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民
2011年,江西实施了完成第一轮“新课标”教学后的首次高考。在2011年的江西高考语文试题中,既有文学名著解说题、文言断句题、语言综合表达题等新题型、新内容,也有历年沿用下来的诸多“老”题型:而且,考生答题的优劣,与题型的新旧之间并无必然的内在联系。以下,笔者仅从江西语文卷中选出几道考生失误较多的试题,略作分析。来年即将应对高考的师生若能引为鉴戒,或许对复习备考能有所帮助。
[试题回放]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
D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资源。
[失误例析]
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但选对此项的考生仅为三成半,比错选C项的考生人数还少。为何有近三分之二的考生将正确选项误判为错误选项?大约和未认真进行语法分析、亦未仔细辨明语意有关。也许不少人认为“遇难矿工家属”一语存在歧义,所以判定A项犯有“表意不明”的错误。其实,在该句的语境中,被慰问的只能是“遇难矿工的家属”,而不可能是“遇难的矿工家属”,所以句子含义并不存在歧义。而其余三项,B项“是否……,能否坚持……,是……前提”属典型的“两面对一面”的说法,致使句子主宾搭配不当;C项“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属宾语残缺,应改为“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了”或“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中了”;D项“枪支弹药和武器资源”的说法不妥,因为“枪支弹药”属于“武器资源”之一种,二者并列,则犯了“不合逻辑”的错误,应改为“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等武器物资”。
[试题回放]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夺:强取
[失误例析]
2011年江西卷文言文试题的选文,取材于清代学者吴乘权编辑的《纲鉴易知录》卷十三,所选用的是记录西汉武帝时名臣汲黯事迹的几段文字。而且,江西卷2011年略去了信息筛选题和文意概括辨析题,仅保留了虚词、实词和断句(为2011年新增)三道客观题,另外就是放在第Ⅱ卷中的翻译题。考试结果显示,除文言虚词题答题情况略好一些之外,其余各题答得都比较差。以第10题为例,“比”、“矫”、“指”、“夺”四字,其中解释不正确的词为D项的“夺”。“夺”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义项即为题中所列的“强取”,但从语源上说,“夺”(繁体字为“奪”)的初始义是“在手中丧失”,而后引申衍生出“混淆”、“强取”、“剥夺”、“改变”等义项。依据上下文,“亦不能夺之矣”的“夺”,宜解为“使……改变”或“强行改变”,与《陈情表》中“舅夺母志”及《论语·子罕》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加点的“夺”字意义、用法相同。其余三项,“比”解为“并排”(成语有“鳞次栉比”、“比翼双飞”,唐诗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矫”解为“假托”(《战国策·齐策》有冯谖“窃矫君命”,张溥《五人墓碑记》有“矫诏纷出”)、“指”解为“意旨”(“指”是“旨”的通假字),则都是正确的、合乎语境的解释。
[试题回放]
1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失误例析]
要求断句的这个片段,位于文言阅读材料的末尾。正确选项为C。但选对此项的考生不足四成。其实,对同一个文言片段进行了四次标点,一正三误,只要初晓文意,辅以四个选项的横向比较,是不难找出正确答案的。其中的关键点,一在明了句中“上”(皇上,即汉武帝)的含义,二是点断时对“上”字该属上还是属下,即处于句首还是句末,要有明确的判断。这个小片段,说的是汲黯为人刚直耿介,以至于武帝亦对他心存几分敬畏,不敢随意、苟且。见卫青、弘燕等重臣,武帝反倒比较随便,而见汲黯时,则是“不冠(没有戴正冠冕)不见也”。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能确定“不冠”者是皇帝,按D项断句,则“不冠,,者时而为弘燕,时而为汲黯,而武帝却反而要“避帷中”,这在情理上是讲不通的。而且A、B两项中还多有“上不冠望”、“黯前奏事上不冠”之类的错点、漏点现象。选择A、B、D项为正确项,多半都是在文意不明情形下的误判。
[试题回放]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4分)
(2)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4分)
