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之灵 马 兵
用世界的语言 讲中国的故事
——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吴承照教授访谈
本刊记者 刘之灵 马 兵
与美国SWA休斯顿设计公司总裁Kevin Shanley在其设计公司学术交流
一个缺失专业,还是一种理想生活?1997年7月,一场全球城市规划界的盛会——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WPSC)在上海同济大学的召开,令一个中国大学缺失的专业浮出水面——游憩。
海德格尔的一句话在今天被用得熟滥,“人,诗意地栖居”——在城市要诗意地栖居,离不开游憩。在世界范围内,风景旅游正逐渐取代钢铁成为占世界第一位的产业,基于游憩发展的国民健康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旅游业、信息业和房地产业,已经成为三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此时,游憩专业已呼之欲出。
1993年博士生期间,吴承照教授就开始了对游憩学的研究,98年他出版了中国城市游憩系统专著《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综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志在推动游憩学在中国的发展。
为人类创造丰富多样的户外生活空间,引导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带着这样美好的愿望,他将自己所有的热爱和精力,以一种深沉的感情,致力于风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研究,规划设计出许多社会认同的作品。吴承照教授在景观游憩学、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等领域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为我国该领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吴承照教授最早接触游憩一词的是1991年,他还在开展风景区研究。查阅文献时,对国外文献中频繁出现的recreation一词感到很好奇,但认识很模糊,recreation怎么翻译,中文什么词能准确表达recreation的内涵?与国内普遍使用的旅游一词有没有区别?国内当时存在的多种译法,也激发了他的研究兴趣。
吴承照真正对游憩学的研究则是1993年从博士生期间开始的。通过对城市规划理论的系统学习,他发现早在1933年雅典宪章就提出游憩是城市四大功能之一,但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规划实践中,游憩处于次要、附属的位置上,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交通、居住、产业空间,而对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与交往却关注很少;博士期间,导师董鉴泓、阮仪三等教授对其博士论文的指导,更让他认识了对城市休闲游憩研究的重要性。
此后在博士论文写作及教学、国外访学、规划设计实践中,吴承照反复思考并不断梳理,系统得出了游憩一词的双重涵义:一是哲学层面上的概念,同健康、文明、精神、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强调游憩的意义与价值,这一层面很多学科都在研究;二是物质层面上的概念,同活动、环境、设施联系在一起,可规划、可设计、可运作、可管理,这一层面同风景园林、国家公园、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与管理等学科密切相关。
吴承照教授还指出,国际上围绕游憩形成两支队伍:一是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以不同层次专业、学术研究机构、规划设计机构为载体,二是政府管理、各类社会组织及俱乐部,游憩产业稳步快速发展。游憩学是门跨学科、多层次、内涵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其社会目标是积极倡导户外运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文明和充满生活情趣的城市。从IFPRA,IFLA,ASLA研究成果以及美国一些大学PRT系专业设置来看,户外游憩是游憩学的主流研究方向,而这一方向的核心就是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管理的综合研究,现在国内一些学者介绍的LAC,ROS,VERP,VIM等理论就是这一领域的重要理论。
关于游憩和旅游,吴承照教授解释到:“旅游的本义说的是人通过一些交通工具,经历一定的时间后达到一个其他的地方去观光游赏,而游憩的概念说的是人闲暇时间内的活动,是更加直接、紧密的和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有一个公式能非常形象地说明旅游和游憩的关系:旅游系统=游憩+支持系统。这里的支持系统,说的就是交通、住宿等旅游的辅助系统。本质上,旅游就是到其他的地方去游憩,游憩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是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美国的游憩从一个世纪前的社区运动就开始了,其动力来自于居民自发与民间社会组织,经久不衰;中国呢?吴承照教授批评到:“我们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动力来自于政府的推动,具有时段性,其广度和深度都还远远不足。现在的房地产建设,片面地重视气派和招揽性,其有些做法是明显错误的,是对游憩概念的误解和漠视。须知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并不等于大面积的草坪和绿化。”
