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一钢 栗超群 孙敏
做强做大中国茶业需要创新创业的企业家
■ 黄一钢 栗超群 孙敏
对于中国茶产业来说,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国外市场开拓,都似乎出现了瓶颈期。2010年12月22日,在2010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才土、中国土畜食品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荆林波、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建强、中国国际商会浙江省茶叶行业商会会长毛立民、常务副会长、子墨集团总裁洪俊、杭州嘉盛茶业有限公司吴建明、浙大百川集团总裁胡振长等与会行业专家、茶企老总以及嘉宾等都表达了这分担忧。他们认为,要突破这一瓶颈,需要有一批敢想敢干、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具有国际视野、 先进理念的领袖人物与领袖企业共同发力,借助各种时机,突破框框,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做大做强中国茶业。
蔡军秘书长介绍说,随着我国茶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茶叶行业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出口企业在资本投入、设备更新改造、质量监控、清洁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在实际生产、仓储水平等方面已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仍然缺乏整体形象,缺少国际茶叶知名企业与品牌,产品缺少科技含量,附加值低。我国茶叶主要销往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利润低,难以全面打入欧美等高消费市场,这些都限制了我国茶叶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到 2015年,预计我国在 2005年发展的 450万亩茶园将进入盛采期,如按亩产 40公斤计,全国茶叶产量将达到 170-180万吨。但届时国内消费量加出口量估计在152.8吨-162.8万吨,将会出现产大于销的局面,给市场带来不稳定的价格走势。而出口量自 2005年以来增速明显放缓,数量始终在28-30万吨之间徘徊不前,特别是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对欧盟的出口数量逐年下跌,2009年仅为10年前的60%;对日本出口数量连续 5年下降,近两年甚至呈两位数递减。
相反,以英国立顿红茶、瑞士雀巢速溶茶饮品、日本三得利乌龙茶系列饮品等为代表的欧美、日本品牌茶叶饮料正逐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营销投入和产品引进。可口可乐与雀巢合作陆续推出冰爽茶系列饮品和原叶茶系列饮品和果悠茶饮品及健康工坊凉茶饮品;百事可乐与立顿合作推出立顿即饮茶、立顿绝品醇红茶饮料、草本乐凉茶饮料;日本三得利推出黑乌龙茶健康功能饮料,麒麟低热量、低糖、低脂肪红茶系列饮品……欧美国际公司采取战略结盟、品牌合作、技术共创、通路共享等手段,凭借其茶叶饮料市场高速发展经验和技术品牌优势,开始了与中国本地茶叶产业的正面竞争,对中国茶叶饮料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带来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直接威胁着中国本土茶叶产业的生存与发展。
在 2010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业界专家,围绕“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的健康发展之路” 这一主题,就中国茶叶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茶健康与茶终端产品研究开发、中国茶叶饮料产业科技发展趋势、茶叶深加工与健康产业发展前景、中国茶叶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如何走国际化融合之路、如何提高中国茶产业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与会嘉宾认为,随着茶业的发展,各种问题日益突显,迫切需要制定行业自律公约,规范茶业经营行为,维护全行业的利益。要尽快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建立行业诚信档案,并组建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同时,要完善茶叶的标准体系,各企业应该严格按照现有行业标准,组织茶叶生产、销售,并控制好市场节奏,制止类似普洱茶市场过度炒作行为的发生。此外,要推广茶叶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开发茶产品品种,做到口味多变、能喝能用,提高行业产业化程度。重点向产品系列化方向发展 ,将茶产品广泛应用到食品、医疗、保健等领域,并及时进行扩张和渗透。研讨会结束前,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荆林波博士邀约到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各企业代表撰写《2010年中国茶叶产业蓝皮书》。蓝皮书将对目前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基本走势、主要产茶省市茶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主要茶类各自的发展特色,进行了全景式展示。
研讨会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荆林波博士主持。台湾海峡两岸文化经贸理事长彭王信、台湾新竹竹堑文教基金会董事罗际鸿等5位台湾茶界人士应邀专程来到杭州参会,彭王信、梁明任、罗际鸿等分别做主题演讲。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中国国际商会浙江省茶叶行业商会联合主办,浙江子墨农产品服务贸易中心、浙江省国际茶业商会承办,并获得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和浙江省供销社联合社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