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刘玲玲
民间投资乏力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较大考验。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出口增长困难,2010年我国出口已接近德国、日本曾经占全球比重峰值,增长空间有限;消费受制约,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社会保障体系现状一定程度上制约国民消费能力可持续增长;2010年年底,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政府投资将处于紧缩时期。在此背景下,保持经济短期和长期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在于民间投资能否跟进。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现已形成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新增长点的主要载体。从企业数量和资金规模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年均增速高达14.3%,已经超过840万户,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占全国实有企业总数的74%;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年均增速达到20.1%,总额超过19万亿元。个体工商户超过3400万户,注册资金超过1.3万亿元,较2005年年底分别增长40.9%和133%。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年均增长9.7%,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金年均增长10.6%,民营经济在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个体实力也在不断壮大。从投资规模上看,2010年年底,民营经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2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34.5%,民营经济在全部19个行业中的9个行业投资占比超过30%,在金融业等国有资本长期控制的垄断行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领域投资规模显著增大。从对外贸易来看,2010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超过4500亿美元,高于国有企业出口总额1倍以上,五年涨幅超过200%,占全社会出口总额的30%以上,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主体。从税收贡献来看,2010年全年,个体私营企业完成税收总额11173亿元,五年年均增速达22.2%,分别高于全国和国有企业2.0和12.7个百分点。
除一部分大型民营企业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过程外,大部分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现象。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二种方式,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受到发行规模的限制,民营企业很难达到直接融资的要求。民营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进行间接融资,但商业银行受其政策和自身利益的制约,民营企业存在贷款难问题。银行发放贷款采取实行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方式,民营企业缺乏必要的担保,资信度相对较差;同时银行出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率等方面考虑,除少数规模大、信誉好的私企外,对多数民营企业采取惜贷态度。
民营经济因贷款规模小很难享受大企业贷款利率下浮优惠政策,而中小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一般为基准利率的2倍到3倍。若无银行贷款渠道,进行民间融资成本更高,同时,中小企业的融资手续繁琐,时间成本高。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短期内经营权和所有权难以分离,相当部分民营企业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大部分民营企业仍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管理层次较低,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对高端金融人才的吸引,使得民营经济在面对融资难问题时,缺乏人才支持。
要鼓励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的加快发展,必须切实解决好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该决定标志着民间投资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在投资机制上逐步弱化对财政支出的依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性任务,鼓励民间投资增强了投资领域的造血功能,在短期内对经济起到拉动的作用,在长期为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国务院“民间投资36条”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民间投资的范围更广,参与的程度更深,对经济推动力度更大,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生产性固定资产等方面投入不断提高。政府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严肃处理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政府工作人员,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赔偿经济损失。各级政府坚持“公开、公正、平等、高效”原则,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办事成本,不断深化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推行政务公开,不断增强政府服务意识,转变机关作风,主动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为民间投资创造宽松的发展空间。
首先,要为民营经济提供良好中介服务。政府搭建平台,成立相关的投资信息发布机构,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为投资者提供政策、信息、咨询服务,形成长效机制。其次,要建立民间投资项目库,加强民间投资项目的包装、推介。同时,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民营企业产品展览会,协助民营企业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再次,要提高民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民营经济要快速发展,关键还要提高民营企业整体人才水平。政府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改善民营企业的人才资源状况,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健康运行的关键在于民间投资能否跟进。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鼓励民营经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投资,例如联合、联营、集资、入股等方式。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处于基本饱和的状态下,加快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步伐,将有效拉动社会投资。政府通过政策配套,引导民间资本以拍卖、转让和股份制改造等各种形式积极进入过去民间资本禁入的垄断行业。在民间资本寻找资金投资出口时,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或转移支付等方式,确保投资者合理的回报率,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高的行业。政府鼓励民间资本通过BT、BOT等多种形式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解决政府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我国民间资本较充裕,但受制度约束,无法进入合法的融资渠道,一方面造成大量资本热钱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冲击,另一方面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极大地制约了民营投资活动。因此,政府要运用经济创新的手段使民间资本组织化运作。第一,大力改善对民营经济的融资方式。民营经济是吸纳就业主渠道,政府应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转变观念,放宽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要求和标准;可以借鉴外国的一些做法,如建立中小企业银行,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进一步完善法律,鼓励和支持民营股份制银行的发展,增加民间投资企业融资的选择。第二,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企业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标准,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板块,加大国内融资力度,特别是深交所创业板推出,对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截至2009年年末,A股上市公司中,中小企业板块公司327家,总市值16872.55亿元,流通市值7503.57亿元。2009年10月31日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截至2009年年末,共有36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累计筹资204亿元;市价总值1610.08亿元;流通市值298.97亿元。同时积极寻求海外上市,吸收国外资金。第三,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鼓励中小企业以入股的方式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融资方式,解决企业创立、发展时期的资金瓶颈问题。
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精神,针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居多的特点,进一步深化机制改革,努力做好服务工作。
3.5.1 建立和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组织体系
设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如中小企业信贷中心、中小企业事业部等,制定适应民营经济特征的贷款政策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体系,多种方式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问题。例如成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成立会员制的担保机构,民营企业发挥联保、互保的作用,共同提高担保能力。进一步发挥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性银行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增加专门中小企业服务网点和产品。
3.5.2 积极发展担保、信托、、信用评级等中介组织
中小企业存在融资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担能力弱等问题,中介机构发挥其信息挖掘、风险分散等方面的优势,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鼓励各级政府、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等出资组建不同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逐步形成全国性、区域性、社区性等多层次担保机构,完善企业评级、项目评级、代偿制度和担保准备基金等配套体系。建立和完善适用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业绩考核机制、信贷技术等。
3.5.3 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体系
民营企业融资缺乏信用担保基础,压缩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空间。积极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数据库和未贷款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库。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是引起银行不愿对民营企业信贷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完善信息服务功能,引导商业银行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突破民营企业融资困境。
3.5.4 积极创新适合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
金融机构应当改善信贷管理,扩展对民营企业的服务领域。商业银行要转变经营态度,变歧视民营企业为重视民营企业,加强与民营企业的信息互动。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不仅能带来稳定的业务,而且可以改善盈利结构,设计适应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信用评级技术和信贷审批管理机制,在信贷、结算、财务咨询、投资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务。产品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有针对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特色产品,例如建设银行的“速贷通”、招商银行的“专业市场贷”、交通银行的“展业通”就受到市场认可。支持金融机构进行信贷产品创新,进一步完善财产抵押和贷款抵押物制度,缓解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不足的矛盾。在规范管理基础上,开发出适合中小民营企业的信托融资、租赁融资、债券融资等理财产品。通过加强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的成本。
[1]王清剑,安起雷.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0(8).
[2]朱英华.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9).
[3]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4).
[4]孟耀.我国政府投资于民间投资的发展演变[J].财经问题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