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恕博爱怀精诚一片丹心向人民
——讲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故事

2011-10-18 09:36李春英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11期
关键词:医院

□文 李春英

▲1918年北京中央医院旧貌

“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珍藏在白塔寺院区,记录医院艰辛创建历程的纪念碑上题为“创建中央医院记”的碑文(1918年1月立)中寥寥数字,为身处首善之区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北京中央医院)留下了连亘93载的历史印迹——

检疫先驱首倡现代“百姓”医院

1915年,北洋政府在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召开会议,讨论并最终通过了著名公共卫生专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先驱伍连德博士的建议:在北京城区建一所为老百姓服务的现代化医院。参加议事的包括内务部总长朱启钤、财政部长周学熙、外交次长曹汝霖、内阁秘书长林长民、陇海铁路局局长施肇曾、慈善家陆伯鸿及交通部议员、警察总监等。为建造这所医院,政府拨款10万元,社会集资约20万元。同时,政府在城西白塔寺东侧划拨了一块土地作为建院用地。这就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北京中央医院的起源。

1916年6月,北京中央医院破土动工。由美国沙德何(Shatuck and Hussey)公司设计承建,德国雷虎(Hugo Leu)公司施工。伍连德博士在医院的设计和建设中坚持了“构法期适中国之用”的原则,在当时具有很高的水准。北京中央医院虽然由外国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及施工,采用了美国的一些建筑风格,但也注意吸收了民族传统。建筑材料所用的钢筋和水泥都是中国制造(纯用中国启新公司的洋灰和汉冶萍的铁器),屋顶采用木构架、瓦椽,门窗都采用国产的木料。在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上,北京中央医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917年4月,《美国现代医院》(《Modern Hospital》)杂志对北京中央医院做了详细的报道。

1917年末,“蓄心思,糜财力,历时20余月”,北京中央医院完成施工。医院创建之初,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些设备尚未从国外运到,为了早日维护民众的健康,医院提前开业投入使用。1918年1月27日,北京中央医院举行了开院典礼,聘请伍连德为院长,施肇曾为财务长。自此,由中国人自己建立和管理的第一所现代化综合医院,依照“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的建院宗旨,矗立在京城的土地上。

在开院典礼上,当时的大总统冯国璋派代表王振垚致辞,蒙古王公、清室内务部代表演讲致贺,各界人士纷纷前来祝贺。医院开院成为当时一件盛事,开院典礼后,医院对外开放3天,供各界参观。当时建成的医院大楼是带有美国式风格的建筑,4个普通病房设有120张病床,单人病室10间,双人病室10间,总床位150张,日门诊量约200人次。

▲首任院长伍连德博士

几易身份 信念永持

1920年~1940年,北京中央医院经历了艰难时期。开院后收支不能相抵,多次向天主教会请求援助,护理工作由陆伯鸿从上海请来的天主教修女主持,护士由教会代培,允许教会向病人传教,设在西什库的天主教堂逐渐控制了医院,医院实际上成为了教会医院。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日军侵占北京,关闭了协和医院,钟惠澜、司徒展、林巧稚、关颂韬、谢元甫、谢志光、孟继懋等著名专家从协和医院来到北京中央医院任职。为了应付日本人的干扰,改组后的医院由曹汝霖任院长,钟惠澜任医监及内科主任。

北京中央医院吸收了多名协和医院中青年医生来院工作,如周华康、冯传汉、曾宪九、吴阶平等,后来都成为北京中央医院或其他医院的骨干。医院改组后,天主教势力退出了医院。医护职工四处奔走,收购药品器械和寻找代用品,有些手术器械,是职工绘图找工匠制作的。医生用药慎重、准确、节约,就连敷料也精打细算,能回收就回收,洗净再用。每一块纱布,每一个棉球都要登录计价,一个棉球至少分成两半使用。日军控制粮食,医院供应医生的膳食,主要是“共和面”(面粉中掺了大量玉米皮,麦麸子、豆皮、糠),每周只供应3次米饭,每次一小碗。由于货币贬值,医院工作困难重重,医护职工工资微薄,却都把收治更多病人,学到更多知识、技术,努力增加收入以维持生活等待胜利的到来,作为共同的奋斗目标。

抗战胜利后,由于南京有国立中央医院,北京中央医院更名为中和医院,由钟惠澜任院长,关颂韬任副院长,谢志光任医监。医院董事王仁山、施肇曾等人捐资在主楼两翼各加建一层病房,在主楼的中后翼改建大手术室两间。美国救济总署送来GE牌X线机一台,随后又集资购X线治疗机一台,医疗条件逐步得到改善。1947年协和医院重开,林巧稚、曾宪九、冯传汉、周华康等回协和医院工作。邓庆曾、吴阶平、朱洪荫、张金哲等去北大医院。

▲1986年更名后的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正门

到1949年北平解放时,中和医院的病床增加到226张,每日门诊量达300余人次。全院有医师29人,护理人员96人,实习医生12人。当时医院实际为私立医院性质。应钟惠澜的要求,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接管了中和医院,定名为中央人民医院,任命钟惠澜、孟继懋为正、副院长,医院转变为国有性质。1952年,卫生部派张思齐任医院党支部书记。同时医院成立了工会,王树桐当选为第一届工会主席。随后几年,卫生部拨款10余万元,将主楼后侧两个短翼扩建为三层楼,扩充门诊、扩建妇科、骨科、儿科病房;扩建急诊室、手术室、营养部及库房、建设临床检验室。随着医院建筑面积的增加,设备也有了改善,加之国家实行公费医疗体制,医院的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业务的大发展也带来了新问题,建筑面积的严重不足制约了医院的发展。一直到“文革”结束,人民医院仍踞守在西城白塔寺东侧的一小片土地上。1980年,北京市规划局在西直门拨地2.8836万平方米,准备建设人民医院新院。

