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行业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分析
——基于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2011-10-23 03:04:30
关键词:位次平均工资基尼系数

陈 晋 玲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山西 晋城 048000)

一、引言

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一方面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其结果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显著性变化,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已经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00年开始,全国居民基尼系数越过0.4的警戒关口,随后不断增长,到2004年基尼系数为0.438 7,2008年基尼系数为0.469,不断拉大的全国基尼系数,已经超出收入分配适度的范围,反映了收入分配格局的非合理化走向,这势必会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收入差距主要可分为城乡收入差距、地区间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是影响我国总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学者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基本上是从全国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如张余文(2010)论证了中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 并分解分析了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其他单位行业之间基尼系数的变化规律。[1]郭娜,祁怀锦(2010)计算度量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并由计算的基尼系数和我国实际人均GDP的变动特征建立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得到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现阶段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阻滞作用的结论。[2]马强、孙剑平(2011)基于1990—2008年我国垄断行业收入的面板数据, 通过面板协整、Engle-Granger 检验以及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进行实证分析,[3]而鲜有对于省份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实际上各省经济发展情况不同,行业收入差距变化必然有差异。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实证分析山西省行业收入差距变动趋势。

二、山西行业工资水平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山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居民平均工资收入在不断增长,从1995年的5 068元增加到2009年的28 066元,年均增长13.0%。由于各行业间工资水平增长速度明显参差不齐,造成山西省行业收入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特征如下:

(一)行业间收入差距出现不断扩大趋势

从表1看出,山西省行业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一是从极差和极值比来看,反映出行业间的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这是山西省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的一大特点,尤其从2000年开始,这一差距明显加大。1995年平均工资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极差是3 220元,极值比是1.909,到2009年极差增加到28 742元,极值比增加到3.136,1995—2009年期间极差增加了25 520元,极值比扩大了1.63倍;二是从全省行业变异系数来看,反映出山西省所有行业的收入差距在波动中不断扩大。全省行业变异系数先是从1995年的27.9%下降到2001年的22.8%,再从2002年开始上升到2009年的31.2%,1995—2009年期间增加了3.3个百分点。

表1 山西省1995-2009年行业收入差距表

资料来源:1996—2010年山西统计年鉴。

(二)处于高、中、低收入水平的行业位次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由于各行业工资增长率不同,在行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同时,行业位次也随之发生变化。见表2。

表2是对1995—2009年山西省各行业按平均工资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所得各个行业收入位次。可以看出,一部分行业收入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变化最为剧烈的是金融保险业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工资收入从1995年的第11位一跃成为2009年第3位,上升了9位。与之相反,住宿餐饮业则由1995年的第4位移至2009年最后一位。次之变化较大的行业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社会服务业,其中交通运输业的位次从1995年的第12位成为2009年第4位,上升了8位,建筑业和租赁服务业的位次差异下降分别达到了7位和5位。而其它行业变化相对稳定,其中一直处于高收入的行业有电力燃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采矿业,一直处于低收入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而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党政机关等一直较稳定处于中间收入位次水平。

行业位次的变化一方面表明行业工资的高低及其相对地位已经逐渐向知识含量较高行业倾斜,2000—2004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一直处于第一位,打破了长期以来一直有垄断行业保持平均工资最高水平的格局,另一方面2005—2009年采矿业一直处于第一位,体现出山西省以煤为基发展的资源型省份特点。

表2 山西省1995—2009年各行业收入位次表

资料来源:1996—2010年山西统计年鉴,其中2003年以前按16个行业排序,2003年及以后按19个行业排序。

三、行业工资水平与垄断程度的模型分析

对以上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行业位次的变化,国内多数文献归因于非竞争因素,侧重分析体制因素对行业工资差距和行业位次变化的影响,认为垄断是导致行业工资差异和决定行业位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省行业工资差距与垄断程度进行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

为了对山西省行业所有制垄断程度与行业职工工资差距的数量关系做实证分析,使用行业国有化程度反映行业垄断程度。行业国有化程度是用行业内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占本行业全部从业人员数的比重来代表,[4]公式如下:

行业收入差距用各行业相对平均工资来代表,用各行业平均工资与所有行业的总平均工资相比较,选取样本时期是2000—2009年,数据来源是中国统计年鉴和山西统计年鉴。

(二)模型的选择

以往的文献大部分分析的是某个行业工资水平与垄断程度的关系,得到的结论只能代表部分行业工资水平与垄断程度的关系。选取了高、中、低收入位次的以盈利为目的的12个行业工资水平与各行业垄断程度,全面反映行业收入差距与垄断程度的关系。以各行业垄断度为解释变量,各行业相对平均工资水平为被解释变量,采用面板模型(Panel Data )模型来分析。

