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向莲
(宁夏医科大学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2)
三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
胡向莲
(宁夏医科大学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2)
三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响应党和国家实施“新农合”、“新医改方案”的政策,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大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医疗、保健服务型人才。将以学科设置的课程重组构建为综合性和活动性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开设岗位能力综合性实验(训);将“2+1”培养方式改革为“1+2”培养方式;专业课程实行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教学地点由学校转移到教学医院的临床科室;将课堂集体教学改革为小组教学、模拟教学和床边教学;增加寒、暑假和第3学年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临床见习和实习。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乡镇卫生工作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前沿阵地,需要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工作态度和有为农村献身的服务精神的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要具备从事乡镇医疗保健服务所必备的最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能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做出初步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并能安全转送急重症病人,对慢性病进行社区和家庭的康复保健工作,能初步处理社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并对常见病的预防保健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数据处理与上报工作。然而,目前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是“通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以“学科本位”为主线,基本上是本科专业的压缩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科的完整性;理论知识讲解过多、过深;学科之间内容重复较多;传授知识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都与农村卫生工作要求差距较大;最基本、最常用的诊疗、护理、急救技术、康复保健及健康教育内容涉及较少,甚至有些农村非常适宜实用的技术还尚未纳入学历教育之中。按照这样的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很难到基层胜任工作。
1.1 课程类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目前,主要有3种课程类型。
1.1.1 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根据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
1.1.2 综合课程 整合若干相关学科,组成一门应用领域更为广泛的课程。综合课程的作用有:第一是认识方面的作用,既可提供整体观念,又利于联系不同领域的知识;第二是心理方面的作用,按人的心理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活动来编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第三是社会方面的作用,利于教学与社会方面的联系。
1.1.3 活动课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提出了活动课程的概念,其基本特征包括: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1.2 课程的作用
(1)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2)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3)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4)为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1.3 课程设置原则
课程设置遵循职业特点素质教育原则、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超前性和实践性原则[1]。
1.4 重组构建课程模块体系
按照专科层次、农村实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新农合”、“新医改方案”的实施政策和其对农村卫生人员的素质、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为依据,以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主线,淡化以学科为本位的课程设置,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优化重组构建了3个课程模块体系。具体见表1。
1.5 课程重组的特点
1.5.1 素质模块的特点 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修养、卫生管理与法律法规知识,掌握职业必备的语言沟通技巧;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贯穿于后期的专业基础、专业技能教育和临床实习的始终。
1.5.2 专业基础模块的特点 以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基本概念、强化知识的应用为重点,淡化学科界限,设置学科型、综合型和活动型课程,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的合理衔接,增加了基础医学的综合能力实验教学内容,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1.5.3专业技能模块的特点 增加了总学时和实践教学课时数;课程设置打破了学科界限,教学内容的设置突出职业的定向性和实用性。将内、外科以系统疾病为中心进行课程重组,删除基层不开展的外科手术内容,融合内、外科对同一疾病在诊断、治疗上的内容;突出预防保健、社区康复和急救护理,以适应基层卫生工作的需要;强调知识结构的合理衔接,部分课程按照知识结构的联系程度设置为群组,便于教学实施中的时间、场地安排;首次将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卫生适宜技术纳入学历教育之中;增加了临床综合技能实训及考评内容。
1.6 新旧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比较(见表2)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具体可操作的实验活动方式[2]。教学理论结构是指教师、学生、教材3要素的组合关系;教学实践结构包括纵向结构(指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环节、步骤之间的相互联系,表现为一定的程序)和横向结构(指构成现实教学活动的各要素,即教学内容、目标、手段、方法等的相关联系,表现为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诸要素在一定时空结构内或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组合方式),本研究主要讨论教学实践结构的改革框架。