(3)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4分)
[参考答案]
(1)因为(汲黯)多次直言极谏,不能留在朝廷(任职),调任东海太守。
(2)九卿以下(官员)都谦卑地侍奉卫青,唯独汲黯用对等的礼节对待他。
(3)(卫青)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问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
[失误例析]
文言文翻译是语文高考一道分量很重的题目,江西卷2011年的赋分为12分。解答这道题,一是要通读全文,明了语境,使翻译不至于出现方向性的大错误。二是对规定必须译写的语句要字斟句酌,对关键字词,务必一一落实。江西20u年试题,阅卷时划定的得分点分别为:第(1)小题“以”(因为、由于)、“切谏”(直言进谏、极力进谏)、“内”(朝廷、宫内、京城)、“迁”(被贬为,外调担任),第(2)小题“卑”(谦卑、卑微)、“奉”(侍奉、尊奉、对待)、“独”(唯独、只有)、“亢礼”(以对等礼仪对待,平等相待),第(3)小题“贤”(认为贤良,觉得贤能)、“所疑”(国家朝廷所遇到的疑惑)、“遇”(对待、礼遇)、“加于”(超过、比……好)。准确翻译这些词语,一是要关注语境(比如第1小题的“内”必须译为“宫内”而不能译为“河
内”、“里面),二是要辨明用法(比如第3小题的“贤”是意动用法,要译出“认为”、“觉得”等标志性词语,不能简单地译为“贤良”、“贤能”),三是不要漏译虚词(如第1小题的“以”,第2小题的“独”)。尤其需要杜绝的毛病,是以今律古,望文生义。比如一见“亢礼”,就条件反射般译为“分庭抗礼”。但仔细看上下文,汲黯并未与卫青闹对立,只不过是揖而不拜,也就是“以平等礼仪相待”,所以才有下文卫青“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的结果。
下面,举三个因错译、漏译而得低分的实例:
例一:多次极力上谏,不能留在河内,升迁为东海太守。(漏译“以”,错译“内”、“迁”,译对“切谏”,得1分。)
例二:公卿以下的大臣都对他跪拜,唯独汲黯与他分庭抗礼。(漏译“卑”、“奉”,错译“亢礼”,译对“独”,得1分。)
例三:更加尊重汲黯,多次向他请问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遇到汲黯多于平时。(漏译“贤”、“加于”,错译“遇”,在译“所疑”时又丢弃了“国家朝廷所遇到的”这个前提,得0分。)
[试题回放]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恿千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衷情,哀景衬衷情。
(2)《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
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失误例析]
黄庭坚的《清明》,是一首有广泛影响的重要作品。这首诗写于他卷入北宋新、旧党争被贬至广西宜山之时。他在宜山一共只生活了10个月,就在贫病交加中与世长辞。这首诗看似豁达,实则充溢愤懑不平之气。写景、用典,都与作者困窘的现实处境密不可分。为了降低试题难度,对于这首内蕴颇为深刻复杂的作品,命题人只选取了几个局部,从更为细致、具体的角度来提问,不想同样击中了许多考生学习古诗的“软肋”,考生的平均得分,只有该题满分值的三分之一。
第一小题的主要失误,在于漏答。题目问“首联写景抒情”的特点,答问应分解为“写景特点,,和“抒情特点”两个方面,共有四个得分点,即“拟人”、“对比”(写景特点)和“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抒情特点)。多数考生都会漏答2或3个得分点。这与审题不细致及日常的习惯思维有关。
第二小题的第一问,许多考生或是错答,或是留空不答。究其原因,是课文学得不扎实,或读不懂诗,无法将“人乞祭余骄妾妇”的诗句与《孟子》中那位“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归而“骄其妾妇,,的齐人联系起来。因而,仅凭模糊印象或猜测,答为《庄子》《韩非子》等,白白丢了本小题的2分。
第二小题的第二问“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实际上也是分析全诗的主旨。在诗的颈联,作者连用齐人和介之推两个典故,一愚一贤,有天壤之别,表达了对现实中寡廉鲜耻的奸佞小人的斥责,以及自己宁死而不改其志的决心。但紧接着尾联又说“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是表面的超脱,实为抒写更深沉的愤懑。此题中考生的失误,在于对诗的意蕴体会不深,不能扣住“愤懑”、“无奈”、“超脱”等关键词语作答,而笼统答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等,即使按放宽一点的标准评定,也只能得到1分。
