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讨
——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

2011-11-02 01:07蒙健堃
理论导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蒙健堃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讨
——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

蒙健堃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学说,耗散结构理论以开放、非平衡、非线性、涨落为基本范畴揭示系统演化的客观规律,从而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提供了综合性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方法。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种新的论证视角和解析思路。高校应从开放的系统出发,通过把握非平衡、解决矛盾,利用非线性、形成协同,关注涨落、突破重点,联系高校实际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非线性;涨落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总体目标出发,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命题。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大众化,使之成为全党全国人民掌握的理论武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工作。高校是思想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耗散结构理论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之一。该理论指出,在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中,当系统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到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的新的状态。因为这个远离平衡的新的有序结构,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因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被称为耗散结构。系统形成耗散结构有四个必要条件: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涨落。耗散结构理论所揭示的系统演化的自然观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的适用性,其理论和方法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成为一种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理论工具。本文将耗散结构理论运用于分析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其目的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种新的论证视角和解析思路。

一、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工程

一个系统在与外界保持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交换中,输入“负熵”以抵消自身的熵增,使系统的总熵在“吐故纳新”中减少,从而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这样一个耗散结构唯有开放才能形成和发展。

任何一种开放的系统,它的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能量既取决于内源,又受制于外源,只有这两股力量不断地进行对流和交换、不断地更新与创新,才能形成“负熵流”,使之保持旺盛的活力,从而生机无限。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1]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逻辑结构,我们认为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包括:起点——思想和行为,中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介——理论、方法、管理、环境,结果——内化和外化,终点——个人、社会和国家。[2]如下图所示: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是开放的。从外部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总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不断地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和交换,彼此发生作用和能动反作用,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存在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发展基础。高校更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其必须在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精神环境的交流互动中存在和发展。从内部来看,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的各个要素(子系统)也是开放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和行为、内化和外化、理论、方法、管理和环境,无一不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中心,从原有的思想和行为出发,经过理论、方法、环境和管理等这些中介因素,经过内化和外化,促进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社会和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二、把握非平衡,解决矛盾,联系高校实际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一个开放的系统有三种可能存在的状态,即平衡态、近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平衡态体现为系统组成要素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分布的均匀无差,必然走向无序;近平衡态的系统处于近平衡区,虽然有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却处于向平衡态发展的趋动中;只有远离平衡态中普遍存在的差异、不均和矛盾,才能促使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耗散结构演化。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庞大工程,主体复杂多样,认识参差不齐,方法丰富多彩,这些都表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处于远离平衡态状态。首先,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认识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目前大学生的日常情况来看,一方面存在着对理想信念、理论观点的需求并不强烈,甚至可以说大范围的忽视和弱化状况,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推广不能满足大学生不断提高的追求真善美的精神需求的情况。这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需求与满足之间的不平衡和矛盾,是一个十分令人忧心的现状。其次,高校研究学习中的学术化、专业化与大众化,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制约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化和外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虽然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存在,但因重形式轻应用而脱节于实践、重课堂轻效果而针对性不强、重教学轻育人而脱离学生实际、重理论观念缺乏时代感而滞后于前沿发展,因缺乏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而在与其他思想文化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后,外部环境对大学生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面对我国正在出现的社会分层和重组产生的新利益划分和利益诉求,人们的责权利有可能出现不平衡、不相称、不协调,一系列社会问题加上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心理上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对接受马克思主义缺乏兴趣和热情,甚至产生排斥、厌烦和逆反情绪。