1982年4月11日,位于白塔寺东侧的人民医院四层主楼因电路问题失火,烧毁房屋36间,过火面积达600余平方米,造成损失12万余元,所幸当时391名住院病人全部安全转移。医院被迫停诊半年。主楼修复时,由于四层病房楼过火后存在安全隐患,被迫关闭一层,医院的工作场地进一步减少,建设新院显得格外迫切。

1984年6月30日,人民医院新院在西直门新址奠基,3个月后正式破土动工。经过近7年的建设,1991年4月,人民医院新院全面投入使用,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建筑水平和标准在当时可谓非常先进。医院增添了大批先进设备,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人民医院 心系“人民”

▲1988年建院70周年暨新病房楼启用仪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历经6次更名,每次更名都见证了一段难忘的历史。1918~ 1946年,北京中央医院经历了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漫长历史时期,人民医院老一辈工作者为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现代医院呕心沥血,艰苦奋斗。1946~1950年,中和医院秉承精益求精、热忱负责、勤恳敬业、诲人不倦的优良传统,在动荡中不断发展。1950~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接管中和医院,并更名为“中央人民医院”,医院第一次以“人民”两字命名。“人民”二字从此成为了医院的象征,代表医院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1956年,医院更名为“北京人民医院”,1958年又更名为“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划归北京医学院。1985年,医院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合并,医院更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此走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民医院的干部职工自豪地称自己为“人民人”。作为现代化的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肩负着医疗、教学、科研三重任务,同时为发展人民卫生保健事业,促进医疗体制改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纵观人民医院近百年的历史,“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的建院宗旨一脉相传,从未丝毫懈怠。从伍连德博士赴东北疫区抗击鼠疫起,“人民人”坚持以民众的利益为己任,从不固步自封,从不怯懦保守。

几乎每一紧要关头都有 “人民人”跃动的身影。“人民人”奔赴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1957年苏联专家撤走,钟惠澜及吴行敏调往中苏友谊医院任正、副院长,带走一批“人民人”支援友谊医院;1958年,北京医学院建立了附属三院和四院,人民医院又输送一批人才支援;“文革”中,一大批“人民人”遵照“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被下放到西北边陲;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时,“人民人”派出了精兵强将奔赴灾区,救治伤病员;1976年唐山地震4小时后,一支70名“人民人”组成的医疗救援队即奔赴灾区;1997年,南方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医院组织抗洪救灾医疗队赶赴长沙;1997年至今,10批“人民人”参加“健康列车”奔赴边远地区,为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免费进行复明手术;2003年“SARS”肆虐京城时,“人民人”挺立在抗击“SARS”的第一线,以很大的牺牲为首都抗击“SRAS”赢得了时间,丁秀兰、王晶烈士以身殉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人民人”紧急派出7批医疗队赶赴救灾现场,调配总价值100余万元的急救药物、医疗设备器械和生活物资支援灾区,医院职工向灾区捐款57万余元,共产党员上缴特殊党费34.6万元。

变革奋进 成果斐然

人民医院专家学者后浪推前浪,名家辈出。从建院初期的伍连德博士,到后来的司徒展、林巧稚、关颂韬、谢元甫、谢志光、孟继懋、曾宪九、冯传汉、周华康、钟惠澜、吴阶平……在这座为解除民众疾苦的神圣医学殿堂,处处展现的是救死扶伤的仁爱精神和精湛的医术。

近代,人民医院更是创造出了众多的医疗、科研、教学成就。93年的医院历史见证了中国93年的医学进步历程。1964年,陆道培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亚洲第一例、世界第4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为我国血液病治疗开了先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75年,陶其敏立持研发的中国第一支乙肝疫苗,使中国的乙肝预防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陶其敏主持的《血清直接点样斑点分子杂交法对于HBV的检测》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第一台体外震波碎石设备诞生,填补了我国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领域的空白,获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吕厚山主持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何申戌等的《深腹部实体癌瘤聚焦超声治疗技术的突破与FEP-BY系列热疗机的研制》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祝学光主持的《加强实践与逻辑思维,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课题荣获我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和2008年,王杉主持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研究与实践》和《基于网络环境的临床医学自主学习体系及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课题分获我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光辉历程 波澜壮阔

人民医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医疗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近10年,医院门诊量由每年80余万人次增长到177万余人次,急诊量由每年10万人次增至14.7万人次,出院人数由每年1.9万人次增至4万余人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肝移植、肾移植、白血病、关节置换、胃肠道肿瘤、恶性骨肿瘤保肢化疗、妇科恶性肿瘤、脊柱功能重建、骨与关节损伤、胸部微创手术等方面的诊断治疗均有独到之处。医院连续多年被评为北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

近年来,医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1项。在“医院主导、优化组合、拓展资源”的原则指导下,获各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数及资助金额逐年上升,仅2009年医院负责、参与的科研项目就达108项,获科研基金上亿元。如今人民医院有正式职工240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名师2名。面积已达14余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448张。

在一代代 “人民人”的共同努力下,医院拥有10个教育部重点学科(血液病学、心血管学、骨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泌尿科、儿科、皮肤科、免疫科、肾内科),4个校级研究所(血液病研究所、肝病研究所、关节病研究所、应用碎石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已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现代化、医教研相结合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医院创始人伍连德博士建设的“为老百姓服务的现代化医院”的理想真正变成了现实。

▲著名预防医学家、医院首任院长伍连德博士(左)在做鼠疫检测

猜你喜欢
医院
大医院为何要限诊?
急诊医院:急救的未来?
迎接两孩 医院准备好了吗
大医院不要再这么忙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看不见的医院
减少对民营医院不必要的干预
为县级医院定锚
国企医院改制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