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求“证” 开启抑郁的心门
——专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唐启盛

2011-10-30 07:09狄金唤
科学中国人 2011年5期
关键词:北京中医药大学证候研究

本刊记者 狄金唤

溯本求“证” 开启抑郁的心门
——专访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唐启盛

本刊记者 狄金唤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WHO指出,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疾患是精神疾病,而抑郁症是其中的重点,并认为抑郁症大规模爆发的危险率为15%~20%,目前我国抑郁症患者已达2600万。中医治疗抑郁症以其副作用低、依从性好而被广大患者接受。但是有关中医标准及治疗规范化方案的研究尚未起步,已经成为了制约抑郁症中医药治疗发展的瓶颈。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唐启盛教授牵头,为期7年的“抑郁症中医证候学规律的研究”课题,经专家审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研究致力于抑郁症中医诊疗标准及方案的制定和推广应用,通过对中医证候学规律的研究,在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应

用。近日,记者就唐院长获奖之机对他进行了采访。

记者:中医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承精髓,是国人引以为荣的“国宝”,作为业内的专家,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医在治疗哪些疾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与西医的治疗手段相比,中医有哪些独特的优势?人们有一种说法,叫“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您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唐启盛:从整个人类发展史和医学史来看,医疗行为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西医和中医在发展中逐渐脱离了“巫”的范畴,脱颖而出,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医学模式,形成了目前的两大主流医学体系,它们都有自己独立的诊断和治疗体系,不存在谁诊断谁治疗的问题。二者其实有很多共同点,因为他们作用的个体都是一致的,都是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为终极目的。西医学以还原论为基础,探究疾病的微观领域,治疗针对疾病和病原体,在治疗危急重症、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而中医学主张整体论、宇宙与人体统一和谐的全息论,以疾病的宏观表现为研究方向,辨“证”论治,审“证”求因,崇尚自然疗法,调整人体内部的平衡,从而提高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对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等方面更是具有独特的手段和疗效。所以,“西医治病,中医治人”才是二者主要的区别,还应当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医疗手段,或联合应用。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您早期的生活及求学经历,有哪些对您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和事?

唐启盛:我的求学之路还是比较曲折的,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到北大荒做“知青”,当时的生活很艰苦,特别是对我们城市里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一种磨练,但是我对知识的渴望却一直没有被寒冷的风雪冰冻,即使劳作一天仍坚持复习高中课程。所以在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的时候,就第一批考上了大学。这段经历磨砺了我的意志,在以后任何艰难的困境中我都坚持了下来,一步步走到了现在。要说影响我人生的人,第一个应该是我的博士导师孙申田教授,当时我的一个患者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身疼痛难忍,连续几月无法正常睡眠饮食,十分痛苦,服用了多种中西药物没有任何效果。可是孙老师仅仅使用了简单的梅花针点刺方法,就让病情基本缓解了。当时真的让我领略到中医药的神奇,随后拜入孙老师门下,开启了我中医学习研究之门。另一个是我博士后指导老师王永炎院士,当时是全国招收中医学第一届博士后,通过面试问答之后,王老师对我的研究经历和功底比较满意,从此就跟随他继续深入开展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王院士的思维广袤而不失细致,洒逸而不失严谨,对中医学的研究思路或以宇宙发展历程印证,或从基因蛋白组学寻源。真可谓放之弥六合,缩则如芥子,收放自如。从而使我领略了大家风采,开拓了研究思路,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您对抑郁症的治疗博得广大患者的好评,您的“抑郁症中医症候学规律的研究”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请您简单谈谈项目的相关情况。

唐启盛:我们研究团队是以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卫生研究方法学》为依据,对照国际权威的抑郁症诊断标准和评价量表,在统一方案下,进行多学科、多中心的横向联合。在全国11个中心内,完成了对1221例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调查和精神科量表观察。并将采集的证候学数据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以先进数据挖掘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理论紧密结合,将抑郁症分为肾虚肝郁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心肾不交证、心脾两虚证及心胆气虚证6种证型,制定了《抑郁症中医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为验证此标准的科学、有效性,研究小组引入方证对应研究思路,以首发、原发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1800例抑郁症的临床治疗研究。通过在同一证型内进行中西药随机、对照、盲法的纵向观察,验证该病的中医证型标准的准确性和辨证治疗的疗效。经临床验证,中药治疗抑郁症起效时间平均7天,而西药起效平均时间需要21天。另外中药比西药的有效率,平均提高了5-8%。且中药副作用较少,易于被患者接受。该诊疗方案还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对阈值下抑郁(抑郁症前期,具有抑郁症状但尚未达到抑郁症诊断标准)具有治疗和阻断其向抑郁症发展的特点。并被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抑郁症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学会级标准,发布于《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已在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三十多家综合、精神专科医院进行了临床推广应用。在国家中医局脑病重点专科抑郁症协作组和国家药监局中药新药评审工作中,作为标准方案使用,并被编写入专业教材和学术著作。此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发明专利1项。

记者:科学研究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荆棘,对于中医这样一门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学科,我们的社会对于它的发展应持怎样的态度?又应当提供怎样的支持呢?

唐启盛:中医学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对待中医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发展它和保护它。目前社会上主要有两方面的风气对中医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是诋毁中医的,说中医是“伪科学”,是历史的糟粕,应该废除。另一方面是一些人出于各种目的,过度“神话”中医。这两个极端都是对中医的毒害,让人们误解中医,最终抵制中医。现在最需要的是社会对中医一个科学的认识,在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发展中医的同时,我们要以正确的立场来让公众了解和认识中医,这样才能保证中医的科学持续发展。如果我们对那些极端现象坐视不理,那真有可能成为历史的罪人。

记者:我们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始建于1964年,请院长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贵院的发展历程及诊疗特色。在医改越来越系统化的明天,作为院长,请您谈一谈贵院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悉尼大学国际合作项

唐启盛:我们医院(原北京冶金医院),始建于1964年,2006年7月划转至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7月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现为国家教育部直属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设有床位520张。脑病科、骨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医全科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在中风病、头痛、痴呆、抑郁症、焦虑症、各种创伤、骨折的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足拇外翻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医院拥有21个临床科室,2个名老中医工作室。全院硕、博士101人,副高以上职称62人,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正在建设包括中医外科、乳腺科、肛肠科、妇科等中医特色外科学科群,以及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外科、肿瘤、社区医学等中医全科特色学科群。国内首家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也在筹备建设中,从而带动国内中医药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争取在10年之内,建设成为在科研、医疗、医学发展等方面国内一流的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

猜你喜欢
北京中医药大学证候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数据驱动下“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参书题录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 王耀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足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