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输欧商品的质量安全

2011-10-19 09:24:32刘若微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通报玩具服装

刘若微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6)

关注中国输欧商品的质量安全

刘若微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6)

2010年,欧盟对原产地为中国(包括香港)的商品通过“非食品类商品快速报警系统”(RAPEX)发布通报1114项,通过“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发布通报431项。其中,玩具、服装成为中国输欧商品被通报的主要商品。建议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加强对我国商品出口受阻原因的研究,主动应对,全面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安全。

RAPEX;风险;玩具;服装;质量安全

为保护本地区商品的安全和消费者利益,欧盟建立了当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贸易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即“非食品类商品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non-food consumer products,RAPEX)和“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 ,RASFF)。从这两个系统发布的数据,可以较全面地分析出某一贸易国家输欧商品的质量安全状况。

欧盟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是欧盟通报食品、饲料的快速预警系统。RASFF作为一个进行信息交流的网络系统,能保证对任何一个成员国在食品饲料方面出现的安全问题作出预警,并在全欧洲范围内作出快速预警和反应。

欧盟非食品类商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是欧盟通报食品以外危险商品的快速预警系统,其功能是确保成员国主管机构确认的危险商品相关信息能够在成员国主管机构及欧盟委员会间迅速地分发,防止并限制向消费者供应这些商品。RAPEX通报的不安全商品既包括欧盟成员国生产的商品,也包括进口商品,而其中的中国商品被通报数量一直高居首位。

本文以2010年中国输欧商品被RAPEX、RASFF两系统通报的数据为依据,分析其被通报的主要原因及其主要的质量安全问题。

一、中国输欧商品被通报的概况

据欧盟官方网站统计,2010年,中国(包括香港)输欧商品被RASFF通报431项,被RAPEX通报1114项。其中,被RAPEX通报的非食品商品情况较严重,占2010年RAPEX通报总数的56.5%。自2007年以来,中国非食品商品每年被RAPEX系统通报的比例一直超过50%。

(一)食品和饲料被通报情况

从通报发布的国家看,中国出口的食品和饲料被意大利通报75项,位居第一;从产品类型看,植物源性食品被通报的数量为238项,占中国被RASFF通报总数的55.2%,位居第一;从通报原因看,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质超标、重金属超标、转基因食品、微生物超标、产品未经批准等方面。

(二)非食品商品被通报情况

相比食品和饲料,中国出口的非食品商品被欧盟通报的数量较多,情况也较为复杂。

从通报国家看,其被塞浦路斯和西班牙通报的均为116项,位居第一;被其通报数量居前10位的国家比率合计75.67%(表1)。

表1 欧盟成员通报中国非食品类商品前10位的国别统计(2010年)

从产品类型看,轻工、机电产品是中国两大类被通报的出口非食品类商品。其中,轻工产品被通报889项,占79.80%。再细分看,轻工产品中的出口玩具和服装被通报的数量占其被通报的总数量绝对比例较大,情况尤其突出(表2)。

表2 中国非食品产品被欧盟通报产品类别统计(2010年)

从其被通报的原因看,机电产品主要是电气安全和机械安全,轻工产品主要是物理风险和化学风险;其中,以机械、电子安全为主的物理风险和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为主的化学风险成为非食品商品被通报的两大原因,比率合计75.3%(表3)。

表3 中国非食品类商品被欧盟通报原因分类统计(2010年)1产品被通报原因可能属于多类,故表3和表2中的机电产品/轻工产品总数不一致。

二、中国输欧商品中重点被通报商品:玩具和服装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鉴于中国2010年被通报的危险产品主要集中在玩具和服装,以下重点针对这两类产品,分析其中存在的关键质量问题和相关指标。

(一)玩具:物理风险居70%以上

2010年,欧盟RAPEX系统对中国毛绒、塑料、机械、电动等各类输欧玩具发出通报422项,占所有中国被通报产品的37.88%,位居第一。其中,通报数占前三位的国家和数量分别是:西班牙61项,塞浦路斯36项,匈牙利32项;其被通报的主要原因集中于物理和化学风险。

1.物理风险:存在于各类中国输欧的玩具中

我国出口到欧盟的玩具存在的最大不安全因素是物理风险,占其被欧盟通报数量的70%以上,包括引发窒息、机械伤害、噪音超标、引发溺水、激光危害等,形式多样。其中,窒息风险具有普遍性,存在于中国输欧各类玩具中。很多玩具尺寸过小或者零件易脱落,容易引起儿童吞食而窒息。也有一部分是玩具所使用的材料预热或膨胀后容易膨胀,容易被儿童吞食后体积膨大从而存在窒息风险。如:英国通报中国输欧的膨胀玩具蜘蛛,原因就是该蜘蛛之腿易脱落,有致儿童窒息的危险,若蜘蛛腿被儿童吞进肚子,可在儿童胃里膨胀,影响儿童健康。其次,机械伤害也是中国输欧玩具高发风险之一,主要存在于机械玩具中,如:机械强度不达标的学步车、滑板车,易引起儿童跌倒而受伤;由于边缘锋利、表面不光滑、尖端锋利等原因而容易引发割伤、刮伤等危险。噪音风险主要存在于中国输欧的玩具电话、玩具手机、玩具气枪中,这些玩具的音量超过欧盟最高限量值,对儿童听力有损害。激光风险存在于中国输欧的激光枪玩具等激光产品中,有损伤人视力的危险。欧盟不允许在市场上向消费者销售III级激光产品。比如:出口德国的中国激光产品弓箭玩具不符合欧盟玩具指令和欧洲标准EN60825及EN71,其发出的激光功率为4.8mW,超过欧盟规定的1mW的最大限值,有损伤人视力的危险。

