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芳,冯红梅,周长义
(1.运城市林业局,山西 运城 044000;2.沁源县林业局,山西 沁源 046500;3.永和县林业局,山西 永和 041400)
近年来,随着稷山县枣树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枣树病虫害问题严重,特别是枣缩果病,在稷山县各大枣产区普遍发生,致使红枣有产量无质量,有数量无效益,严重影响生产。为此,笔者在稷山县开展了枣树病虫害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试验地选在山西省稷山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北部、吕梁山南端,主要河流是汾河。该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3℃,1月均温-4℃,7月均温27℃.年均降水量483 mm,无霜期220 d.境内矿产主要有铁、钾长石等。
供试杀菌剂的种类及使用浓度见第25页表1.
2010年分别在稷山陶梁村、吴城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板枣园,将杀菌剂配制成所需浓度,从幼果期开始进行树冠常量喷雾。共10种处理,每种处理喷15株~30株(编号标记),并设置清水对照(10株~15株,编号标记)。采收前10 d停止用药,若喷药后4 h内遇雨则需补喷。喷药时间为早8:30前,下午17:30后。9月下旬每个处理取中间10株调查发病情况,每株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选4枝,逐枝调查各枝上的枣果数及病果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治效果。具体防治时期、喷药次数及配比如表2所示。
表1 供试杀菌剂
表2 药剂配制及使用
10种处理对枣缩果病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药剂筛选调查记载
经Bartlett检验发现不满足方差齐性要求,对表3中的数据进行反正弦转换得表4.
表4 反正弦转换
经计算,转换后的数据满足方差齐性要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方差分析
由于F>F0.05,表明各处理间病果率平均值差 异显著。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见表6.
表6 多重比较
除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外,各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之间均达到了显著差异。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1000倍液,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 000万单位3‰液5个处理间差异显著;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 000万单位3‰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两个处理防治效果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处理间差异显著。
1)推荐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2%硫酸链霉素1 000万单位3‰ 液防治板枣缩果病,从白熟期开始,每隔15 d左右喷药1次,连喷4次。
2)枣缩果病与枣果黑顶病等病害混合发生,应进一步开展枣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1]谢守江,李志清,张兆欣,等.枣缩果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J].中国果树,2008(4):73.
[2]赵善欢主编.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刘随存,刘贤谦,高 洁,等.枣缩果病研究文献综述[J].山西林业科技,2006(4):8-10.
[4]盖钧镒主编.试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赵素风.枣缩果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0(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