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王磊
德国“实践教育”有待提高
编译 王磊
德国在经济上的成功带来了人们对教育的疑惑。一方面,德国的学校是输送劳动力的中坚力量,学校培养的学生有能力制造出全球热销的产品,使德国企业成为全球出口王者。而另一方面,学生的学术成就却表现平平;国际学生能力评量(PISA)研究显示,15岁德国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这个脑力愈来愈重要的世界里,德国企业的成功之道路在何方?
答案在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德国企业提供所需的劳动力,用以制造高质量的产品。在德国,10岁或11岁的孩子中有2/5会被选入就读高级中学。他们中的许多人最后会步入大学。那些没有进入高级中学或者是其他差一点的学校毕业的学生,多数人最终会选择职业培训学校。这些培训学校的课程从园艺到玻璃吹制,涵盖了350种行业。学生们就读培训学校后会将时间分配在教室和工厂车间里。按许多公司老板们所说的,这种教学和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变得专业而且全面。由于德国的工作相当有保障,许多员工愿意花时间学习新技能;企业也愿意投资于教育员工,因为员工不太会离职。
此外,德国基础教育也有改善。PISA研究于2001年首次发布,当时德国学生表现不佳,但过去几年则大幅改善。即使如此,这个系统还是有瑕疵,例如:有人认为一旦特定专业人才的需求减少,德国必须有更好的通才教育,让年轻人能转换跑道。
更大的问题在于,早期的筛选会舍弃出身贫穷和移民家庭的孩子,他们最有可能进入最差的学校而且失去岗位实践的机会。一定程度上由于这个原因,有大批的学生在能力评估中落在了后面,也解释了为什么德国学生的能力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最终使德国的经济受到影响。德国慕尼黑大学经济信息研究所的卢德格尔·沃斯曼因认为,预测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对比学生在科学、数学等各项学科中的成绩。他指出,德国学生的成绩预示着前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