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俞崇武
政策引领中小企业发展
本刊记者 俞崇武
今年以来,中小企业频频成为关注热点。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大部分中小企业正在遭遇严峻的生存困境,有分析称,中小企业主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寒意”,可能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更严重。
所幸的是,对这一过去20年来一直推动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所面临的麻烦,政府和业界正在通过各种努力,寻求纾解之道。
在上海,作为中小企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部门,上海市中小企业办公室也在为中小企业“输血”而行动。近日,上海市中小企业办公室副主任宋晓辉在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的政策宣讲会上,为与会的一众中小企业分析了当前形势,并详尽讲解了国家和上海市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
据宋晓辉介绍,当前,上海的中小企业虽然一样遭遇各种困境,但“并没有一些媒体报道的‘温州等地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那样耸人听闻”,总体上呈现平稳的发展态势。
从全国的形势来讲,整个中小企业都在遭遇困境。归纳起来,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着“四高”、“四难”、“四降”——利率、汇率、原材料、人工成本都在提升,用工、融资、用地、用电都受到制约,从而导致中小企业销售下降、利润下降、出口下降、融资乏力。
就上海而言,暂时没有出现太严峻的形势。据我们调查,上半年全上海市中小企业整体运营情况还可以,总量上是增长的。但是,我们的中小企业的确也面临着众多困难、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各种因素的叠加,造成的影响比较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融资难的现象更加凸出。根据我们的抽样调研,1月份有27%的中小企业反映融资难,到6月份,这一数据上升为38.7%。企业融资的压力进一步凸现,尤其体现在当前贷款成本提高,银行利率上浮,借款审批周期拉长。
二是企业的成本上升。成本上升体现在各方面,包括职工工资上升、员工社保费用调整(有企业反映光这一项每年增加成本700多万元)、原材料涨价、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
三是市场需求在下降。受当前大环境影响,社会消费需求萎缩,大企业配套的需求也在收缩。
综合这些信息,我们对上海中小企业下半年运行形势的初步判断是:总体发展平稳,但增长速度放缓;中小企业走向会分化为两个方向——或发展,或淘汰:对于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市场的波动反而是一种机遇,把握住“危中之机”,发展势头会更好;而对弱小的、初创的企业来说,生存形势就比较严峻了。尤其是那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型企业,不仅需要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而且政府层面的产业调整、升级也是他们“关停”的大限。
尽管当前中小企业普遍遭遇发展困境,但宋晓辉认为,中小企业应当对未来葆有“充足的信心”,尤其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和支持与时俱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正在扎实开展,整个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
6月18日,国家4部委刚刚颁布了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根据这个标准,今后中小企业归口和管理将更为完善。新标准分了16个行业,几乎全部覆盖了中小企业从事的行当——除15个可以明确比对的行业,第16类为“其他未列名的行业”。对于各个行业中中小企业的划型标准,也更加明确,比如第16类的中小企业很好判断,就是一个“从业人员”,超过300人就是大企业,100-299人是中型企业,10-99人是小型企业,9个以下是微型企业,除此之外再不用别的条件。农业划型是看营业收入;工业划型标准则比以前更科学。
对中小企业而言,有了明确的划型标准,意义很重大。接下来,国家对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还将加大,给予倾斜。
事实上,自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就前所未有的“给力”。
2009年底,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总理张德江担任,16个部委机构是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信部,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任办公室主任。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小企业工作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上海,去年5月,市政府成立了“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副市长艾宝俊,23个委办局作为成员单位,可以说是把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个部门基本都纳入到这个机制里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信委,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任办公室主任。
具体工作机制上,上海市中小企业的主管部门是经信委,具体工作部门是中小企业办;各个区县层面是区县经委。同时,在全市和各区县都设立综合性服务机构,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作为“市一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反映诉求、寻求帮助的主渠道”,各区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为区县中小企业专职服务机构。今年5月,全市召开了“贯彻《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和服务推进大会”,会上,市领导为18各个区县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统一接牌。
