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敏 冯保军
一个贪官的“藏宝图”
文/余敏 冯保军
2011年1月,由检察日报社发起编制的《法治影响生活2010年中国法治蓝皮书》发布,李荫奎因其“理财有方”,被反腐篇收录,成为十位最具“个性”贪官之一。李荫奎在担任封丘县县长和县委书记期间,贪污受贿上千万元,先后1575次受贿,创下县委书记受贿次数之最,但其家庭成员名下却没什么钱。原来,为避免东窗事发,李荫奎一边上缴廉政账户资金,一边却让妻子四处找亲戚朋友借来身份证,用其他人的名义藏匿巨额赃款。
李荫奎出生于1959年11月,祖籍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他也算一个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人,到2002年,出任封丘县县长,5年后,任封丘县委书记。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他,一度因主动设立“廉政账户”而赢得清廉之名。“如果不是一次群众集体上访,李荫奎或许早被提拔了。”一位当地官员说。
据这位官员介绍,2008年9月,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三级环保、信访部门都收到一封由900多名居民代表署名按下红手印的举报信。信中反映,地处封丘县城居民区内的“毒工厂”——黄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化工),从2008年初开始非法生产甲醇,产生了严重的噪音和粉尘污染,导致附近患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居民人数明显增加。工厂还将废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黄河,恶化了环境。举报信说“黄河化工的老板黄金慈正是县委书记李荫奎的武陟老乡,厂子的建成与发展,仰仗的就是李荫奎。”
黄河化工的前身是筹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封丘县化肥厂,属地方国有企业。该厂由于生产技术落后、效益不好,1998年宣告破产。当时,很多企业老板都想出资收购,但最终,黄金慈以300万元的价格购得了总资产为1亿多元的化肥厂。据地方官员介绍,这是李荫奎和黄金慈的私下交易。李荫奎代表封丘县人民政府与黄金慈签订了出售合同书,贱卖了国有资产。
黄金慈为了赚钱不择手段,黄河化工很快就成为当地的“排毒”大户。2004年,厂子被列为必须“停产整顿、限期治理”的企业,但有李荫奎这棵“大树”撑腰,黄金慈每次都顺利逃脱整治,依然继续从事非法生产。最后,逼得当地百姓联名上访,900个“红手印”将黄金慈和李荫奎的违法勾当掀了出来。河南省纪委成立专案调查组展开调查。2009年2月,李荫奎被“双规”。
“双规”之后,李荫奎不仅不紧张,反而很镇定。他对专案组人员说:“你们随便查,面对金钱的诱惑,我抵抗住了。我确实也收过一些钱,但都上缴‘廉政账户’了。”
李荫奎说的没错,专案组查来查去,发现李荫奎及其妻子、孩子名下确实没有大额财产,从他家中也仅发现5万余元现金。不仅如此,在任7年来,李荫奎还一直不间断地往开设的“廉政账户”上缴资金63.98万元。这让调查陷入僵局。
不过,专案组人员最后还是从李荫奎的前任赵建军那儿找到了突破口。此前,封丘县原县委书记、时任新乡市委统战部部长的赵建军因收受索要贿赂383万余元、礼金482万元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为了查证李荫奎的犯罪问题,专案组人员和赵建军案专案组配合,从赵建军那里打开了缺口,掌握了李荫奎的确切犯罪证据。
李荫奎终于撑不住了。他交代的犯罪事实让专案组人员大吃一惊:经核查,李荫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7年间先后1575次非法收受贿赂1276万元,另外还有大量欧元、美元。
这么多钱,李荫奎与家人名下却查不出来,他把钱藏哪里了?原来,李荫奎和妻子刘士珍在收受第一笔贿赂时,也是心惊肉跳,总怕出事。二人最终商定:他们自己名下不放财产,让亲戚朋友四处搜集身份证,作为代存脏款之用。
据李荫奎的交代,专案组人员从刘士珍的妹妹刘士兰处提取存单41份,股金证一份,总金额人民币193.2万元、美元9015.23元、欧元2416.49元;从刘士珍的弟弟刘世庆处提取存单45份,股金证一份,总金额460.2万元,另提取现金人民币22.96万元、美元6.5万元和欧元8000元;从刘士珍的妹妹刘慧娟家中提取存单13份,总金额125万元;从刘士珍的表哥杨某的诊所里提取存单10份,总金额60万元;刘士兰丈夫李继平还主动向专案组人员交出存单14份,总金额120万元,另上缴现金45万元。“廉政典型”利用家人画出了一幅“藏宝图”,这么多笔钱放在不同人的名下,真是煞费苦心。
2010年5月7日,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李荫奎犯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李荫奎对一审判决不服,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目前,他还在等待最终判决。
针对此案,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李永忠概括了本案的四大警示:
其一,县级“一把手”成了贪腐的“高危岗位”。2006年以来,仅河南省就先后有22名担任过县委书记的领导干部被严肃查处。李永忠说,“县在我国行政机构设置中承上启下,位处要冲,直接面对百姓。作为党政‘一把手’,县委书记权力最为集中,面临的诱惑也最大。虽然在名义上,他们也要受到各种形式的监督,但由于‘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监督往往成了一种形式和摆设。”
其二,“小步快跑”成了贪腐的新花招。过去,不少贪官常常是欲壑难填,“张嘴很大,下口很猛”,单笔贪腐金额巨大。但李荫奎并不是“一口吃饱”,而是“小步快跑”。由于目前老百姓对腐败还没有完全做到“零容忍”,这种“大腐不干,小腐不断”就成了一些贪官“最优”或“次优”的选项。
其三,假装清廉成了真搞腐败的“面具”。李荫奎为了掩盖自己受贿上千万元的犯罪事实,把公开的或者是自己信不过、觉得不可靠的60多万元上缴“廉政账户”,来表明自己的“清廉”。李永忠认为,这一做法使“廉政账户”备受质疑。但实际上,“廉政账户”不仅是反腐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反腐斗争深入的一种表现。清廉者运用“廉政账户”这个平台,能使清者更清;腐败分子为假装清廉去戴“面具”,只能使污者更污。
其四,“家族式腐败”成了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李荫奎不仅自己腐败,还把家人甚至是家族成员拉了进来。李荫奎被查处后,他的家族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实际上,‘家族式腐败’是腐败者利用血亲、姻亲关系对其腐败行为采取的一种障眼法。它增加了腐败总量,稀释了腐败浓度,扩大了腐败范围。”李永忠说:“‘家族式腐败’的危害远远大于官员个人腐败。它吸引更多人由拜金主义向拜权主义转化,刺激他们由恨腐厌腐向思腐羡腐转变,并促使一些人在腐败问题上结伙抱团。对这种腐败形式,必须从政策、法律和制度上,加大惩处和预防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