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
建筑工程内外墙面的装饰工程中,采用涂料来作为饰面是较为简便和经济的一种方案。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涂料的选择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究。
一、引言
建筑工程内外墙面的装饰工程中,采用涂料来作为饰面是较为简便和经济的一种方案。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装饰涂料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涂料的性能也在不断改进,在中低档次的装饰工程中,涂料装饰逐渐取代瓷砖贴面装饰的趋势已经初露端倪。而随着装饰风尚的不断升温,普通居民对于高档涂料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建筑工程中涂料的选择及施工技术就对其施工质量以及装饰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中涂料的选择
1、按照基层材料来选择
建筑工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材料,比如混凝土、砂浆、砌块、多孔砖、钢筋等。而在涂料的选择时也应考虑到其基层的特性。比如水泥砂浆与混凝土等无机硅酸盐基层必须使用具有良好耐碱性的涂料,从而能有效防止基层的碱性因子析出其涂膜表层,从而造成灰白色的“析碱”现象并影响装饰的效果。而对于型钢等金属构件,则应注意防锈,因此在考虑其涂装材料时应首先涂一层防锈底漆,再涂相应配套的面漆。
2、按照装饰部位来选择
外装饰工程主要包括窗套、房檐、外墙立面等部位,由于要经受长年的风吹、日晒和雨淋,因此必须选择有足够的耐冻融性、耐玷污性、耐候性和耐水性的涂料,才能保证外装饰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装饰效果。而内装饰工程主要包括地面、顶棚、内墙立面等部位。内墙涂料的选择除了对颜色、丰满度、平整度等有要求外,还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即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干擦、湿擦性能。原则上内墙涂料均可作为顶棚涂料,但是在一些大型公用建筑当中,为了更好的顶棚装饰效果而选择含有粗骨料的凹凸涂料。地面涂料除了要能改变水泥地面易起灰、硬冷等缺点外,还要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3、按照建筑标准和工程造价来选择
对于高级建筑,显然应选择高档涂料,采用三道成活,即底层作为封闭层,而中间层则形成具有良好质感的凹凸状和花纹,面层则选择具有良好耐候性、耐玷污性和耐水性的涂膜,从而达到优质的耐久性和装饰效果。一般建筑则可选择中档涂料,只采用两道成活。但是,好的涂料仅仅只是为良好的耐久性和装饰效果提供了前提,要想充分发挥出涂料的保护作用和装饰效果,必须在其基层表面就创造有利的附着条件、线型、涂层、质感等,并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因此,选择好涂料之后还要全面了解该涂料的注意事项和施工要求,并按照相应的要求来进行施工,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充分发挥出其涂装的优势。
4、按照施工季节和地理位置来选择
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区别,其装饰饰面也就要经受不同气候条件的考验。因此在南方选择的涂料不但要有良好的耐水性,还要有良好的防霉性,不然由于霉菌的繁殖很快就会使涂料的装饰效果被破坏;而在北方选择的涂料则要有良好的耐冻融性。同理,在雨季施工时应选择能迅速干燥并且初期耐水性良好的涂料;而在冬季施工时选择的涂料则要有成膜温度低的性能。
三、建筑工程中涂料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之前,对于基层表面的裂缝、疏松、掉角、缺棱等缺陷应当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基层表面牢固、坚实。同时,基层的含水率也应当符合施工要求,通常水溶性涂料要求其含水率不超过10%,而溶剂型涂料则要求其不超过8%。同时,涂料施工的养护很重要,一般夏季养护14天,冬季养护28天。如果因为盲目抢工期而没有保证足够的养护期,涂料饰面就容易出现发花甚至脱落的缺陷。
不管是厚质还是薄质的涂料,尤其是水溶性涂料,通常都需要进行封底的处理。其作用就是为了避免因墙体基层太干燥而吸附涂料层当中的大量水分,造成涂料层因基层吸附水分不均而导致发花甚至因基层吸附水分过多影响了附着力而导致脱落。同时还应增强基层的强度,以此来增加其与涂料层的附着力。而对于碱性较大的基层,应当采用抗碱封闭底漆来防止因基层的碱性因子析出而导致涂料饰面产生泛白、发花等缺陷。
对于大面积墙面还应当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划格施工,其作为分隔线的分隔条应当采用挺拔、硬质的材料,否则会由于分隔条的质量差而大大降低饰面质量,从而影响预期的装饰效果。建筑工程中的墙体装饰工程应当自上而下进行施工,以防上层施工涂料时污染下层已施工完毕的饰面,并应保持涂料饰面的整洁和均匀。
对于因基层开裂而导致墙体小裂纹,可以选择弹性涂料来加以处理。而对于因墙面腻子层开裂而导致的墙体裂纹,应当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来处理,并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墙面不能采用107胶水泥腻子,而且内墙腻子严禁外用,不然将会导致涂料饰面的大面积开裂甚至脱落。
参考文献:
[1] 唐晓.余忠. 浅谈建筑装饰涂料的选择与施工[J].广东建材,2000(03).
[2] 徐峰. 我国建筑涂料施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建筑技术,2006(09).
[3] 林宣一. 外墙外保温饰面的建筑涂料要求和选择[J].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7(03).
[4] 吴锦文. 建筑涂料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资讯,2007(22).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