在政策上,1999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去年4月份,市政府颁布了贯彻国务院“36号文”的“11号文件”;今年5月,出台《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条例》共8章47条,是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个条例中,为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打足了底气。如在条例的第七章,专列了“中小企业权益保护”。其中第42条,“中小企业合法经营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职权非法占有或无偿使用企业财产。有关部门在办理中小企业申请的注册登记、行政审批、年检等各事项时,不得在法律法规之外增设条件,不得违反规定逾期办理。”第43条则列举了一些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禁止条款,其中,“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增加中小企业负担的行为”,全部禁止,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从地方立法的角度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的外部环境。在第44、45条中,则对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违法违规的行为制定了明确的罚则,应该说是为中小企业撑足腰杆。
随后,宋晓辉介绍了上海市近年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并结合相关政策,为与会的中小企业详尽介绍了上海市帮扶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揽子”做法。
上海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上海各级政府,上至市委市政府、下到区县、街道,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出台各种相关政策;政府各委办局也在联手形成工作机制。最近,我们联手各职能部门梳理了12类共500多项现行有效的政策,并在上海中小企业网上公布。
这些政策中,有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的:
——政府采购。上海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在2009年共同出台了《上海市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旨在通过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办法明确规定:“200万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不论是工程、产品、服务,必须从中小企业中采购。”在这个限额里大企业是不能进来的。这就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提供了基本保证。同时,对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中一些诸如保证金之类都实行免除。我们的中小企业要想参与政府采购,可以先在上海市政府采购网登记注册,成为入库的供应商,就有资格参与招投标了。
——重大展会。国家有一个专项资金,补贴中小企业参加每年9月在广东举行的“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参展企业摊位费全免,布展、会刊等各种费用也都由政府埋单;
——电子商务拓展。上海市经信委专门实施了“电子商务双推对接工程”,对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市场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给予补贴,比如说你用阿里巴巴做电子商务,付给阿里巴巴了3000元的话,政府贴给你2000元;
——拓展国际市场。国家专门有一个“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上海的资金由市商务委负责管理,中小企业可以去申报。
还有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扶持的:
在这次制定的《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里,明确提出两个“不低于三分之一”——“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6000万元中,不低于1/3用于小企业;市公共财政扶持企业的各类专项资金,都要向中小企业倾斜,原则上不低于1/3用于中小企业。后面这个1/3,给我们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是很大的。
举个例子,上海市经信委手上总共有20多个各类专项资金,去年拿出12个专项资金(包括“节能技改”、“合同能源管理”、“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引进技术吸收与创新”、“重大技术装备”、“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软件集成电路”、“信息化”、“总集成、总承包”、“重点技改”、“品牌建设”、“购买国际先进仪器设备”),保证落实这一1/3。最后统计下来,12个专项总共支出22.6亿元,中小企业拿了16亿多元。接下来,其他各委办的专项资金,也都会按照这个原则修订使用办法,给中小企业更“给力”的资金支持。
上海的这一做法,在全国目前还是独此一家的。
其次,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
针对一些科技含量高、经营能力强、未来发展潜力好的优质中小企业,重点培育其上市。今年年初,市里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指导意见》,3月份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的讲师团,建立了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库。截至6月底,全市中小企业有384家进入上市培育库,其中,37家在国家证监会备案。目前,全上海共有45家中小企业已经已经成功在各类资本市场上市,平均融资8、9亿元/家。
对一些目前还不具备上市资质但又有资金需求、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我们新开了一种融资模式,叫“集合票据”,目前全市已经有4支发行。“集合票据”融资成本低、期限长、周期快,而且,对发行成功的企业,“上海市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将补贴其在发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中介成本,比如评估、审计等费用,最多可以贴到300万元。优质的中小企业可以与区主管部门沟通,通过这一渠道融资。
