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懿
(福建省统计局,福建 福州 35000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构想提出以来,福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全省农村市场出现繁荣活跃的良好局面。虽然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速趋缓,物价水平居高不下,但是福建农民购买欲望强烈,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农村市场前景很好。为进一步促进福建农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概括了福建农村市场的基本情况,指出福建农村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近年来,福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来了农村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随着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措施在福建的全面推进,农村消费得到有效推动。2009年,农村实现零售额 1465.33亿元,比2008年增长16.3%,农村市场的拉动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市场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由2008年的5.2个百分点提高到5.3个百分点。
从消费结构看 (表1),2010年福建省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城镇居民的37.3%,其主要消费领域与城镇居民相似,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交通和通讯,以及文化教育、娱乐方面;在衣着、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及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与城市的差距大。若设想农村商品的消费水平达到城市的水准,就可形成1465.79亿元的市场购买力。可见,农村市场还蕴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潜力,农村市场的开拓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必将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农民的消费预期支出大,农村市场发展的动力不足。据统计,2010年福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427元,比1978年增长 52.8倍,年均增长13.2%,而同一时期,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却达21781元,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收入上的差距决定了城乡购买力上的差距。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情况看,农民工资性收入为3095元,占各项收入的41.7%,已成为福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经营纯收入3558元,占各项收入的47.9%,其中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入为2392元,占各项收入的32.2%。
二是适销对路产品缺乏,消费热点难以形成。由于农村市场多年来存在购买力远低于城市的状况,因而企业在生产决策及产品的开发及设计时总以城市消费群体为中心,忽略了农村的需求,因而大多产品城市化的倾向根本不适合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求。2010年福建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98元,仅为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7.3%(表1)。
表1 2010年福建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三是消费观念落后,领域狭小,档次低。传统的观念使人们崇尚“收支相抵,略有节余”,忌讳“寅吃卯粮”,即使手中有钱,农民对花钱依然很慎重,长期以来“过苦日子”的消费习惯更使人们今天不敢花明天的钱。消费领域也基本上局限于吃穿用物品等生活必需品上,对于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花费得很少,有的甚至没有。农村消费观念滞后与现代市场意识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消费结构失衡,农村市场开拓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是农民预期消费支出与预期收入差距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民消费信心不足。城乡消费支出的数据显示,农村市场潜在的即期消费与中长期消费潜力都很大。但由于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进展缓慢,对看病、养老以及子女上学等的预期消费支出加大,与现实收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农民消费信心不足。
五是流通组织落后,市场营销手段不力。当前农村市场流通组织落后,现代化程度低,市场营销手段不力,造成服务功能差,流通成本高昂,是农村市场开拓的一个相当重要障碍。一直以来,商业企业的营销重点都在城市,而农村几乎不存在什么流通主渠道,农产品卖难及工业品买难的两难境地长期存在。
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基础。农民手中有钱,农村市场才能繁荣。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二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与价值水平,应努力实现生产、加工、储藏、保鲜、销售、运输和信息服务的一体化,既能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及竞争力,又能使农民分享加工、流通中增值的收益,并鼓励一些民营企业做好农产品市场的产品流通,加强农村市场的灵活性;三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一切不合理负担,依法严格管理,严肃查处各种集资摊派行为,努力保护农民从事农村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四是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要到位,切实减少农业的弱质性对农民增收的制约。
目前,大多的部门、企业一直以城市市场为中心进行商品的产、供、销,因而产品不适合广大农村的消费者。应在稳住现有消费的基础上,围绕农村市场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及改进产品性能。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层次农民的消费特点及消费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发、生产农民经济上能够承受,生活、生产上急需的工业消费品与农业生产必需品,要把家电下乡活动落到实处,让农民真正得实惠。同时要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生产厂家进行扶持。
要在农村大力推行信用、服务、租赁等方面内容的消费政策,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消费习惯,拓宽农民消费领域,提高农民消费的商品与服务的水平。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国家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自觉接受在大型家电、农用车等项目上的消费信贷,真正发挥金融启动农村消费、引导生产的作用。积极发展包括个人购房抵押贷款、购买耐用消费品实行分期付款和信用卡支付等信贷行为,促进和刺激消费。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需要,也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必要条件。要广开渠道,筹措资金,以国家投入为主,集体、个人投入为辅,大力加强农村交通、电力、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有效地促进消费,推动农村市场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当前,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造成了农民消费的局限性,农民的储蓄倾向强,不敢消费或少消费。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上学、就业及农资等生产、生活互助基金,减少农民的支出预期,提升农民的消费能力,激发农村的潜在需求。
农村市场的情况千差万别,依靠个体的力量来研究农村市场显然是不够的。政府应深入研究国内外农村市场需求及其发展趋势,预测各种需求,及时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各种需要,指导企业生产与经营。要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消费陋习,科学引导农民消费与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协调发展。要切实改善政府对农村市场发展的管理方式与办法,为农村市场发展创造宽松的良好环境。
城乡联手发挥城乡优势互补作用。一是在服务领域做文章,应在城市家庭服务工程、社区服务工程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促使城乡大力开展合作。二是要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方面联手做文章,要鼓励有条件的集体或个人到农村去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基地。三是可以在开拓农村旧货市场、科技文化市场、信息市场等领域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