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国民素质培育职能的价值与践行

2011-09-25 03:41
关键词:国民素质培育图书馆

马 静

(国家图书馆 外文采编部,北京 100081)

图书馆国民素质培育职能的价值与践行

马 静

(国家图书馆 外文采编部,北京 100081)

本文从和谐社会与国民素质的关联着手,从指导国民素质教育、国民素质提升、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模式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国民素质培育职能的价值体现,并针对不同类型群体的服务践行,主要包括公共培育、面向老年及少儿、面向流动人群和面向其他弱势群体四种方式,充分探讨了和谐社会中图书馆在国民素质培育中的重要性。

图书馆;和谐社会;国民素质培育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与思想,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机遇与挑战而提出的重大战略。胡锦涛同志在其论述中不断重申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国民素质问题。笔者认为,国民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而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因其固有的国民素质培育职能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道路上应能够体现出重要价值。

一、和谐社会与国民素质的关联

我国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国民素质至少应包括个人基本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等多方面。从其各自的基本要素可以发现,国民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性基础,和其他条件一起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同时国民素质的均衡、整体发展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可见二者具有先天关联。然而,和谐社会中的国民素质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国民素质的均衡发展。

所谓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国民在主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下,其素质结构与分布两方面呈现出各要素相互生成、相互促进并产生自我整体发展效应的良好态势。其基本结构体系包括:人与自然和谐观、人与社会和谐观、人与人和谐观与人与自我和谐观。由于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结构中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各方面关系,因而国民素质均衡发展就集中反映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协调能力与发展的水平①。

笔者认为,要实现国民素质的均衡发展,应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道德修养、国民健康、信息素养等5个范畴推进②。笔者将其定义为5个域,只有在这5个域中共同发展,才能实现适应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国民素质均衡发展,如图1所示。

二、图书馆国民素质培育职能的价值体现

提供用以阅读的场所和资源是图书馆最为传统和基本的职能,图书馆通过这一活动对国民素质进行培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图书馆事业在波折中不断发展。环视全球,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倡导国民通过阅读提升整体素质,如新加坡提出了思考性学校、学习型国家口号,美国开展了阅读挑战运动,实施阅读优先方案,日本制定了读书活动计划指导中小学生的阅读活动。反观我国,第7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009年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仅50.1%,报纸阅读率为 58.3%,期刊阅读率为45.6%。虽然较之2008年图书阅读率有0.8%的增长,但同时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却有5%的下降③。笔者认为公众对于图书馆的忽视乃至无视,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这样的形势下,有必要考察和强调图书馆国民素质培育职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图1 国民素质的5域均衡发展模式

1.图书馆对指导国民素质教育的价值体现

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关注人的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总趋势。处在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图书馆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价值应定位在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图书馆工作者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现实的紧迫感,搞好国民素质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图书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具有以下导向价值:

(1)人文价值导向

优秀的图书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指导人们去追求完美的人生。在社会发展中,优秀的图书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人文导向。图书馆的教化功能,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凝聚力。因此,以书育人是图书馆的价值所在,是图书馆的人文功能所在。

(2)科技信息导向

图书馆凭借丰富的馆藏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向人们提供穿越时空的文献信息,帮助人们了解科学信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图书馆的科技信息导向表现为三个方面:图书馆凭借信息网络优势,满足科研人员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信息需求;图书馆能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图书馆为培养人才提供服务④。根据社会需求,图书馆可以适时地、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讲座、报告会、信息发布会及参考咨询活动,将新信息、新技术及时地传递给社会各类用户,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各类人才提供服务。