模型的基本形式是:

(1)

面板数据模型可划分为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三种类型。 研究不同行业垄断度对行业相对平均工资水平个体影响程度不同,宜选择变截矩模型。变截距模型又可根据个体影响的不同形式,分为固定影响和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而对模型估计最为重要的判断就是选择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如果研究者仅以样本自身效应为条件进行推论,宜使用固定(确定)效应模型,如果欲以样本对总体效应进行推论(Marginal Inference),则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5]因此选择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软件选择Eviews6.0。

(三)模型检验

在经济计量分析过程中,为了避免伪回归,有必要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1.面板单位根检验

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其单整阶数。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分相同根和不同根检验两大类,相同根检验主要有LLC检验、Breitung检验和Hadri检验,不同根检验主要有Im-Pesaran-Skin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对两个变量通过四种类型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表示10%下显著,**表示在5%下显著,***表示在1%下显著,滞后项由AIC确定。

除了RW的Breitung检验值不显著,其它变量均显著,可得到两个变量均零阶单整,即都平稳。

2.面板协整检验

在此基础上,采用Pedroni检验进行面板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Pedroni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注:*表示检验结果在10%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表4除Group rho-Statistic值不显著,其余6项值均通过检验,表明各行业工资水平和行业垄断度存在着协整关系。

(四)模型结果与分析

设RW为各行业相对平均工资,MON为各行业垄断度,则模型的具体方程为:

RW=0.844+0.319MON

(2)

(33.805 82)(4.174 267)

R2=0.945 749F=103.143 8

DW=1.870 345

对模型进行设定检验,即对模型中的个体固定影响进行显著性检验计算公式为:

(3)

式中:RSSU是含固定影响的残差平方和;RSSR是不含固定影响的残差平方和;N表示个体截面个数;T表示观测时期总数;K表示待估计参数个数。由式(3)计算得到F统计量分别为:F个体=294.767 1,通过查F分布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相应的临界值为F(11,119)=2.45,F值大于临界值,说明显著,模型形式正确。

表5 各行业固定效应值表

从该模型的结果来看,变量t值及方程的F值在5%水平上均是显著的,模型拟合值R2较接近1,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为理想。从这个模型的变量系数估计结果来看,行业垄断度对行业相对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具有正效应,表明行业垄断度每增长1个百分点,行业相对平均工资水平就会平均增长0.319,则行业垄断度增加会拉大行业收入差距。此外,表5是在模型结果中得到各行业垄断度对各行业相对工资水平的固定效应值,可以发现垄断程度较高的电力燃气业、金融保险业、计算机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固定效应值均为正,其中采矿业固定效应值最大,为0.437;而垄断程度低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和租赁服务业的固定效应值均为负,这说明行业垄断度越高,行业收入差距就会扩大,反之,行业垄断度降低,就会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可知山西省行业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行业垄断是一些行业工资收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它对各行业收入差距具有扩大效应,而且山西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性行业和一些新兴行业收入快速增长,一些传统行业收入增长速较慢,各行业收入增长速度参差不齐,行业收入差距就会拉大。行业收入差距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会促进山西经济发展,但如果超出了这个合理范围,就会对山西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就缩小山西省行业收入差距提出如下建议:

(一)引入竞争机制,实现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对于这些行业,首先要区分真正的自然垄断行业和非自然垄断行业。对于自然垄断性行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6]另一方面,在非自然垄断行业,要打破部门垄断,清除各种市场准入壁垒,允许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地进入、退出,公平地开展竞争,建立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二)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管制的公开透明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提高政府管制效率,建立激励性管制机制,扩大自由竞争的覆盖面,改变独家经营和部门内单一所有制的局面,增加部门内部的竞争。尤其是要促使一些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中的战略退出,通过市场公平竞争出让垄断行业的经营权,将有助于平衡行业间的收入差距。[7]

(三)健全相关经济法律制度,加强垄断行业监管

政府要及时出台、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监控和制衡垄断行业内部的利益,健全垄断行业收入的税收和审计制度,从紧控制收入增长,切实剔除由国家投资、垄断经营和特殊政策带来的超额利润。在垄断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尤其对关系到全省经济发展的采矿业等资源型行业要加以高度的警惕与监管。

猜你喜欢
位次平均工资基尼系数
No.6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2022年1-6月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2022年1-3月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列”义释疑
基尼系数
新视角下理论基尼系数的推导及内涵
统计与决策(2017年2期)2017-03-20 15:25:28
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地区特征研究
管理现代化(2016年6期)2016-01-23 02:10:51
图解:数说2014年平均工资
文苑(2015年7期)2015-07-06 11:58:54
2015年上半年全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表
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10年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