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杯子放下
教授拿起一个小水杯,问听众:“这个杯子有多重?”
“50克”、“100克”……大家回答。
“我也不知多重,反正很轻。”教授说,“但我想问,如果我这样拿几分钟,结果会怎样?”
“不会有什么。”大家回答。
“如果持续一个小时?”教授再问。
“胳膊会酸痛。”一听众回答。
“说得对。如果拿一整天呢?”
“肌肉会痉挛。”另一名听众说。
“我拿杯子期间,杯子重量发生变化了吗?”
“没有。”
“那胳膊为何会痉挛?”
“拿的时间太长。”
“正是。生活中的问题,有时就像手中之杯,埋在心里几分钟没关系,但若长时间拿着它不放,就会侵蚀你的心力。日积月累,你的精神就会崩溃。”教授说,“所以,我们要学会将杯子放下。”
(摘自《采風报》阿罗拉/文)
爱是最好的老师
霍普金教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其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他们的未来。学生们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分析各种数据后得出结论:这些男孩中90%的人将有一段服刑经历。
25年后,霍普金给另一批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调查结果显示:200个男孩中只有四人进过监狱。
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之地却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霍普金感到很纳闷,后来他被告知:有一位老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
霍普金在“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位教师:“你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我真的不知道。”老师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情景,脸上浮起笑容,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
(摘自《润·文摘》王启国/文)
快乐是一种能力
一家跨国公司招聘策划总监,应者如云。层层筛选后,最后只剩三名佼佼者。三人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设有监控的房间内,房内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主考官没有告诉三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让他们耐心等待考题送达。
第一天,三人都很兴奋,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不同。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有两人变得焦躁起来,不断更换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吃饭草草了事,夜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只有一个人,仍在快快乐乐地看电视,津津有味地看书,踏踏实实地睡觉……五天后,两个焦躁者已形容枯槁,而快乐者依然神采奕奕。正当三人凝神静气等待主考官说出最后考题时,他却宣布了最终结果:聘用快乐者。
主考官解释说:“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便可以更有把握地走向成功!”
(摘自《新青年》澜 涛/文)
生命是棵带伤疤的树
美国密歇根州一位农场主养了头公牛,他用铁链把公牛锁在榆树上。
公牛经常拖着铁链绕榆树奔跑,日复一日,榆树树干便被勒出一道深沟。几年后,铁链和树干牢牢地长在了一起。
不久后的一年,密歇根州遭到“荷兰榆树病”的袭击,大片榆树枯萎死亡,但这棵榆树反而越长越壮。
专家对这个奇怪现象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正是那条铁链拯救了榆树的生命。榆树从生锈铁链上吸收了大量铁质,对致命病菌产生了免疫力。
由此可见,苦难和伤痛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我们能够包容生命中的苦痛,并善于从中汲取养分,生命也会像一棵带伤疤的树,越来越旺盛。
(摘自《光明日报》甄中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