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者 徐友龙
拱墅,一个老城区转型升级的样板
观察记者 徐友龙
2009年9月25日晚,杭州环城北路上,一座全长78米,宛如“太空舱”的拱形跨街天桥惊艳亮相。这座被誉为中国“最美商业天桥”的跨街天桥,其南北端把杭州大厦购物城的A、B、C、D四幢楼宇连成了一体。需要说明的是,在行政区划上,前三幢楼宇位于下城区的地界,而2009年全新亮相的D座,则是拱墅区的地界。
那一夜,杭城各界为购物城的完美呈现而侧目。但翘首以待的不仅是商界和时尚界人士,还有拱墅区的党政领导们。在他们看来,这座天桥所标志的,不仅是一座购物城的连体,还是拱墅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标杆,是实施“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以来,这个区域华丽转身的精彩一幕。
杭州市拱墅区,位于中国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以环城北路也即前述的杭州大厦购物城D座为起点,沿着运河向北12公里,其周边有87平方公里的领地属于这个区。
这是杭州人心目中的一个“老城区”。其实,早在十几年前,说它是杭州这座省会城市的“城区”,简直是拔高了。因为这个城区,仅仅17平方公里嵌在市中心的版图内,而且是最破败的角落:没有像样的楼房,工业厂房,低矮的厂区宿舍、棚户区倒是随处可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都非常落后。而其余的、其北部的70平方公里,准确地讲,是城郊结合部:地面上到处是“断头路”,地下没有任何管网,环境脏乱差出了名。
当然,如果说这就是拱墅过去的全部,却绝对不是事实。
拱墅在历史上以繁华闻名,而且,不是一般的繁华。
她因运河而名,“拱”即拱宸桥,是杭州市区一条横跨大运河、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大运河南端终点的标志性建筑;“墅”即“十里银湖墅”。
而“十里银湖墅”的出现,同样是因为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肇始于公元前486年,全长1794公里,自北而南流经京、津两市和冀、鲁、苏、浙四省,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河。处于其最南端的杭州城,在隋唐前是仅有1.5万户人口的城镇,运河开通后,一下子成为江南各地货物北上的集散地,四方商贾云集于此。南端的所在地,即今天的拱墅区,自然也成为南北水陆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埠。至明清时期,境内的北新、夹城、德胜桥、卖鱼桥等集市,造就了蜚声海内外的“十里银湖墅”。
可以说,自大运河开通以来,拱墅已繁华了2400多年。至近代,拱墅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时,因为京津、津浦、沪宁和沪杭铁路及公路网的相继修建,并与大运河航道联网,又恰逢工业文明的兴起,近代工业便借着“天时、地利”,在运河两侧地区迅速发展。
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拱墅境内集聚了杭州钢铁厂、半山发电厂、中石化炼油厂、浙江麻纺厂、大河造船厂、杭丝联、杭一棉、杭二毛、华丰造纸、杭汽发等众多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成为了杭州的工业摇篮。
境内的传统工业,曾经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但时过境迁,当拱墅在地理位置上成为市中心的时候,他们无疑成为了区域城市功能调整的障碍,并且严重影响着城区的生活品质:工业生产导致的大气污染严重,老杭州人常说,“拱墅的天空永远是灰蒙蒙的。”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直排,导致曾让杭州人引以为傲的运河,水体黑臭、垃圾遍布。当地居民说:“八九十年代,我们运河的水,包括整个城北的河道,鸭子都不愿意下去,太黑、太臭了。”
从90年代开始,杭州城日新月异,地上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地下管网等城市配套建设逐渐完善,老城区居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但拱墅这个曾经的“工业仓储区”和名副其实的“城郊结合区”,却显得相形见绌:这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落后的旧区,还有居住在16万平方米危旧房里的4084户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亟待改善。
90年代后,不少拱墅的旧宅处于将拆而未拆的尴尬时期,一到台风、梅雨季节,运河的水常常倒灌进建筑低矮居民的家中。每当这个时候,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必在区领导的陪同下到拱墅慰问群众。但群众却不买账,拉着领导们的手,就是一顿质问:“这个时候知道来看我们了,平常你们领导都在干什么,为什么不早点把我们这里规划重建?”