2.1 培养方式的改革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三年制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专业人员培养目标,将旧方案中的“2+1”培养方式(即第1~2学年在学校进行基础、临床教学,第3学年在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改革为“1+2”式(即第1学年在学校进行人文素质与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第2~3学年在教学医院进行临床课教学和实习),并在后期临床实践教学中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见习和实习,促进学生尽早熟悉工作岗位,与病人零距离接触,尝试医护患沟通、交流技巧,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同情心和奉献精神,使学生初步学习各种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为其后期学习临床课奠定基础。具体安排见表3。
2.2 教学方式的改革
2.2.1 素质模块与专业基础模块 即“1+2”培养方式中的第1学年学校教育。根据各课程间知识结构衔接的紧密程度,采用并行和(或)先后开课的方式进行。注重传授的知识、技能与临床以及就业岗位能力相适应;各课程中的单项实验内容与理论教学同期进行;在教学模块完成后,按照模块中各课程的联系与特点,编排开设若干项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2.2 专业技能模块 即“1+2”培养方式中的第2~3学年。采用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方式,经过2轮专业能力训练,使学生获取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和强化,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第1次循环(32教学周):专业技能理论教学与临床见习同步。第3学期(18周)前3周集中讲授成人疾病学(即内、外科学);第4~18周将学生分3个小组(成人疾病组、妇儿组、中医组)5个循环周期,在教学医院的不同临床科室进行学习。第4学期(14周)第1周集中教授传染病学;第2~10周分3个小组(综合学科组、预防保健科组、常用诊疗技术组)3个循环周期,在教学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地教学;第11~14周为卫生适宜技术、临床综合技能实训及考评的教学。具体见表4。
第2次循环(42教学周):即第3学年临床实习,改革以往单一的教学医院实习。第1~30周在县级综合教学医院实习;第31~42周分为3个小组,先后在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各进行为期4周的循环式实习。
2.3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借助黑板、教材、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在教室集中上课,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很少参与教学活动。本次改革实施以下教学方法。
2.3.1 小组教学 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如以教学单元某项内容为主题,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外阅读→课堂异质分组(4~6人/组)→讨论、情境模拟(如外伤包扎)、角色扮演(如中毒急救)、教学游戏、演讲、课件展示等→师生观摩、共同点评,最终把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能力与综合素质。
2.3.2 模拟教学 借助教学医院的临床科室、模拟病房、数字化模拟人、动物实验、标准化病人、多媒体等教学设施,采用理论与技能示范教学→初次模拟训练→录像分析总结→再次模拟训练→进入临床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经过反复模拟训练帮助学生在接触真实病人之前学会规范、熟练的医疗技术操作,在降低病人风险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开展实际工作的自信心。
2.3.3 床边教学 采用典型临床病例示教、教学查房、案例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与病人零距离接触,从病人身上学习各种疾病的典型症状与体征,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通过典型案例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知识点的讨论与分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教学大纲的制订
教学大纲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是遴选教材的依据,是规范教学内容的标准,是指导教师实施具体教学行为的指南,是评价教学目标达成的尺度。目前,亟需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编写具有实用性、可行性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3.2 教材的遴选与编写
教材是实施教学行为的具体工具,教材内容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超前性。目前亟需根据教学大纲遴选或联合编写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教材。
3.3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教学目标的达成要靠教师团队来完成。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后,教学内容、方法、场所等都有了很大变化。为了能顺利、有效实施本方案,亟需评价、遴选教学医院和任课教师(包括实习带教教师),并对教师进行相关教学内容、方法的培训,必要时将培训地点设到乡镇卫生院,或聘请具有代表性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培训指导教师。
3.4 实验(训)指导教程的编写
改革方案的一大特色就是改革实验(训)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实验(训)教学时数,增加了综合能力实验(训)、卫生适宜技术和常用诊疗技术等新内容,为了能更好地实施改革方案,亟需启动实验(训)指导教程的编写和规范。
3.5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
教学改革是否成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评价体系[3]。指标体系中既要有形成性评价,又要有终结性评价;既要有主观性评价指标,又要有客观性评价标准。这是衡量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3.6 实验(训)基地的建设
培养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有实验(训)教学条件作支撑,同时其也是完成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教学设备,为完成教学、实验(训)、考核评价奠定物质基础。
3.7 教学经费的投入
改革方案实施需要聘请专家开展讲座,对教师进行培训。后期采用分组式在多个教学场地进行临床教学,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各种费用的开支。因此,资金的筹措可能是实施教学改革的一大困难。
[1]曹世民.高职高专二段式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76~77.
[2]郭翠.医学高职教育改革应顺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J].社区医学杂志,2008(6):34~35.
[3]蔡雅谷.高职高专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95~96.
G40-03
A
1671-1246(2011)16-0146-04
2009年度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教学研究课题重点课题(Z0902);2009年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项目(09-963)
表1 重组后的课程模块体系(小时)
表2 新旧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比较
表3 改革后的“1+2”培养方式
表4 专业技能模块第1次循环的教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