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致力于构建服务体系,打通服务渠道,让企业有困难了知道到哪里去找谁。比如:推进银企合作交流。我们每年把上海各类银行、担保机构、投资公司全部的产品、运作模式、联系方式等等汇编成册,免费向中小企业发放;同时,定期组织对接活动,把资金方与有需求的企业拉到一块对接。
第三,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发展的目标不是做大,而是做强,做专、做特、做精。因此,在去年市政府的“11号文件”中,专门提出了一条,“专精特新,推进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为此,我们聚焦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已经有750家,实施重点培育。今年4月,市经信委联合其他委办发文,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服务,除综合资源外,还为“专精特新企业”搭建反映和解决困难的“绿色通道”。比如,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的拉闸限电问题,对“专精特新企业”专门协调,确保用电。同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领军人才进行培育,从“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中拿出400多万,开办“领军人才班”、“专业英才班”,培训优秀的中小企业家。
此外,我们还通过强化中小企业服务机制——定期召开中小企业双月工作例会,不断强化以18个区县服务中心为载体的全市中小企业服务网络,重点打造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监测机制——通过对中小企业主要经营数据的监测,为有关部门及时了解情况,提供分析、决策依据;建立诉求机制——今年,我们在上海中小企业网上专门开通“诉求直通车”,中小企业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困难,通过“诉求直通车”反映上来……等一揽子的服务措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针对企业最关心的“真金白银”,宋晓辉罗列了从国家到上海市的各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并详尽介绍了各个资金的支持重点、申报渠道。宋晓辉给企业的建议是,政府的专项资金就是用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只要你真心地想把企业做好,就应该去积极争取政策的这份“阳光雨露”。
对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从国家和地方,都有很多的专项资金,力度都很大。
国家层面,首先是“国家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这一资金由国家工信部负责具体操作,主要支持四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配套等活动的固定资产投资给予支持。二是对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和再担保的机构给予补贴。三是对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实施信息化建设等提高素质类的活动进行补助。其中针对中小企业持有专利,规定:企业只要拥有10个以上专利(受理、授权都可),其中至少5个发明专利,而且这些专利在生产运营中实际使用,就可以申报资助,资助标准是每个专利最多5万元,每个企业最多资助300万元。四是对中小企业参加“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的补贴。中小企业申报这一专项资金,可以通过各个区县经委,上海市中小企业网上会发通知,基本在二季度会完成。
其次是国家财政部的“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这一资金主要支持在特色产业集群和集聚区内的企业。资金支持的范围很广,包括创新成果转化、节能减排、与大企业配套、产业升级延伸等等,对一个企业的资助封顶300万元,资助的方式有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两种。今年拨给上海的总额是8000万元,9月份启动。企业申报通过区经委。
第三个是“国家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资金”。上海总额9000万元,每个项目补贴10%,申报渠道是区经委或发改委。
第四个是“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拓展资金”。这一资金支持的范围也很广泛,包括:境外展览、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各类产品论证、境外专利申请、国际市场宣传推介、国际电子商务、境外广告和商标注册、国际市场考察、境外投标、企业培训、境外收购技术和品牌等等。对企业开拓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业务,也参照这一办法执行。资金主管部门是上海市商务委。为了更好的使用这一资金,今年年初,市商务委制定了“上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拓展资金的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优先支持面向拉美、非洲、中东、东欧、东南亚、中亚等新兴国际市场的拓展,优先支持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等国际认证的企业。
在地方层面,各个委办局、各个区县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很多,这些大部分都是引导资金,是对企业自己真实经营项目的鼓励和扶持,企业够条件就要去积极争取,
还有一些政策中小企业也要去充分利用。比如税收政策,几个主要的导向,一是对小企业重点扶持,比如对小型微利企业免税,二是向高新技术倾斜,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征收所得税,研发费用、技术转让、新购置环保节能节水设备,这些都可以获得税收的抵免。
中小企业一定研究这些政策,用足政策。政策不仅仅反映了国家的产业导向、行业的动向,更有很多“实际的真金白银的”资源,这些资源充分利用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会有更好的环境。建议我们的中小企业要有专人关注政策、研究政策,尽力争取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促进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