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静
(中国外运广西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物流企业质押监管业务风险防控中的应用
颜 静
(中国外运广西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质押监管业务在给物流企业创造高利润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文章从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控制关键点、科学统计分析、加强现场核查等四个方面,提出物流企业质押监管业务风险防控思路。
全面质量管理;物流质押监管;风险防控
近年来,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共同推出服务于广大货主的质押监管业务,不仅帮助众多中小企业解决周转资金问题,而且给物流企业和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这种“三赢”的业务模式一推出就获得极大的成功,并迅速在物流综合服务市场中不断扩大规模。然而,质押监管业务在给物流企业创造高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如何防控质押监管业务风险是物流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质押监管业务是物流企业与银行合作向货主提供的一种物流和融资服务,货主把货物质押给银行,由物流企业来监管,物流企业在提供仓储、运输、货代等服务的同时,向银行提供监管服务,在货物质押监管期间,银行向货主提供贷款或其他融资服务。
质押监管业务操作模式:
(1)质押。货主将享有所有权的货物质押给银行;银行向货主提供授信;(2)委托监管。银行委托物流企业对质押物进行监管。物流企业凭银行指令操作;(3)物流服务。物流企业为货主提供物流服务,并凭银行指令放货给货主。
物流企业质押监管业务按照监管环节的不同可分为存货质押监管和物流质押监管;按照监管质物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核定货值监管和非核定货值监管。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质押监管业务,物流企业在经营质押监管业务时,基本都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操作。
具体为:
(1)项目开发。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充分沟通,对货主的资信及资产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货主的经营情况及其所在行业市场发展状况;(2)项目考察。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一起对货主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确认货主企业是否符合开展质押监管业务的条件;(3)项目签约。物流企业与商业银行、货主签订三方合作协议;(4)质物接收。物流企业按照三方合作协议要求,与货主进行质物交接;(5)日常监管。物流企业按照三方合作协议要求,对质物进行监管;(6)后续评估。物流企业在质押监管业务完结后进行总结、评估。
从业务经营过程来看,物流企业经营质押监管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合同管理风险、项目选择风险、项目管理风险以及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风险等,前三者为关键风险。
1.合同管理风险
物流企业由于合同约定承担了过多的责任,或者合同条款不规范、不合理,责任不清晰等所带来的风险。
2.项目选择风险
(1)出质人风险。主要指一些出质人内部管理不善,产品质量或销路不好,不能很好地遵守贷款和质押监管协议,商业信誉不好。有些出质人在遇到危机情况时,恶意逃避、转嫁风险,违约风险较大。
(2)质物风险。质物风险包括质物商业风险和质物监管风险。质物商业风险主要指质物价格或品质波动、权属关系变化等所造成的风险。质物监管风险主要指质物是否易于辨认、存储、保管和计量等所带来的风险。品类繁多不易辨认的质物,危险、有保质期等不易存储保管的质物,不易清点计算数量和重量的质物,都存在较高的监管风险。
(3)监管环境风险。监管环境包括质物的存放、保管、防盗条件,进出库控制条件,质物盘点条件等。
3.项目管理风险
(1)项目审批风险。包括对监管场地、质物考察不够全面,对出质人经营状况不了解,未能充分评估项目潜在风险;监管方案不完善;相关审批人员审查不仔细等。
(2)监管不到位风险。监管不到位包括监管员数量不足、数据采集不够准确、现场监控不够严格、抽查不够细致、定期检查不到位等。
(3)员工道德风险。指由于监管员工作不规范、责任心不强、与客户勾结串通等出现违约所带来的风险。
1961年美国费根堡姆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在企业中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全员参与基础上的管理,是用全面的方法管理全面的质量。全面的方法包括: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数据分析,观察生产过程的稳定状态,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变化,进行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对质量信息进行处理等等。