在高校,要努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符合“高校特性”,若离开高校和大学生的特点,不能“以理服人、以用增效”,就可能成为空洞抽象、软弱无力的理论呻吟。根据当前的情况,应该着眼的工作有:第一,理论的探求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是其大众化的坚强后盾,是使之愈久弥新、愈久弥坚的内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不是凭华丽的词藻、花哨的形式和短期的效应,而是来源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来源于雄厚的学术基础和理论高度、来源于思想火花碰撞激发的持久活力和能量。第二,回应大学生的疑难困惑、疏导情绪、凝聚力量,是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课要想方设法利用大学生求知、求新的心理,展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威力和智慧魅力,把理论讲透、讲实、讲活,做到深入而不深奥、浅出而不浅薄,使学生“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校园文化、校园网站、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专业课程的渗透性教育,有效地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化言化行,成为大学生握在手中并能发挥作用的理论装备。特别要抓住青年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拓出去,如就业难、民主法制建设、贪污腐化、贫富分化、社会保障等。第三,“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3]一方面,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工作。另一方面,广大理论工作者自己的钻研学习必不可少。第四,个别引导。虽然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属于“面”的工作,但是,由于每个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思想特点的差别,“因材施教”的具体教育活动也是必需的。虽然说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特殊的努力,但是考虑到“连锁反应”的效果,我们还是不能忽视且有必要非常重视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三、利用非线性,形成协同,增强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力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非线性是有序之本”。具体来说,一个开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产生的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使其相互作用不是简单的数量加和而是耦合与制约,从而实现系统功能的倍增,并由可能和不确定性而激发出精彩纷呈的活力。这个来自系统内部的作用对于处于开放和非平衡态条件下的系统由无序变成有序,形成耗散结构起到根本的作用。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责无旁贷。目前高校中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不仅校内各个部门、各个教学单位的工作力度不到位,社会、社区、家庭和家长的辅助工作力度也不到位。在一些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分离、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的情况;在高校管理中,官本位的观念和行为仍存在,服务学生、服务教学的意识尚未真正确立。本是一体的教育教学环节和因素之间行动不配合、责任推诿,往往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孤立,也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成效受限。所以,要形成全社会、各部门都来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合力,依然任重道远。恩格斯在分析社会发展时指出,整个社会是按定向发展的,但其中每个人的意志、愿望是否按这种定向却是概率性的。这种不确定性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把因为个人意志及其行为而呈现出来的无序状引导到大方向中,从而构建为合力。

架起连接理论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把达到彼岸理论武装的“舟”和“桨”交到每个大学生手中,切实把工作做到大学生心坎上,是高校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环节。第一,搭建平台。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是多层次的,大平台如组织学习、管理服务等,中层平台如大众传媒、党团社团活动等,小平台如学习竞赛、标语口号等,隐性平台如校史、校园文化、环境设施等,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既推动大众化,又实现分众化,还形成联众化,在高校建立起立体式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势能”。第二,长效机制建设。由于系统中的非线性作用产生的可能和不确定性是中性因素,复杂的相干作用犹如一棵巨大的“分叉树”,有可能出现积极的效果,也不能排除消极效果的产生。故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它既能帮助和倍增效果,开拓大众化的途径,激化大众化的过程,也会分散注意力或弱化凝聚力,甚至产生效果的相互抵消或抵制。形成合力、产生协同,从来都不是仅有主观愿望就可以实现的。因此,高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需要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执行、监督机制,既是作为协调和保障,也是对负面影响的制约和预防。第三,促成合力。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其与教育环境的关系已经由“线性因果关系”转化为“非线性因果关系”,也就是说,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获得实效,除了重视自身理论发展、认清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特性外,还要更重视与之紧密关联的各个系统以及彼此建立起来的特殊关系。从外部来说,教育组织的社会化正在促成“唯有学校才是专门的教育组织”向“任何组织都是广义的学校”的观念转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首合奏曲,我们必须大力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文学艺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各类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祖国大好河山等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从内部来看,高校的各行政部门、教学单位正在打破条块分割、泾渭分明的专业化工作和教育的局面。虽然对于非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个人来说,要由传统的专业型向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兼型转变并非易事,但总体趋向是不可阻挡和不可否认的。应通过统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在高校知识教育、技能培训、能力拓展的过程中,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武装,不断提高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关注涨落,突破重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系统的演化中,开放性和非平衡性都是形成有序结构的外部条件,而来自内部的诱因则是涨落。耗散结构理论认为,“涨落导致有序”。涨落是系统中的变量对平均值的偏离,可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或轨道,因其微小但作用大而被视为“导火索”或“触发器”。著名的“蝴蝶效应”就充分地展现了涨落与偶然、突变、反馈的相干作用。关于系统中的结构、功能和涨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耗散结构理论表示为:[4]130

