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琴抄》主人公形象塑造的矛盾对比

2011-10-09 02:41陈世华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09
名作欣赏 2011年3期
关键词:矛盾性格文学

⊙陈世华[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09]

⊙桑丞[嘉兴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王煜婷[三江学院日语系,南京210012]

《春琴抄》主人公形象塑造的矛盾对比

⊙陈世华[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3;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210009]

⊙桑丞[嘉兴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王煜婷[三江学院日语系,南京210012]

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春琴抄》被称为谷崎文学“美意识”的精华。本文在对《春琴抄》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分析作品在主人公形象塑造方面,使用了外貌矛盾对比、心理矛盾对比、性格矛盾对比等几组矛盾对比手法,进一步指出矛盾对比建构是谷崎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真正魅力所在。

谷崎润一郎《春琴抄》主人公形象矛盾对比

一、引言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是从明治后期开始,毕生都活跃在日本文坛的“耽美主义”和“恶魔主义”文学代表作家。谷崎1910年发表了《刺青》《麒麟》等作品之后,开始受到上田敏、永井荷风、正宗白鸟等文学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唯美主义大师永井荷风在1911年11月份的《三田文学》杂志上发表了长篇评论《谷崎润一郎氏的作品》后,对成就谷崎和谷崎文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濑沼茂树(1973:510)认为,永井荷风对早期谷崎文学的评论,使谷崎“增加了以此类文学为出发点进行文学创作的勇气”。

谷崎文学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明治1910年到1917年,作品呈现出一种“追求感官刺激的颓废”倾向(郑民钦,2007:2),从而确立了“耽美派”作家的地位;第二个时期是从1917年到1923年,谷崎为填补艺术创作和现实生活的不一致而创作了所谓的“异端”文学,在反自然主义倾向的同时,以描写女性美为文学创作至高无上的目标;第三个时期是整个昭和时期,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谷崎全家移居京都,渐渐减弱了对西洋的赞美,开始倾心于关西的风情和日本传统美,文学创作开始追求“永远的女性”,代表作《吉野葛》《春琴抄》等,达到了谷崎文学创作的顶峰。濑沼茂树(1975:502-503)认为,“作为艺术家的润一郎的真实面目,不得不从《吉野葛》以后的拟古作品中发现”,而“拟古作品群的顶点是《春琴抄》”。晚年,谷崎的创作转向描写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创作了《钥匙》《癫狂老人日记》等作品,但描写对女性崇拜的本质却一生未变。1949年,他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还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33年发表的《春琴抄》,描写的是一个叫春琴的美貌女琴师,9岁时就因眼疾而双目失明。身为仆人照顾春琴的佐助,逐渐成为了春琴的弟子。春琴教学严格,几近苛刻,师徒之间的教学几乎是在春琴的虐待和佐助的哭泣中进行的,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师徒之间逐渐产生了感情,并有了一个私生子。后来春琴遭人陷害,被人用开水烫伤了脸,毁坏了容貌,春琴不让佐助看她烫伤的脸,于是佐助毅然把自己的双眼刺瞎。直到春琴香消玉殒,她原有的姣好容貌永远留在了佐助的记忆中。

《春琴抄》被认为是谷崎描写“女性至上”主义主题的“集美意识大成”的作品。井上靖(1966:496)评价《春琴抄》是“从发表时到现在,作为谷崎文学的杰作,一直赢得好评的作品”。高田瑞穗(1971:39)评价《春琴抄》“是这个时期代表所谓古典主义时代谷崎文学的力作”。对《春琴抄》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女性至上”主义和“女性跪拜主义”这个主题上,但井上靖(1966:496)注意到《春琴抄》中漂亮的女主人公春琴虽然具有谷崎文学所有女性的故意刁难、虐爱成性等共同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性格在春琴身上几乎是完美的描写方式”,而且,对佐助“也描写得很好。这也可以说是完美的描写方式”。野口武彦(1970:355)认为,谷崎文学的各个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因其“永远性”而吸引了我们。这种“永远性”,就是“很好的形象塑造”。从井上和野口的分析可以看出,谷崎坚持55年对“女性”的描写,就是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成功塑造,而达到女性的“永远性”。本文通过文本解析,发现谷崎运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对主人公外貌、心理、性格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塑造了主人公鲜明的形象。

二、主人公形象塑造的矛盾对比建构

《春琴抄》中的主人公是有着主仆、师徒,甚至是夫妻关系的春琴和佐助两个人,这两个人演绎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代表了谷崎文学创作的最高峰,并6次在日本被搬上荧屏,这除了故事本身的情节感人至深之外,与谷崎对主人公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不无关系。

1.春琴形象的塑造

对女主人公春琴形象的塑造,主要是从外貌、心理和性格三个方面进行了矛盾对比的构建。

(1)外貌的矛盾对比:美貌与盲疾

对于春琴美貌的描写,作品不但使用了大量赞美女性的形容词——端丽、高雅、幽艳……还对春琴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描写:“春琴的身高也不到五尺,脸庞、四肢极其娇小纤细。从流传至今的春琴女37岁时的相片来看,她有着一张轮廓匀称的瓜子脸,鼻子、眼睛仿佛一一是用可爱的纤柔细指捏就般小巧玲珑,似乎随时都会消失掉。”春琴的美貌跃然纸上,好像一个活生生的美人儿就站在读者的面前。

