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荷
一、听力理解存在的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统称听力能力 。就笔者几年探索,其障碍概有语音差异、语音障碍、语速障碍、词汇障碍等四个方面。
2.母语干扰的障碍。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理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以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如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 Thanksgiving, April Fool ,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4.心理因素的障碍。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 , 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倦情绪。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二、听力技巧的训练与培养
1.组织多样的英语活动,在“情境学习”中提高听力。(1)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Free Talk,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开始阶段由教师组织,以学生熟悉的人、事、物为主线,结合当天课文内容,规定多个话题,并由教师提供必要的句型和用语,使学生想说,能说,并且有话可说。经过长时间的组织交流和有主题的活动,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并积累一定表达法之后,任其自由组合进行Free Talk,达成英语交际目的。(2)听说结合,提高听力训练与说话训练的协同效应。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必须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课堂表演就是要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学生一片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而表演正是集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于一体,它摆脱了死记硬背的旧模式。我在教学中,经常请几个学生一组运用所学的知识表演,成效较大。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有很好的语音知识,要能辨别句子的连续、节奏及语调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并且尽可能熟悉各种人物的音调以及轻重缓急、喜怒哀乐、个体差异等口语特征。听和说相辅相成,听说并进,持之以恒,保质保量,才能打好听力基础。(3)设计游戏,提高学生听力训练的兴趣和效果。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听力,帮助记忆单词、句型。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Polly Says”这一游戏。如在"Stand up,Sit down"的句型中就安排了这种游戏来训练听力,掌握祈使句,一些表示动作的短语也都可这么进行。例如:教师发令让同学做动作。每组找一个人到前面来,看谁听力好,做得快。如:“Open the door。”并请一位同学记下第一个做出正确动作同学的名字和次数,次数最多者为胜。
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上述游戏的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机会,在半真半假的语言环境里进行交际活动。而要使学生课堂所学的语言知识成为他们技能的积极的组成部分,需要进行这种交际性的运用。否则就无法在教室外使用它们。
英语学习,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让学生课外有机会多接触,多使用英语。所谓多接触,多使用,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周围的条件,在课外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进行各种有趣的口语练习。使学生在不增加负担的同时,在不知不觉地进行了知识的复习,并扩大了视野。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兴趣。”因此,笔者也努力在课外进行英语游戏。
2.教給学生一定的听力技巧,在“科学学习”中提高听力。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利用对语境的理解去克服生词障碍,同时要求学生忘掉母语,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即语音入耳后,脑中立即呈现人物、事物、事件的具体形象、具体语境来。具体操作方法有:(1)根据标题进行预测。要求学生用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猜测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然后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猜测内容。所猜的答案愈是不一样,学生就愈有好奇心去听,以便证实他们各自的猜测。(2)根据所提供材料后的练习进行猜测。在对标题进行猜测后,通过快速浏览材料后的练习,让学生从中掌握一些有关听力材料的线索,然后学生对猜测所获得线索进行综合,使他们对将要听的部分内容未听先知。(3)听短文,力图听完完整的篇段。在听短文的过程中,切忌听单个词或单个句子后急于下笔,因为有些文章的主题或主要线索在结尾处。(4)作简要记录。要求学生边听边做必要的记录。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分。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中(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