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文,余尚昆
(长沙市卫生学校,湖南 长沙 410100)
在校助产生和临床助产士关爱能力调查及分析
董小文,余尚昆
(长沙市卫生学校,湖南 长沙 410100)
目的分别了解在校助产生和临床助产士关爱能力现状、影响因素,2者进行对比,为培养在校助产生关爱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48名在校助产生和对2所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的81名助产士的关爱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关爱能力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助产士关爱能力评分最高,在校助产生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关爱态度及关爱行为有待提升。结论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产科学实验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中塑造临床实习环境,通过实践活动使在校助产生体验关爱,增加照顾产妇的经历,提高在校助产生的关爱能力。
在校助产生;临床助产士;关爱能力
随着现代护理专业的发展,美国护理学会强调:现代护理实践的4个基本特征之一是建立和促进健康和治愈所需要的、体现关爱的关系[1]。杜友兰博士[2]认为护理关爱是一种护理介入,良好的护理关爱可以增进人们的希望、快乐,促进疾病痊愈。作为产科专科护士的助产士,她们的护理工作维系着母子生命,面对产妇妊娠期间和分娩时的痛苦,助产士关爱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现对在校助产生和临床助产士的关爱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为在校助产生关爱能力的培养提供依据。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2010年10月选取我校中专层次的助产专业二年级学生148名;我校教学医院2所三级医院和1所二级医院的81名助产士作为调查对象,有效测试样本229名,均为女性。
1.2 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提问,于2010年10月,对我校中专层次的助产专业二年级学生148名,我校教学医院2所三级医院和1所二级医院的81名助产士发放问卷,问卷发放前,向调查对象说明本问卷研究目的和意义,调查对象自愿参与,匿名填写。要求调查对象从主观感受谈对助产士关爱具体行为的描述、认识及对开设关爱课程的态度。其态度测评采用三等级评分法,即很有必要、有必要和没有必要。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9份,收回有效问卷22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3 统计
使用Polit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结合量化百分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2.1 在校助产生对助产士关爱行为的描述
在校助产生对助产士关爱行为的描述,以学生回答率按降序排位分别是良好的沟通技巧、提供以产妇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建立互相信任和帮助的关系、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具有良好的护士专业形象,具体见表1。
2.2 临床助产士对助产士关爱行为的描述
临床助产士对助产士关爱行为的描述回答率按降序排位分别是建立互相信任和帮助的关系、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提供以产妇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具有良好的护士专业形象、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具体见表1。
表1 在校助产生和临床助产士对助产士关爱行为的描述(%)
2.3 护理技术操作中在校助产生和临床助产士的关爱态度和关爱行为情况(见表2)
表2 护理技术操作中在校助产生和临床助产士的关爱态度和关爱行为情况(%)
3.1 在校助产生关爱能力现状分析
3.1.1 临床助产士的关爱能力高于在校助产生 这可能是因为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助产士融入到与产妇直接接触的实际工作中,从照顾产妇的实际行动中学习关爱的知识、形成关爱的态度,对“关爱母亲”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最终达到关爱能力的提升。
3.1.2 在校助产生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关爱态度和行为有待提升 根据国外研究和相关理论[3],在校学生接触临床时间较少,影响关爱能力的因素可能有学校氛围、实验课氛围和教师的影响作用等,特别是我校招收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多数是独生子女,还处在被人照顾、娇宠的时期,同时,由于他们是初中毕业生,基础文化知识不扎实,导致她们在关爱态度、关爱行为上还不能呈现出关爱他人的能力。表2显示,65.54%的在校助产生认为有必要开设关爱课程,说明这些学生有培养自身关爱能力的要求。因此,学校有责任帮助她们建立关爱的价值观和提升关爱的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完成专业社会化,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人员。
3.2 提高在校助产生关爱能力的对策
3.2.1 开设关爱课程,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中特别是实验教学中塑造临床实习环境,通过综合运用建立关爱小组、角色扮演、病案讨论、情景教学、临床实习等实践活动使在校助产生体验关爱,增加照顾产妇的经历,提高在校助产生的关爱能力。
3.2.2 发挥教师的角色模范作用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关爱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所持的关爱态度会通过教学过程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演示中要向学生展示出自然微笑、周到服务、沟通到位等人文关怀行为,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使得在校助产生的关爱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1]Mark P,Vonessen L,Sjoden P O.Perceptions of caring among 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their staff[J].Cancer Nurs,2000,23(1):32~39.
[2]杜友兰.护理理论与实务的应用[M].台北:华杏出版社,2002.
[3]Priscilla R,Simmons P R.Relationships among ChildhoodParental Care,Professional School Climate,and NursingStudent Caring Ability[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1996,12(6):373~ 378.
G526.5
B
1671-1246(2011)16-0120-02
Vol.29 2011 No.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