[试题回放]
20.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15分)
要求:
(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
(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失误例析]
江西卷2011年新设了“语言综合表达题”,其中“综合”二字的含义,一是它将历年的2—3道语言表达题合为了一道,二是题目综合提出了内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要求。究其实质,就是一道有严格限定的片段写作题。要答好这道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对鲁迅先生要有一定的了解,对他的生平事迹和作品比较熟悉。当然,如果中学的语文课学得比较认真,这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
其二,要有比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基本达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其三,要善于审题,从而明确题目在人称、字数、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在写作过程中逐一落实。
考生的失误,也多半是没达到这三点要求造成的。如果力所不及,达不到第一、二点要求,则或者词不达意,或者空话连篇,无法完整地刻画出“心目中鲁迅的形象”并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同;如果不认真审读考题的四项具体要求,则无法按严格的限定完成写作,会在内容、人称、修辞方法等方面出现“硬伤”。如果上述三方面的条件都不具备,既无实力,又缺乏明确的写作目标,就有可能得一个相当低的分数。比如下面一位考生的答卷:
鲁迅先生,你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具(巨)将(匠)。那丰盛的八字孤(胡),代表着文学金(精)华所在。那些苍老的“平行线”,代表着您对文学界的奉献。那一身朴素的外表,代表着精神的高上(尚)。你写的那些诗词、散文、书籍……是让我们体会到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理解。从中学习中华精神,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地步。那样您的精神气势,才能在我们身上散发出来。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就看人的气势,由你的画像让我想起了你的气势,你的画像是温和的代袁,没有凶神一样的眼神或外表。你是那样的普通。长方形的脸,除弧(胡)子与众不同外,就与常人没两样。
这份答卷,考生语言功底差,表述多有错误;文段中空话多,没有体现出作者对鲁迅的了解,也未落实“侧重肖像描写”的要求;此外,有比喻(苍老的“平行线”)但不恰当,没有写出排比句。对照评分标准,只能得3分甚至更低分数。
[满分答卷示例]
与上面的例文相反,一些有积累、有语言功力而又能准确辨明写作要求的考生,则将各项要求有机地融人文中,写形传神,刻画出了个性鲜明而又能获得大众认同的鲁迅形象,比如下面这份答卷,就得了满分:
鲁迅先生,你坚挺的短发,就像你掩饰不住的锋芒,刺醒麻木的国人。纵使双鬓斑白,依然痛斥无边无际的黑暗;纵使骨瘦如柴,依然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纵使疾病缠身,依然给予我们朝花夕拾的感动。
鲁迅先生,当霜花染白你的眉梢,你仍旧意气风发;当皱纹爬上你的脸颊,你仍旧刚毅坚强;当浓密的髭须覆盖你的上唇,你依旧充满睿智。
眼中折射出的是看透现实的锐利目光,嘴角扬起的微笑是对国人的鼓舞,也是对黑暗的嘲讽。鲁迅先生,你用独特的形象,诠释了史诗般的一生。年华老去,历史变迁,您的英姿永远屹立在中华儿女心中。
[附:2011年江西卷文言文阅读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奈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
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奈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坌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注]①谒者:官名。②告:休假。③贲、育:即孟贲、夏育,俩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