一个庞大的系统中,存在无数的变量。在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体系中,哪些最容易成为“涨落种子”?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改进方式方法。(1)大众化的语言。所谓“言为心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实现语言的大众化是至关重要的。“信雅达”的表达思维技巧会帮助我们使要传达的思想观念更容易为他人所欣然接纳和接受。无论是文字读物还是口头宣讲,我们要用生活化、简单化、趣味性的用语。准确而贴心地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消除理论与大学生的距离感。(2)加强网络教育,突出时代性。如何跟上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强网络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用丰富生动的理论内容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促进了解、认识、研究和宣传,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是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5]我们必须按照“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要求,以积极灵活、开放创新的态度,致力于把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成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帮助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的新渠道。(3)关注大学生内心世界的自我营造。由于每一个人都是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密切交织而成的现实个体,我们除了解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外,还需要关注大学生自我营造的内心世界构成的内部环境,尤其是以什么方式对待环境,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内心世界、调控能力的大小等。通过大学生“内环境”的“从优”发展调动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内环境”的主动调整,顺应社会向前发展的要求,从而主动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1)关注实践和实践观念的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巩固共同理想、确立信念信仰的过程,而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说,理想信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或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和行动问题。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否,是与能否在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是与能否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实现向实践的过渡,必须解决实践观念构建的问题。也就是认识主体在获得认识之后必须有一个以自身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去搭建模型、设计模型的转化,才能达到具体实施。“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6](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高校现行的“05方案”所包括的五门课程都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方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和科学性对大学生系统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手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包括内容的改进和完善,师资培训和教学投入等;一手抓课堂教学改革,引进“对话型课堂”和实践课程,利用党团活动,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教人做人和教人做事的双重使命。做人离不开人文,做事离不开科学。所以,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真正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内部克服以往“重知识轻人文”的偏差;另一方面,要从外部寻求培养力量,如学科、行政、管理、技术的支持和参与。

最后,高校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关注内部涨落的发生与放大为“巨涨落”是实现其效果的关键。(1)要以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收集信息、分析变化,又要以强烈的意识去捕捉大众化教育中出现的灵感,抓住一闪念的意识流去做工作。特别是要注意临界点、关节点、兴奋点及其可能的改变,包括社会环境的变化、受众的情况变化等,以便做出正确的引导,设法提供相应帮助以引导其正向释放发展。(2)要创造条件促进和扩大某些涨落,因势利导地通过涨落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心集结。针对系统中要素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方式方法的调整尤为重要,如大众化的方式由书报向网络转变,以灌输为主的显性方法向隐性方法的转变等。(3)要开展预测,关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或趋势,并有针对性地防患于未然。因为“一个小的起伏可以引起一个新的变化,它将剧烈地改变宏观系统的整个行为”。[4]228

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一个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用通俗的语言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理论创新成果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其现状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这项“功在校内、利在社会和国家”的工作,其中开放是前提,非平衡是动力,非线性是内部动因,涨落是关键。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149.

[2]徐志远.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5.

[4]湛垦华,沈小峰.普里高堻与耗散结构理论[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N].人民日报,2000-03-0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51.

D61

A

1002-7408(2011)02-0047-04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科技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2008MSZ020)的阶段性成果。

蒙健堃(1975-),女,南宁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读博士,玉林师范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科技哲学。

[责任编辑:张亚茹]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