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崔国静 张慧婷 贺蔷
▲山柰饮片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山柰俗讹为三柰,山柰生广中,人家栽之。根叶皆如生姜,作樟木香气。土人食其根,如食姜。切断暴干,则皮赤黄色,肉白色,古之所谓廉姜,恐其类也。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痛,寒湿霍乱。”这是正品山柰的记载,但是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伪品—苦山柰,大多数的药商由于种种原因有视二者为一物的现象。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笔者对山柰作详细的介绍,区分真品和伪品,以防出现混用现象。
山柰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多年生宿根草本。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4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长7~20cm,宽5~12cm,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叶脉10~12条;叶柄下延成鞘。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cm,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cm;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cm;唇瓣阔大,径约2.5cm,2裂瓣顶端微凹白色,喉部紫红色;侧生的退化雄蕊花瓣状,倒卵形,白色,长约1.2cm;药隔附属体方形;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具二细长棒状附属物,柱头盘状,具缘毛。果实为蒴果。花期8~9月。
山柰于12月至翌年3月收获,挖取二年生根茎。取原药材,挑选个儿大饱满,洗去泥沙,去须根,切成1cm厚的薄片,除去杂质,筛去灰屑。未切片者,洗净,润软,铺在竹席上晒干,但是忌火炕,否则易变成黑色,减弱香气,失去部分有效成分,减弱其治病疗效。
山柰多为圆形或近圆形厚片。外表皮浅棕褐色或黄褐色,皱缩,偶见须根残痕,饮片干后因皮部收缩而稍凸,白而粉质。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气香特异,味辛辣。优等品更以饱满、色白、粉性足、气浓、味辛辣为佳。
山柰辛、温,归胃经。具有温中,消食,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冷痛,停食不消等症。
山柰的显微鉴别 山柰粉末类黄白色。淀粉粒众多,主为单粒,圆形、椭圆形或类三角形,多数扁平,直径5~30μm,脐点、层纹均不明显。油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130μm,壁较薄,胞腔内含浅黄绿色或浅紫红色油滴。螺纹导管直径18~37μm。色素块不规则形,黄色或黄棕色。
伪品苦山柰 为同属植物。形状呈长椭圆形或长卵形,横切片形状与山柰相似,直径1~2cm,外表呈黄褐色,表皮内翻、皱缩,质略韧。气味微香带腥,极苦,微辛。显微鉴别:苦山柰亦可见淀粉颗粒,但较山柰为少;表皮细胞为三角形或类方形,呈淡黄色;分泌细胞呈圆形或类多角形,含黄绿色或淡棕色物,无明显油滴;薄壁细胞呈类圆形或多角形;色素块呈红棕色。
山柰没有特别复杂的工艺,而北京太洋树康中药饮片厂一直坚持从道地产区进药,日常生产中更是严格执行《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人工手选个大饱满、须根少、气浓、味辣、粉性足的山柰加工炮制,保证了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苦山柰切片—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