但“琴女九岁时不幸患眼疾,旋即双目失明”。从此看出,春琴虽然非常美丽高雅,但同时又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性。年纪轻轻的漂亮女孩,就因眼疾双目失明,这不禁让人对春琴产生了一种怜惜之情。双目失明让人感觉到的往往是一种“残缺”、“不美”,甚至“丑”,但在春琴身上,这种美与丑的矛盾对比,让人感觉到的却不是“丑”,而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残缺美”。正如顾永芝(2008:83-89)所说,“美和丑是互相依存的,无论是美还是丑,如果彼此孤立,单独呈现,不一定很突出;如果各以对方为参照,尤其是在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中,则均使对方更为彰显”,“丑的审美化,就是寓美于丑,将审美价值寄托在丑之中”。春琴的“丑”,就是在与美的矛盾对比中,使人感觉到了存在于其身的残缺之美。

描写春琴的美,谷崎并不单纯使用大量的溢美之词,而是从美与丑两个矛盾的方面,以对比的手法进行了描写。正如朱光潜引用英国美学家博克对美的论述时说,“美的成因不在于‘完善’”,“美这个性质,在达到高度时,例如在女人身上,往往带有软弱或不完善的意味”。正是这种“不完善”,才更加衬托出春琴的美,才更加鲜明地塑造了女主人公春琴的外在形象。

(2)心理的矛盾对比:依赖与虐待

春琴双目失明之后,对于佐助的依赖逐渐达到了习惯于佐助对她的照顾。“春琴本来就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姐,再加上盲人特有的故意为难别人的心理,使得佐助片刻不敢疏忽大意。”由此可以看出,佐助对春琴的照顾可以说无微不至,而春琴对佐助的依赖也达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春琴“实在太冷的时候,佐助便将她的一双脚抱在怀里取暖。但即使如此,她的那一双脚很难焐热,反而让佐助的胸怀冻得冰冷”。这既可以看出佐助对春琴的言听计从,又可以看出春琴对佐助的依赖已经达到了一种虐待的程度,而且对佐助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恶劣。

但春琴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虐待佐助的行为,对佐助产生了怜悯之情,并被佐助的志向和热情所感动,于是“怜佐助之志,曰:‘汝之热心可嘉,以后由小女教之。汝如有余暇,可常师事小女,勤学励进’”。从此便教佐助练习三弦琴。然而她“一边用拨子敲打他的脑袋,而这个弟子就抽抽搭搭地哭起来”。春琴在收佐助为弟子的同时,又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斥责。春琴对佐助越是依赖,就越是虐待,同时对佐助越发产生怜悯之情,但在教授三弦琴的过程中,又对佐助横加斥责,无理刁难,这种行为的矛盾对比,生动地表现出了春琴复杂矛盾的心理,使春琴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心理矛盾的描写还表现在两人暧昧的关系方面,虽然春琴矢口否认与佐助的夫妻关系,当佐助跟其他人表现亲密时,春琴又会不高兴。她“非常讨厌自己和佐助被别人视为一对夫妇的样子,所以严格规定主仆之礼节、师徒之规矩”。但是,春琴生产之后不久,“她又若无其事地让佐助牵着自己的手前去听课”。从这些看似矛盾的关系看出,他们就是亲密的夫妻关系,春琴对佐助时好时坏的态度也许就是这种矛盾关系的体现。之所以有这种复杂暧昧的矛盾关系,是因为“大阪人至今在婚姻问题上比东京人更加讲究门第、财产、排场等”。可以看出,当时在大阪对结为连理的双方家庭背景十分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既是主仆关系,又是师徒关系的春琴和佐助,虽然相互感情暧昧,但不能公之于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春琴才产生了这种矛盾的心理。

(3)性格矛盾对比:顺从与叛逆

春琴矛盾的心理,造就了其独特的矛盾性格,这一方面表现在对佐助的态度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

春琴每天晚上到十点钟左右都还在给佐助教授三弦琴,使大家不能睡觉。父母警告春琴,“以后定一个时间,不要弄到三更半夜。大家听到佐助呜呜的哭声,谁也睡不着觉,都很烦恼”。“从来没有斥责过春琴的父母亲如此诚恳规劝,即使春琴的性格十分倔强,此时也无言以对,表示服礼认错。”对待佐助,春琴显示出一种虐待的心理,但对于父母,春琴却在表面上显示出了尊敬与顺从。为了让春琴说出所生的婴儿的父亲是谁时,主人说道:“你既然这么倔强,我家不能养育一个无父之子。如果你不愿意结婚,尽管这么做孩子很可怜,也只好把这婴儿送到别的地方去。”春琴见父母用婴儿来要挟自己吐露真情,便以冷漠的神情答道:“请你把孩子送走吧。我打算独身一生,孩子对我来说还是个累赘呢。”春琴的这种态度,既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尊严和对父母的顺从,又显示出了对社会、对父母的叛逆。