游憩到底有多重要? 一个不能为市民生活空间作出系统合理安排的城市规划不是一个好的规划,一个不能满足市民游憩需要的城市不是一个好的城市,一个不能引导、激发市民开拓积极的生活方式的城市必然走向衰落。游憩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游憩形态正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吴承照教授进一步解释。他还举例说明:“早在古罗马时期,曾有‘面包+闲暇’的生活,正是因为人们无法驾驭闲暇时间,只能靠消极的斗角活动打发时光,才最终导致了古罗马的灭亡。”游憩与社会发展、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我国的游憩学发展并不乐观。60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以城市建设为主旋律,风景区建设也是以休疗养与观光发展为主线,在这期间有部分学者在规划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积极探索、思考游憩问题,引进一些国外游憩理论,但总体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游憩理论和游憩规划设计方法论,在国家层面上缺少系统的游憩规划设计技术标准。无论是城市游憩系统规划还是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均没有纳入法定的规划程序中。目前的状况是既没有教材也没有标准。
游憩理论应用于中国,体现在旅游规划、风景规划、城市规划几个方面,吴承照所在的同济大学较早开展了这方面理论与实践研究。风景规划上,从单纯的风景观赏转向生态风景体验,强调可持续利用,旅游规划强调基于游憩需求的地域景观特色提练、体验规划与可持续服务系统的建立,城市规划强调生活多样性空间的保护与创造,上海南京东路与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均融入了游憩的概念。游憩空间一般分基本空间与体验空间两类,现在有关体育运动的基本空间设计标准基本同国际标准接轨,如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等,但有关露营、野餐、健行等在我国日益兴起的户外游憩活动缺少相关规划设计标准,体验空间标准基本空白。“当前我们需要研究以至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游憩思想与理论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的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如同生态思维、审美思维一样,形成风景园林师的游憩思维,拓展风景园林学科视野与基础,为实现为生活而设计的理想奠定根本基础,积极推进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研究与实践;二是针对我国遗产地游憩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探讨保护利用与管理一体化的可持续规划方法。”吴承照进一步呼吁。
同美国地理学会游憩运动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户外游憩教授Sanjay K.Nepal在螺髻山海拔4000米山地考察合影
“5·12”大地震使绵阳市北川县这个曾经山清水秀的人间桃源遭受毁灭性破坏,成为地震中人员伤亡最集中的地区。北川老县城因存在巨大地质安全隐患,新县城被迫另行选址。但北川地震遗址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更是北川人民不舍的精神家园,这里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和牵挂。为保留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地震灾害实物见证,北川老县城将建成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四大地震遗址保护建设项目之一。吴承照教授作为“四川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概念设计”这一历史性课题的主要成员之一,对北川县城地震遗址特征、遗址价值和遗址生态安全系统进行了全面评估,为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的总体构思和设计策略奠定了基础,同课题组一起形成遗址博物馆的概念设计方案。
方案以北川县作为大地震重灾区而遭受的巨大灾难为背景,结合北川县境内地震破坏严重、灾害类型全、工程破坏类型全等基础特征依据,对北川县域地震遗址加以保留、保护,以留存大灾难的记忆、展现人类爱的力量以及人对自然的再认识为出发点重新加以规划整合,建立一个对死难者加以纪念,并作为全人类经历特大自然灾害见证的遗址博物馆,以此进一步实现对生命的思考和尊重、对亡者的追思和悼念、对生者的安慰和宽容、对现在的把握和感悟及对未来的努力和憧憬等精神领域的功能外延。
该系列方案提出一种针对特殊集合化纪念性遗址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建立一个具有整体性和突出建设重点的保护重建框架,并形成多学科支撑的综合工作模式。
地震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既是体现全民意愿的国家行为,也是所在地灾后物质与精神家园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其实并不是单个的博物馆。和以往的博物馆不同的是,地震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由地震博物馆及综合服务区、县城遗址保护区及次生灾害展示与自然恢复区组成的综合功能体。这样一个功能综合体,在我国博物馆建造史上尚没有先例。
大地震使数万条生命在瞬间被剥夺了生的权利,更多的人则是经历了生死的真正磨难与洗礼,在给人们带来巨大心理冲击的同时,也将激发起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及真谛的思考,抛却自私、虚伪、无妄的东西,去感悟和重新诠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尊重生命也就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最好的诠释。作为地震遗址博物馆,其所关注和展示的内容也应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及人文精神。
2009年2月底,《永恒北川——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最终完成,并由上海市政府送交绵阳市。有关专家认为,该方案设计的完成,为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入开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无痕,对北川伤痛的回忆也将最终转化为对北川未来的期许。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北川人也将乐观、勇敢地放眼未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国家的扶持,建设一个全新的北川。而遗址博物馆在见证北川地震灾难的同时,更应当体现对于未来的关注,展现北川人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成为北川人创造未来努力的起点。
