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向阳
党的建设科学化与理论联系实际
文/辛向阳
辛向阳接受访谈
在“七一”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时,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要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发展。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要注重理论学习,要善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有的党员、干部一听到“理论学习”就提不起精神,满足于对理论的皮毛的了解,学几个词儿,认几个概念,对付一下上级检查。如果对理论不求甚解或者一知半解,没有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精髓与实质,就无法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再例如,如果对理论作了误读,把误读的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可能会产生消极后果。可以说,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做好实际工作的基础。理论学习的内容很丰富,但最关键的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就要整体上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就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要深入把握客观实际,把找准规律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开展工作的现实出发点。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就要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可以说,理论联系实际的“实际场域”就是利益问题、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我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理论与实际之间架起转化的桥梁,缩小“说与做之间的差距”。意大利著名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于1520年前后写过一本叫《兵法》的书。恩格斯根据这本书称赞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但是马基雅维利本人却由于不懂实践,无法把自己的军事理论用于实践。
缩小“说与做之间的差距”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带着问题学,把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敏感问题、棘手问题归纳出来,用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缩小“说与做之间的差距”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善于思考和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零散经验综合为系统经验,把实践知识转化为理论知识,不断形成推动工作创新的新思路新办法。理论所具有的品格之一就是理论具有全面性、普遍性,它能够成为对感性经验、实践活动进行鉴别取舍、提炼加工的思想工具,成为把局部实践上升为规律性认识并转化为普遍性实践的主要方式。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要防止思想理论界的研究的自我封闭性,提倡开放性,使理论研究始终以关注重大现实问题为核心。目前在思想理论的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着一种不良的风气,就是有些文章追求语言的对仗、排比,忽视对中国现实发展的科学总结,自说自话,只有圈子里的人搞得懂话语的含义,离广大群众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经院哲学。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葛兰西在1929~1935年写的《狱中札记》中把这种理论称之为拜占庭主义,他说:“完全脱离具体的实践,把理论问题当作本身具有某种价值来探讨,这种倒退倾向可以称为‘拜占庭主义’或‘经院哲学’。”拜占庭主义和经院哲学都研究什么问题呢?举例来说,16世纪初期意大利宗教法庭的大法官乔尔乔的秘书米凯雷是神学硕士,写过一本专著叫《女巫的最新槌子》,书中以数学的“精确性”论证了地狱中主要的恶鬼的数目是572个,各类等级的小鬼有740.5926个。
理论研究不能陷入到这种脱离实际的经院哲学的框架中。当然,也要看到,理论研究脱离实际有其客观的基础。我们知道,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一方面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另一方面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当前,随着各个方面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投入的不断加大,有些研究者能够获得比较多的研究经费,依靠这些经费就可以不断在学术领域之内自我繁殖,形成从一篇论文到另一篇论文,从一本专著到另一本专著的自我循环,从而使学术研究失去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动力。要针对这种现象,建立相应的制度,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