部门领导100多人听取了报告。
院工会主席刘家美(右一)主持李赤泉在铁四院的讲座
铁四院是一个科技型企业,李总工在报告中强调,要提高创新的产出一定要遵循创新的规律,研究创新的方法,才能够突破创新效率的瓶颈,增强企业创新的能力,使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如果没有大量属于中国的、具有中国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科技和新艺术的不断问世,并对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的社会形式与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经济的提升和发展就会缺乏动力源泉、智力支持和消费市场。因此要掌握创新方法,提高创新效率。
刘家美在总结中说:李总工全面阐释了TRIZ理论基本原理、方法、内容,一些企业已成功运用TRIZ理论。今天这堂课李总工与我们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互动交流,讲座可以说是一次智力的大参考、自然知识的大参考,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学术交流。
刘家美说,铁四院近6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就,特别是勘探设计研究等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工程建成,凝聚了全院干部职工的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根据李总工的讲座,我院与兄弟单位的横向对比,我们将在技术创新方式方法上面进一步加强努力,共同推进。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新的创新目标,任重道远。作为科技型企业,打造科技品牌还需要突破、努力。讲座在创新方式方法上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一是改变思维,加强学习,使惯性思维提升到科学思维这个水平;第二是如何利用资源,加快铁四院科技创新的速度和质量,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如何用好、形成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第三是充分利用这次讲座契机,在全院形成“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的氛围,做到“处处是创新之地,时时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
武汉市企事业科协专场
武汉市科协副主席张太玲在作总结讲话
11月18日上午,市科协企事业部在武汉科技馆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方法培训报告会,李赤泉总工为来自全市企事业科协的领导和秘书长共计百余人作主题报告。报告会由武汉市科协副主席、湖北(武汉)院士咨询服务﹙活动﹚中心副秘书长张太玲主持,武汉市老领导、市创新研究会会长胡国璋出席讲座并作了重要讲话。
李总工讲到,TRIZ理论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遵循的原理和法则,曾经被称作前苏联的“国术”和“点金术”。上世纪90年代前苏联解体后,TRIZ理论的传播人陆续流入西方,并很快成了西方科技尤其是工业界的新宠儿。TRIZ理论自传入西方后也成就了自身发展的一次新的飞跃和升华,实现了TRIZ与国际社会最新创新理论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朝着集成化、工程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了TRIZ理论的功能和TRIZ理论的应用范围。与其他方法相比,TRIZ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和规则指导,使发明创造成为常人可以掌握的本领。21世纪,企业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新!
张太玲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李赤泉总工的报告。她说,李总工的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系统介绍了国际上最流行也是最尖端的技术创新理论——TRIZ理论这一技术创新发明的“孙子兵法”。这个报告层次高、信息量大,对于科协、企业更好地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希望大家回去以后,结合各自企业、学会、科协的实际,认真学习今天的讲座内容,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并以此指导工作实践,不断地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创新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技术骨干,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拥有企业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谐武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冶南方专场技术人员举手等待提问题,右二为副总经理何岳生。
在此次培训活动中,李总工与培训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耐心详细地回答了相关人员提出的一些问题。
问:李总工,您好!是否能够请您为我们推荐一些有关创新方法的书籍或者软件,以便于我们更好地学习TRIZ理论?
答:最早的时候,有关TRIZ理论的书籍基本上都是翻译或直接引进俄罗斯的,现在国内也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著作,大概20多本。但这些书籍大部分都是行业性比较强的,比如河北工业大学的檀润华教授编写的关于机械行业的创新设计案例等。具体书目会后我可以提供。软件方面,美国、比利时、韩国等国家都开发了一些基于TRIZ原理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国内主要是北京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和檀润华教授在做这方面的软件设计与制造。我认为,软件只能作为辅助设计工具,而不能完全应用和依赖。
问: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运用到了创新方法,深刻感觉到创新方法对于创新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写了一些关于创新方法的文章,如何找到一个交流的渠道?
答:我正在编辑《创新方法研究与实践》,内容就是TRIZ理论运用案例心得,已经出版了3本,还在继续出版;我们与《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一起开办了一个“创新方法”专栏,好的稿件可以在上面刊登,为企业和相关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另外,关于创新方法交流的网络平台正在创建,明年年初可以使用。
武汉市科协此次组织的四场系列报告会,主要的目的是想通过培训提高企业的创新意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创新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技术骨干,为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使之拥有企业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从相关人员的参与和反馈情况来看,报告会办得非常成功,种下了创新方法运用推广的种子,假以时日,必将生根发芽,在全市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据悉,这次报告会后,武汉市科协下一步将与铁四院和武钢科协深度合作,组织创新方法师资培训班,在企业全面推行。
主讲人简介:
李赤泉,高级工程师,注册咨询师,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总工程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先后在总参某部、国务院秘书局、中国科协国际部等单位工作,2005年~2007年曾到山西吕梁挂职科技副市长。擅长项目管理、信息分析、技术咨询、战略咨询和管理咨询,近年来先后承担和主持了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广东信息化调研、广东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全国学会发展报告、环渤海经济发展承载力研究等大型决策咨询项目,主持参与了几十项技术咨询和管理咨询项目。目前是中国科协技术创新培训和推广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编写出版了《涉农企业创新方法》、《面向制造业的创新设计案例》、《进化树》、《畅游TRIZ世界》、《TRIZ理论与纺织技术创新》、《TRIZ理论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电力行业的TRIZ应用案例》等7本专业教材,组织编辑《创新方法研究与实践》专刊3辑,是我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创新方法宣讲专家。近年来先后为纺织工程、机械工程、仪器仪表、汽车工程、中国农学会、中国金属学会等全国学会和北京、辽宁、吉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青海、西藏、新疆等20多个省区市的数百家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创新方法宣讲150余场,宣讲受众超过5万人次。他的报告贴近实际、生动活拨、深入浅出,在企业管理干部和科技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