2.佐助形象的塑造

作品中对于男主人公佐助形象的塑造,更多地从心理、性格和行为三方面进行了塑造。

双目健好的佐助在弹三弦琴时,总是在黑暗里闭上双眼。“尽管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想经受春琴那样的苦难,尽量体验盲人那种不便的生活状态,为此有时甚至仿佛很羡慕盲人。”作为一个盲人乐师的仆人和弟子,佐助始终设身处地为春琴考虑,以感同身受的姿态来对待春琴。在这种对春琴的崇拜心理的驱使下,佐助甚至“觉得春琴闭着的双眼要比她的姐妹们睁开的双眼更加明亮、美丽,这张脸蛋本来就应该配上这一对闭着的眼睛”。并因此而觉得“我们不才是真正的残疾吗?”由此看出,佐助对春琴非常尊崇,虽然她双目失明,但是他并没有把春琴当作残疾人,反而在为自己不是失明的人而愧疚。

在对佐助的性格描写上,作品中极力塑造了一个懦弱的男主人公形象。“也许佐助是个‘哭包’。每次挨了打,都要哭鼻子,而且竟然显出没有出息的样子,咿呀咿呀地哭出声来。”佐助的这种爱哭懦弱的性格,使得他对春琴的虐待虽然感到冤屈,但是越是被虐待,佐助越是百般呵护地侍奉着春琴,甚至“感到十分高兴,将春琴的那种特殊的任性刁难看成是对自己撒娇,理解为是对自己的一种恩宠”。甚至在春琴生出与佐助极为相似的孩子之后,“他和春琴口径一致,彻头彻尾予以否认”。佐助的这种懦弱性格,实则是一种异于常人的受虐心理所致。

佐助对任性的春琴尽心照顾,包揽了所有照顾春琴的任务。甚至当他察觉到春琴不想让他看到她丑陋容颜的内心想法后,虽然表面看上去很平静,与平日无异,但他竟然用针把自己的双眼刺瞎了。这可以看出他对春琴的爱情是何等的执著惨烈。佐助平静外表下激烈的内心挣扎,极端的崇拜受虐心理再加上他懦弱的性格,最终导致了他献身爱情的悲壮行为。

不管是对佐助矛盾的心理描写、性格描写还是行为描写,都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和成就了春琴的形象。同时,佐助的心理和性格本身又和春琴的心理和性格形成了一种受虐和施虐、懦弱和倔强的矛盾对比。佐助形象的塑造,是为着更好地塑造春琴的形象,因为谷崎文学的主题就是描写女性美,而其他的一切,都是为这一主题服务。

三、结语

《春琴抄》中对于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在外貌描写方面,谷崎既描写了其美丽可爱的一面,又描写了女主人公因失明而丧失其完美性的一面,从而塑造了春琴“残缺”之美;在心理描写方面,谷崎善于使用依赖和虐待这样一种矛盾对比表现,既体现了两个主人公不可分离的情感,又描绘出了女性特有的情感;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造就了女主人公春琴在性格上的乖张孤僻,从而导致了春琴与他人的顺从和叛逆的矛盾冲突。对于男主人公佐助的形象塑造,谷崎主要把他和春琴从心理、性格和行为方面进行了矛盾对比。这种手法,就是把同一个主人公心理、性格、行为等矛盾着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在《春琴抄》中,春琴和佐助形象的塑造,都各成一个艺术整体。同时,春琴和佐助这两个男女主人公形象的矛盾构建,又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可以说,矛盾对比成就了谷崎文学。这种矛盾对比,突出地表现了作品中人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塑造了主人公鲜明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这也可以说是谷崎文学的创作特色,是谷崎文学经久不衰的根源。

[1]谷崎润一郎.春琴抄[M].郑民钦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2]濑沼茂树.谷崎润一郎入门[C]//豪华版日本现代文学全集17谷崎润一郎集(一).东京:讲谈社,1973.

[3]濑沼茂树.谷崎润一郎入门——昭和期的谷崎文学[C]//豪华版日本现代文学全集18谷崎润一郎集(二).东京:讲谈社,1975.

[4]井上靖.现代日本文学馆谷崎润一郎[M].东京:文芸春秋,1966.

[5]高田瑞穗.谷崎润一郎集解说[C]//日本近代文学大系30谷崎润一郎集.东京:角川书店,1971.

[6]野口武彦.解说[C]//日本文学全集43谷崎润一郎(二).东京:河出书房,1970.

[7]顾永芝.美学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作者:陈世华,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文学;桑丞,嘉兴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助教,学士,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王煜婷,南京三江学院日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翻译。编辑:魏思思E-mail:sxmzxs3@163.com

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CC418)

猜你喜欢
矛盾性格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矛盾的我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我与文学三十年
性格描绘词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
文学
12星座“吃”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