具体到物流企业的质押监管业务风险防范来说,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物流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建立质押监管业务风险防范体系
物流企业要从各个角度去分析研究,按照业务经营的过程,从市场营销、方案设计到合同签订和实施(含现场监管)、结算等,建立符合质押监管业务经营的管理组织机构和监控体系。
货主对质押货物的保管方式通常分为自行管理和委托管理两种,无论是哪一种保管方式,物流企业都必须对质物的在库养护和进入库进行监管。因此,物流企业要这对这些方面进行必要的监管人员安排(如下图)。
在实际操作中,物流企业监管业务分管领导负责签订质押监管业务协议,并签发或授权监管业务经理签发质押专用仓单(质物清单)等重要单证。监管经理全面负责监管业务的日常工作,包括监管点人员分工、调整、评价,签发质物清单;协调货主、共同解决日常事务中出现的问题;检查、落实各项管理和操作制度等。监管业务主管主要负责接收并审核银行、出质人签发的各类单证;制作本企业内部管理各类单证,经监管经理签发后,交调度执行;对各种单证进行汇总和分析,原始单证的管理和保存。调度主要负责现场指挥质物的货区、货位管理;根据监管业务主管制作的单证接收、清点、盘查和释放质物;填制现场操作的单证,报监管业务主管。通常是在监管点比较多的情况下在每一个监管点设置监管业务员,其职责与监管业务主管的相同。安全主管是物流企业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岗位,通过日常检查,及时发现质押监管业务操作中的问题并督促整改。质物保管和门卫放行两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可由货主自行组织完成,也可由物流企业代为实施,其职责按照仓储业务的基本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
通过建立上述多层次、立体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物流企业可以从总体上把握质押监管业务的出险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
2.按照过程控制的原则,优化质押监管业务流程,控制关键点
从质押监管业务流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只需要确保质物符合质押监管合同约定的条件,因此,在操作质押监管业务过程中,物流企业的控制关键在于“质物与单证相符”。在操作实践中,监管人员要把握以下几点:
(1)接到银行发来的出质通知后,物流企业必须与银行、货主到现场对质物进行三方盘点,并填制三方确认的《质物进仓作业单》或《质物入库记录表》。与此同时,建立质物监管台账,对监管业务过程进行记录跟踪。
(2)在监管业务员的日常监管工作中,每天必须对质物进行盘点,并记录在《质物盘点日报表》中,同时抄送银行备案。
(3)接到银行发出的放货指令后,立即现场监督货主的发货过程,同时对留存货物进行盘点,并根据质物监管台账进行核对,填制《质物出仓作业单》或《质物出库记录表》报银行备案。
在质押监管业务中,物流企业通常只对质物的外观检验、文件检查负责,质物的品质鉴定由银行负责,因此,物流企业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确保与质物相关的信息及时传递到银行,与银行一道共同防范风险。
3.利用科学的方法,细化数据分析,提高监管业务管理水平
物流企业监管的质物各种各样,因此在确认监管关系后,对已验收合格入库的质物,应按品种、规格、产地、编号等分别堆放,以便核对、清点;同时要对堆垛摆放的质物建立货堆卡,货堆卡上应详细载明货堆卡编号、质物的品种、规格、产地、数量(重量)、质量等,做到一垛一卡,账、卡、货相符,确保货堆卡能明确反映出质物储存量和进出库情况。
动态动产质押的货物因经常有存量变化,所以此类质物的监管通常会设定最低数量(或最低价值),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每天对质物进行盘点,并制作风险预警图来提高监管水平(如下图)。
4.加强现场核查,防患于未然
现场核查是质量管理中常见的方法,也是保证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一种手段。通过加强现场核查,物流企业可以及早发现、纠正质押监管业务中的违规操作,排除风险隐患,同时通过现场核查,寻找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签订质押监管业务协议后,物流企业应在制定监管业务操作规程的同时,制订出现场核查工作计划,包括现场核查的方式、频次、内容、记录等。现场核查的方式按时间安排可分为定期核查和不定期核查,核查频次主要根据质物的进出库情况来确定,核查内容通常包括:现场查看质物堆垛情况、是否悬挂质押公示牌、质物仓库安全状况、有关单证和资料、账卡货相符情况等。现场核查的相关记录应整理归档。
综上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是全过程管理,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物流企业只要从点滴细节入手,就可以回避质押监管业务中大多数的可控风险。
[1] 齐艳铭.物流融资的界定及操作方式[J].现代物流报, 2005.
[2] 李毅学.物流与供应链金融评论[J].科学出版社,2010.
F253
A
1008-1151(2011)06-0209-02
2011-02-28
颜静,供职于中国外运广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