2.图书馆对国民素质提升的价值体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素质和社会的整体素质的提升,而这里的素质显然包含了科学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信息文化素质等多个方面。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图书馆早已从私人空间和象牙塔的形式演变成人人可以开放获取知识的地方,而用户也从早期的特殊阶层发展到社会大众。更重要的是,由于交互理念和技术的发展,用户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从被动式演变为主动式。用户个人信息素质的不足引发的对图书馆信息获取能力的缺失引起了图书馆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因此以定期讲座等形式对用户基本信息能力进行培训成为很多图书馆选择的一种方式。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背景下,这样的培训已不能满足用户的深层次需求,也不能广泛地服务社会公众。因此,图书馆强化其用户培育职能,提升读者的综合素质,在国民素质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1)图书馆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对没有机会上学,或已经走出校门的广大读者来说,图书馆能够提供其终身所需要的知识资源,它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且还能起到学校教育无法起到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知识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只能获得知识的百分之十到二十,而其余的百分之八十或九十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换言之,人们需要不断补充日新月异的科技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否则难于适应工作的需要。

(2)图书馆能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

一方面,图书馆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资源,它既拥有包含绵延数千年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形成的文献资源,又拥有反映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学科、新技术、新水平、新动态的各种文献。凭藉这一优势,图书馆可以充分满足读者对各方面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针对于不同的读者对知识的多种需求,图书馆都可通过图书馆的帮助,不断提高文化科学素养、工作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即使是专家学者,也可从图书馆获取必需的科技前沿动态信息,最新科技成果及高科技的专业文献资料,丰富和开扩视野从而提高创新能力⑤。

(3)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获取和利用文献及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图书馆能够帮助读者掌握文献,利用知识,提高读者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从而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开发或加强,使读者个体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得到完善,促进国民的整体素质提高⑥。

3.图书馆对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模式的价值体现

从阅读到大众阅读,继而到全民阅读,通过这样的延展过程,可以推动全民阅读。阅读是借助于文本实现信息知识传递的过程,大众阅读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公众自行选择路径、方式、流程的阅读过程,而全民阅读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国家对公众阅读行为的促动性导向。

针对本文所提出的国民素质的科学技术、艺术文化、道德修养、国民健康、信息素养5域均衡发展模式⑦,图书馆可以通过推动全民阅读的行动体现其价值,如图2所示。

具体而言,在国民健康域,第一,公共图书馆可以补充有关医学卫生、体育健身、心理健康、食品药品等领域的馆藏,提供更丰富的相关资源,推动这些门类的资源服务和使用,有利于通过丰富国民个人生理、心理健康知识的补充而提升国民整体健康意识和水平;第二,建立和完善医学图书馆,特别是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从高等院校辐射周边,形成健康信息资源的社会化配置;第三,与医药卫生部门与机构合作,以图书馆为主体,开展公众健康类阅读推介和推广⑧。

在道德修养域,社会公德风尚、民族优良传统、民主法治观念等内容的文献资源应进行整理和补充,设立特色读书日、联系中小学、高校、社区举行专题读书合作,从而增加这些门类资源的使用率。

在科学技术域,一方面,从专业科学技术方面,继续发挥图书馆,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社科院信息资源中心、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等科学技术专业学科图书馆的科技专业领域资源优势,积极向有专业需求的群体宣传、引导、提供服务,推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进步;另一方面,从科普教育方面,与国家教育、文化、科技部门联合,大力开展国民科普教育,破除迷信和不良习俗,宣扬科学精神。

图2 图书馆对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的推动

在艺术文化域,图书馆一向是国家的弘扬优良文化的重要机构,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国家文化共享平台的构建,都以图书馆为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世界读书日当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专程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视察,并提出“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倡议,传达了图书馆在提升国民艺术文化域素质的重要信息。图书馆还可以与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等社会艺术文化机构合作,一同推动社会艺术文化氛围的营造和个人艺术文化修养的提升。

在信息化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候,信息素养已然成为社会个体和群体的基本素质之一。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从提升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出发,继而延伸至全社会。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从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也正不断更新和优化。内容上从传统的检索培训拓展到包括对信息挖掘、过滤、整合全过程的能力培养,方式上从不定期的定库课程拓展到定期特色活动日和不定期定库培育相结合,手段上也从面授发展为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丰富多彩的课程集合。