螺髻山西片区旅游服务中心设计效果图
斑斓山石,奔腾河流,幽闭静水,先祖传承下地球上所有的美景,但我们却无法将美丽延续。这是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资金快速流动,观念快速变换。但并非所有的变化都如繁星替代晚霞般优雅美丽。对地球生存环境的关爱和保护,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灵净化器。吴承照教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地贡献着。
“风景区农业转型的现实性与风景资源保护的紧迫性需要统一协调,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市场化、景观化调整,形成市场导向的生态农业景观,促进风景资源保护。”在风景资源保护上,吴承照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努力探索农业转型与风景资源保护的规划设计途径,如何将生态化发展的理念落实到生态养殖园规划设计与实际建设中,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产业生态群落、生态系统管理、生态链节点生态设计策略等生态养殖园策划、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传统农耕文化作为风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现代化、市场化浪潮中面临变异与更新的挑战,风景区三农发展的现实性与风景资源保护的紧迫性能否协调统一?在风景区边缘地带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市场化、景观化调整,形成市场导向的生态农业景观,促进风景资源保护。
以合肥紫蓬山风景区为例,吴承照教授向我们解释了农业转型与风景资源保护的规划设计途径。紫蓬山生态养殖园位于合肥市西郊,紫蓬山风景区边缘地带,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占地面积137公顷,水塘遍布,现状有大量水稻梯田,以传统农耕为主,在《紫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定位为田园农业区。园区既定目标是建成为全国三大龟类养殖研发基地,大的用地性质未变,但农业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国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左右的人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稳定的首要问题,立体化、设施化、信息化、生物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约1055万公顷,欧盟国家的平均生态农业用地面积占农业用地总面积的3.7%,尽管比例不高,但代表了世界农业发展方向,在我国农业发展战略中也是把生态农业园作为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生态养殖园是生态农业园的一种类型,其基本内涵是从养殖生态系统合理化入手,通过生态工程与生物措施强化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通过养殖业与衍生产业复合系统建设,优化产业生态群落结构,提高养殖园的综合效益。吴承照教授在紫蓬山风景区边缘地带发展生态养殖园规划中,把水稻田改造为养龟塘,首先是农业景观的变化,对于风景区来说,更重要的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包括传统民居文化、水稻生产文化、田园景观肌理等,通过传统民居文化要素的保留以及田园景观肌理的延续、水稻生产文化的展示来实现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
“风景区内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养殖文化的转变,涉及到风景区理论、政策等更深、更高层次上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下风景区三农发展?制定什么样的风景政策引导风景区三农发展?是我国风景名胜区面临的严峻的现实问题。”吴承照教授如是说。
最后吴承照教授寄语,祝愿我国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与方法论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解决国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能力与发言权进一步增强,学科地位进一步提升。他的心永远深深地寄托于这片土地,就像成熟的麦穗,扎根在土地,腰弯向土地。
专家档案:吴承照,1964年生,安徽合肥人。同济大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景观游憩学、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遗产保护利用与管理研究。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著作6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60多项。2009年获得上海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一项,四川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一项,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上海市旅游决策咨询成果二等奖一项。2004年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2007年-2008年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