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莲 赵 勇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新余 338015)
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探索
李建莲 赵 勇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新余 338015)
英语听力教学是英语整体教学的首要环节。文章首先提出了听力的特征及其重要性,以及当前听力教学的缺陷及听力现状,重点研究了以信息为核心的听力教学过程和听力训练的正确方法及方式,最后指出应大力提倡英语听力教学,加强听力训练的力度。
听力;听前准备;口头复述;信息重建
1.听前准备。理性主义的语言学观点认为,听懂话语的过程是个“重建信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过程。在这个“重建信息”的过程中,听者必须运用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常识,对语音信号进行解码然后再把解码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组成一个框架,然后围绕这个框架从建信息。这个重建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接收语音信号→解码→建立信息框架→重建后的信息。根据话语理解的认知结构理论来达到听懂或理解的目的,也就是说,理解话语的要求远远超出了理解单句的要求。在话语理解过程中,还必须排除不合逻辑的解释,填到理解过程中的缺口,使自己重建的信息前后一致结构完整,前后呼应。在这一环节中,可以从课外读物或杂志等找到与录音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对生活现实进行讨论,这一课外活动可以激活学生已经掌握了的语言知识的认识结构,并引起他们了解录音内容的兴趣,为下一步解码和信息重建工作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外语进行表达,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在理解与表达时出现的困难,并及时进行辅导。如果学生对这种讨论或听前准备活动感到困难,教师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即让学生阅读与录音内容有关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将要点列出来。例如在学生读完一课有关天气的短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举有关天气方面的词cloudy,sunny,below zero,above zero,fog,temperature等;另一方面,利用关键词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力,使学生对录音材料中可能出现的词进行联想,对于理解录音材料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在谈到听力理解的图式效应时指出,当听者听到某一个词时,会马上联想到可以与之一同使用的一组词,这使听者能更迅速地建立起信息框架,从而更有效地判断已听到的内容和预测下一部分内容。例如在教学听一篇关于天气问题的录音材料前,教师只要在黑板上写“A weather report”,学生就会自然地联想到此等词汇与概念,经过这一个准备阶段以后,学生在录音材料中听到这些词时能很快辨认出来。听前准备阶段的环节对于改变学生听力课上被动压抑的应付状态来说是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听力课上的交际环境和真实的交际环境有很大的差异。
2.解码与信息重建。按照 Clark & Clark观点,学生在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1)在短暂记忆中保持听到的话语。(2)将短暂记忆中的话语按语法进行分析和重新组配。(3)识别其中的话语含义。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就是提取信息的过程。当然,要完成这些任务,还必须经过微观、综合、客观阐发和总体认识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如果没有听前准备做铺垫,这些心理过程是难以产生的。然而,经过听前准备的一番活动,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和认知结构进入了激活状态,对录音材料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把握,已具备了应付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的心理条件。这时教师可以播放第一次录音,并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说内容的要点,然后用笔记形式勾划出这段内容的信息框架。在此之后,教师再播放一遍录音材料,使学生有机会补充遗漏的部分。教师可根据这些信息框架不同的遗漏情况去判断并解决学生在信重建过程中遇到的不同困难,以便带领全班顺利进入听力课最后一个环节。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勾划信息框架时应该用笔记形式而不是原文的句子,因为能记下原文的句子并不意味真正听懂了录音的内容,而只有真正理解了原文,才有可能以笔记形式把信息框架勾划出来。
3.口头复述。听力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利用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重建的信息去组织一篇简短的谈话,并以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在上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去对同一篇录音材料作不同角度的理解,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信息框架,在真正理解了原文的基础上得出的框架能够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正是这种成就感使学生具备了内发的部分动机,想别人知道他听懂了多少而且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角度,并及时了解和帮助学生解决表达上的困难。如果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出现困难,教师应利用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继续下去,这时,在听录音时记下的信息框架就能起到提示的作用。由于学生没有看过录音的文字材料,在口头表达时就不会照搬原文的句子,而只能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使表达更加自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帮助只是在学生听完录音和做完笔记以后才是合适的,那种在听录音以前就把原文内容介绍给学生的做法虽然能够降低难度,但却不能形成交际缺口,所以对交际教学是没有意义的,而那种把原文逐字解释给学生听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在短时记忆消失之前通过整理去巩固从录音材料中学到的知识,并可以在较自然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交际性口头表达。
1.加强听的练习,注意听的效果。听力是在听的练习里培养起来的,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听的训练让学生多听英语。所谓多听,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进行教学,少用汉语。此外,在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多听英美人的声音,以及学校里其他英语教师的声音,使学生习惯于听比较地道,比较标准的英语语音。另外,也要学生注意听同班同学的发音,以提高辨音的能力,在一个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时,其他学生也要用心听。还要鼓励学生课后收听、收看难度适当的广播、英语教育片,以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听力训练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注意时效,不走形式,只有有意识地注意听的训练,才能有成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
2.学生听地道语言、语调,注意放听方法。训练听力,要让学生听英美人的声音,学习地道的语音、语调。英语课本一般都配有语音、语调比较地道的录音磁带。在没有现成的磁带时,也应请语音较好的教师录音,为学生学习地道的语音语调打好基础。在放听英语录音时应注意:(1)每次上新课都先让学生听录音若干遍,做到地道的语音先入为主;(2)下课前要放听录音,做到课后余音在耳;(3)上课当中还要放听录音若干遍,不断加强对地道语音的训练。
3.交换练习方式,每种练习都不要做得时间过长。做听的练习和做其他练习一样,要经常交换练习的方式,并随着练习方式的交换,由简而繁,由慢而快,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形成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如先听课文录音,再听听力训练题,并要求学生速记下来,每种练习都不要做得太久,以保持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避免出现疲塌现象,训练性的练习做过以后,要有检查性的练习。只有教师看到一种练习的目的达到之后,才进入下一个练习。
4.遵循理解、识记、复用、活用、交际的教学过程,从易到难。理解、识记、复用、活用、交际是教学上所应遵循的程序,也是听力训练可以借鉴的步骤。听录音或其他材料时,先入为快,但也需要理解,了解其中的情况、人物、时间、地点等有关信息,否则,即使听清、听准了也难以获得很好的效果。理解了以后,还必须有一定的识记标记,用notetaking或关键词形式等,因为虽然正常人脑可储存大约10比特的信息,但听力记忆大部分是瞬时记忆,所以保持时间非常短暂,大约0.25秒到2秒。只有适当地有意识记忆才能使之成为短时记忆,甚至长时记忆,为后面的练习做准备。识记不是最终目的,接下来就是复用,利用各种练习,如选择、填空、判断等,让学生用识记下来的东西进行实践,产生一种激励感和成功感,进而提高学生听的积极性。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让进行活用练习。活用练习形式多样,如复述、情节接龙、一问一答等形式,教师可灵活应用。交际主要是口头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渗透到复用和活用环节,开辟英语听力训练的课外渠道。
5.英语听力训练的课外渠道。英语听力的课外渠道主要是英语课外活动和听力强化训练两种形式。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紧密相连,是使学生掌握外语所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技能和技艺,并巩固、加深、扩大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扩大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听力的提高颇有成效。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如英语会话小组,英语广播小组,英语课外阅读小组,英语歌唱小组等。
[1] Clark,H and Clark.Psychology and language[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2] Irwin,J.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Processes[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3]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 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5] 舒白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H319.9
A
1008-1151(2011)06-0146-02
2011-04-04
李建莲(1979-),女,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从事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