可见,通过优化馆藏、深入开发资源、推动资源的社会利用,增强和相关机构的合作,图书馆可以通过推动全民阅读在提升国民素质均衡发展过程中体现其价值。

三、图书馆国民素质培育的实现方式

既然是进行国民素质培育,图书馆必然会接待来自社会各界的多元用户主体,如何对具有多元需求特征的不同群体进行素质培育,是图书馆理应考虑的实际问题。

1.公共培育方式

在公共培育内容方面,首先应关注的是用户培育内容的针对性。图书馆面向的是全社会的每个成员,不同的个体的基本情况和需求是不同的,在个性化培育和规模型培育二者之间,找寻其平衡点是每一个图书馆在进行用户培育时应考虑的问题。第二,着重加强用户信息利用能力的培育。当前图书馆在进行用户培训时,往往强调的是信息检索和信息获取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些内容往往在高等教育甚至中学教育中就已经普及,加之公共检索平台的广泛使用,社会成员往往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然而对信息利用方面的知识就显得相对匮乏。通过对国外公共图书馆用户培育的研究,我们发现,他们往往非常重视信息利用方面的培育。只有加强这一环节,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整个社会的信息能力,继而提升社会成员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第三,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培育缺失。普遍的看法是,对用户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应是教育机构关注的内容。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图书馆作为社会广泛成员的社会大学和终身大学,担负着提升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重任,况且用户在获取和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包括信息道德、信息伦理等在内的诸多思想道德修养问题。对此,图书馆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用户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规定、通知、声明、警示等层次。全面提升用户的综合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图书馆伦理责任的价值体现。

在培育策略方面,图书馆应扩大用户培育范围,分层次有步骤地针对网络用户、社区用户开展工作,构建以信息素质为主体、涵盖综合素质各方面的培育内容,建立多元化的用户培育模式,完善和健全用户培育导师队伍,建立用户反馈信息接收机制,加强与教育机构、其他文化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合作。只有这样,作为国家文化中心、教育阵地的图书馆才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2.面向老年、少儿的培育方式

我国早于上世纪末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着老年人这一日益庞大的群体,如何使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如何提高其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新的社会课题。作为面向公众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娱乐休闲和信息服务重要机构的图书馆,应对此发挥独特作用。

据尹静等对天津市图书馆老年用户的调研分析⑨,所调查到的老年人当中半数以上每月到馆1次以上,以休闲放松为主,查询信息为辅,绝大部分老年人每月参加过图书馆的专题培训活动。因此,笔者认为,面向老年人群体,图书馆应积极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信息心理、行为特征,采用用户自学和环境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引导老年人参与专题培训,与老年人组织、社区紧密合作,以提升其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其信息利用的效率,最终实现老年人的和谐信息行为。

少儿阅览部或少儿图书馆,是承担少年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国外教育机构对少儿赴图书馆进行信息获取活动的引导已经非常成熟和普及,而我国少儿图书馆不论从规模还是数量都远远达不到国外的标准。目前我国的情况是,很多家长愿意购买相关读物提供给子女,很多少年儿童愿意到书店进行阅读活动,图书馆的利用反而被忽视。因此考察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行为特点、阅览习惯,结合社会对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增强少儿图书馆投入,改变服务观念,拓展服务思路,发挥专业资源、人员优势,延伸服务领域,与学校、家庭教育相融合,才能形成学校-家庭-图书馆三位一体的少儿社会培育体系。