2.化学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国输欧的塑料玩具中

中国玩具出口欧盟的第二大不安全因素是化学风险。产生这一类风险主要是玩具材料、玩具表面涂层颜料中含超标的有害化学物质,如果被儿童不慎摄取,可能会对其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较常见的有邻苯二甲酸盐超标,据2010年中国输欧的玩具被欧盟通报情况,该类物质超标高达87.8%。邻苯二甲酸盐作为增塑剂广泛用于塑料工业中,塑料玩具中DEH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三种物质在通报玩具中被频繁点名。另外,铅、铬等重金属迁移量超标,苯乙酮、乙酰苯、甲醛、石蜡等化学物质超标,也占据中国输欧玩具的化学风险一定比例。

3.生物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国输欧的吹泡泡玩具

玩具的生物风险主要指微生物风险,中国输欧玩具的该类12项通报都集中在吹泡泡玩具中,其瓶内液体存在过量嗜氧菌,具有致儿童生病的生物风险。

(二)服装:物理风险占90%以上

2010年欧盟RAPEX系统对中国输欧服装发出通报264项,占所有中国被通报产品的23.70%,仅次于玩具,位居中国输欧商品中第二。被通报的中国输欧服装基本以婴童服装为主,通报数占前三位的国家和数量分别为:保加利亚64项,塞浦路斯60项,希腊45项。

中国输欧服装被通报的原因也集中在物理风险和化学风险中,物理风险占绝对比例,超过90%;其具体风险情况与玩具有所相同又有所区别。总体而言,服装的风险表现较为集中(表4)。

表4 中国服装和玩具两类商品风险异同点比较表

三、浙江重点通报产品玩具和服装的相关产业分析

浙江是中国玩具和服装的出口大省,出口企业数量较多,并具备各自产业集群优势。欧盟是浙江的主要出口贸易市场。如表5所示,2009年度浙江玩具和纺织服装对欧出口额占全省该类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分别为36.99%和27.01%。中国商品遭遇欧盟RAPEX系统通报所表现出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折射出浙江省相关产品的类似问题。因此,研究中国输欧产品的质量问题,对于全面提高浙江出口商品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表5 2009年度浙江省玩具、纺织服装出口情况表金额:万美元

四、对策建议

中国输欧商品因各种质量问题而被大量曝光,不仅对中国出口贸易造成巨大损失,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国际形象。为此,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积极研究,主动应对,努力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减少损失和改善形象。

1.关注通报,加强预警。通过比对欧盟两大风险快速反应系统发布的通报,可以高效准确地获知目前我国正在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是否存在类似风险,及时采取预防、纠正或改善措施。因此,动态跟踪和分析各类通报信息,是积极应对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之一。出口企业应主动获取产品在目标市场的受阻信息,并以此为鉴;政府部门要加强预警工作,特别是重点做好食品等敏感产品的风险预警,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2.强化研究,主动应对。以通报最多的输欧玩具产品为例。欧盟玩具安全指令(88/378/EEC)、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EN 71系列玩具安全标准以及EN 62115电动玩具标准等,对玩具的零部件尺寸、机械强度、材料成分、外表形态、发光发声以及电动玩具的绝缘绝热性能等提出了严格要求。如果我国出口企业能够充分了解欧洲相关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则我国产品在欧洲市场上被通报的数量将大幅度降低。建议政府和企业联手,透彻解析我国目标出口市场的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制度及其最新动向,在其技术性贸易措施生效之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将企业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

3.加强标准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2010年10月1日,我国首部GB 24613-2009《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对玩具涂料中的铅、砷等有害物质的最高限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铅标准采用了刚刚实施的要求最严格的美国标准。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标准滞后问题严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为提升产品安全水平,正在努力朝着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努力。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不接轨是中国产品出口频繁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导致双方对产品质量界定有较大差异。这就需要我国或我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参照先进国家标准与国际接轨。

4.加快技术进步,强化品牌建设。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断升级,使我国产品出口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和风险。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欧美等国加大对中国产品的监管力度,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势明显,使得中国纺织服装等行业出口形势空前严峻。我国或我省的出口企业只有加快技术进步,增强环保意识,改善生产工艺,积极采用无毒无害原料,保证产品质量,才能有足够的吸引力保证订单。另外,除企业要强化品牌建设,在国际市场争取更多话语权之外,政府应为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及产品质量创造条件,在企业关键设备进口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

5.规范国内市场,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当前,中国国内市场的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可能也不会好于输欧产品。为赢得更长远利益,厂商不但要重视国外消费者利益,同样也要重视国内消费者利益。后者是保障前者的长久保证。因此,面对数量庞大的国内生产企业,政府监管部门要规范国内市场,加强国内标准体系和合格评定程序建设,强化相关的质量安全执法力度,引导和强制相结合,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10.3969/j.issn.1674-8905.2011.03.006

(责任编辑:张巧燕)

猜你喜欢
通报玩具服装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让人心碎的服装
WTO/TBT 通报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