3.面向流动人群的培育方式

由于我国正处于产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城市化步伐的推进,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的社会流动人群正快速增长,其生活状态、工作境遇、思想状况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流动人群关怀主要体现在劳动待遇、社会保障等基本权利保障方面,而随着这个人群的不断增多和基本保障的逐步完善,信息保障、素质培育和人文关怀等更高层面的问题将会出现。目前,我们已经可以认识到,流动人群也同样具有信息需求,为其提供服务一样是图书馆的本职工作。但流动人群的基本特征和需求状况与其他用户并不相同,图书馆可以利用联合组建社区阅览室和企业阅览室、设立流动书车等方式深入到流动人群中,激发、培养、满足其文化需求,也可以现场宣传、通过定向定题培训等方式向流动人群展示图书馆的优势,鼓励他们进行阅读。通过多种手段提升流动人群的基本素质和文化修养,无疑可以帮助解决当前社会有关流动人群的诸多问题。目前,很多图书馆或相关机构已经着手进行面向流动人群的专门服务,如南京图书馆为进城务工青年发放阅览证并免费培训⑩,山东临沂建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图书馆(11)等。

4.面向其他弱势群体的培育方式

扶贫济困,在实现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是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所包含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总之,让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感受到人文关怀,有机会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事实上,在提及信息共享空间的部分我们已经谈到,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实质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和民主。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病人、残障人士、少数民族人群、贫困人群、服刑人群等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回顾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对象分布状况,从私人图书馆、藏书楼阶段只面向特定阶层用户,到公共图书馆出现以提升民众知识水平为目的的普及性服务;从将儿童纳入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儿童图书馆和儿童借阅允许制度的出现,到从盲人服务起步的残障人士特殊服务的产生;从将贫困人群划分为值得帮助的和不值得帮助的分别对待,到经过社会福利体系和贫困人群研究推动的服务人群进一步扩大;从面向少数民族语言的小语种图书馆的发展,到制定特殊政策和方案对病人和服刑人群的服务设置等,无不表明图书馆在扩展其公益价值,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在本行业保障社会公平与自由的立场和方面所作的努力(12)。

因为信息平等,至少在图书馆行业的信息获取平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具有积极作用的因素。所以图书馆在各方面继续保障弱势群体的信息利益,鼓励弱势群体的信息获取行为,是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作的重要贡献。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需求的专门图书馆或专门服务部门的设置,针对儿童、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特殊设施的配备,针对贫困人群的福利性服务的拓展,都是图书馆在这一时期应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问题。

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升,而图书馆因其固有的国民培育职能在这一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面向不同个体特征、群体特征和需求特征的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均衡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

注释

①中国出版网:《“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最终成果发布》,http://www.chuban.cc/yw/201004/t20100419_68758.html(访问时间2010-5-26)

②单培勇:《论和谐社会建构进程中的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③刘泽菊:《国民素质与图书馆》,《情报科学》2002年第3期。

④王润:《图书馆与国民素质教育》,《图书情报知识》1999第12期。

⑤杨东:《刍议图书馆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发人才资源中的作用》,《图书馆》2002第2期。

⑥胡悦晗,万华:《社会变迁下的当代国民阅读与国民素质》,《图书情报工作》2009第13期。

⑦单培勇:《国民素质均衡性与社会平衡性:毛泽东人学与社会观逻辑发展的特征》,《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3期。

⑧单培勇:《国民素质均衡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哲学当代视野》2006年第7期。

⑨尹静:《浅谈公共图书馆对老年用户的信息教育》,《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4期。

⑩辛文:《南京图书馆为进城务工青年发放阅览证并免费培训》,《中国改革报》,2009年3月26日。

(11)邢兆远:《临沂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图书馆》,《光明日报》2007年1月14日。

(12)Denick Dana,etc.Library-Smart House Collaboration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Development.Library Staff Research and Publications.http://idea.library.drexel.edu/bitstream/1860/3190/1/library-smart-house-collabasee.pdf(访问时间2010/5/26)

责任编辑梅莉

2010-07-20

国家社科基金“图书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投入与运行模式研究”(09BTQ003)

猜你喜欢
国民素质培育图书馆
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国民素质与经济增长
——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图书馆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国民素质研究的新突破
——评《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
国民素质研究的理论创新
——评单培勇新作《国民素质发展路径选择与素质文化学建构》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去图书馆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