其实,在2001年萧山、余杭划入杭州城区后,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更加明确,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 那几年,杭州以钱江新城、下沙副城建设为载体,实现城市的“东动”;以西溪综保工程和浙大紫金港校区建设为载体,实现城市的“西静”;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实现城市的“南新”;以西湖综保工程为载体,实现城市的“中兴”;惟有拱墅境内的“北秀”,没有大的动作,成为了杭州城市建设的“短板”。
也难怪,那几年,拱墅的干部群众们私下里抱怨,城市的东、西、南、中都在市里大项目的带动和政策的扶持下,热火朝天地大干快上,唯独拱墅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无力更新。
事实上,决策者何尝不想让拱墅秀美起来,但地从哪里出?钱从哪里来?人往何处去?特别是一动就涉及四五百家工业企业的搬迁、上万户居民的拆迁,无疑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工程。
拱墅要变,但怎么变,变成什么样?拱墅人在深谋远虑,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2007年10月23日,一个注定会被浓墨记入拱墅史册的日子。
一天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举国上下开始掀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但拱墅的反应,显然有些空前。
那天一早,杭州之江饭店大礼堂内,一个“实施十大工程、加快城市更新、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的誓师大会在这里召开。大会的议题是拱墅,听会的是拱墅区的上千名机关干部,但会议却是以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的,杭州市四套班子领导悉数出席。用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的话说,“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拱墅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
在这次千人誓师大会上,拱墅区立下军令状:未来三年,他们将以“推出新运河、更新老城区、提升硬环境、打造高品质、增强竞争力”为目标,用3年时间,政府性投入315亿元,建设10大工程,来实现拱墅区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从根本上提升拱墅的生活品质。这“十大工程”分别是实施运河综合保护与整治(二期)、大关地区综合开发、拱宸桥地区旧城改造、半山地区整治及田园区块综合开发、桃源区块综合开发、塘河地区综合改造、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工业搬迁地块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
在一个区内,3年投入政府性资金315亿元,这无疑是一个极为大胆的决策,却又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部署。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6年底新一届拱墅区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面临历史欠账多,必须加快工业区、老城区、城郊结合区的城市功能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市民素质转型的历史重任,面临无大项目、大工程带动的严峻现实,拱墅的领导班子不断解放思想、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子,逐渐形成和丰富了建设“实力拱墅、秀美拱墅、和谐拱墅”的“三个拱墅”奋斗目标。
“三个拱墅”并不难理解。所谓“实力拱墅”,指的是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主要是经济实力,主攻服务经济、高新经济、总部(楼宇)经济和文化创意经济这“四大经济”。所谓“秀美拱墅”,即按照“环境立区、城市现代化”的理念,改变城市面貌。所谓“和谐拱墅”,指的是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三大目标,需要一个突破口,拱墅把建设“秀美拱墅”当做了引擎。
因为从逻辑上看,建设“秀美拱墅”,旧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去掉,新的“四大经济”才可能会来,和谐社会也才有良好的基础。因此,建设秀美拱墅,实现城市现代化,既是目的,更是实现“实力拱墅”、“和谐拱墅”的手段。
谋定而后动。2007年9月,一份由拱墅区酝酿多时所提交的,题为《“实施十大工程、加快城市更新、建设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的报告,正式呈交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案头。9月27日,杭州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此项会议,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完全赞同”。于是,就有了前文的誓师大会。
“十大工程”,实际上已经覆盖拱墅全境。粗略数一数,三年内的“十大工程”包括了水体治理、文化旅游、绿化景观、路网完善、民居建设、土地整理等66个大项目;包括开始建设“一城一区一村十四大综合体”;包括重点实施“六横八纵”14条、总长约44公里的市政道路建设,完成8条、总长17.15公里的道路综合整治;包括了改善背街小巷113条,建成290个截污纳管(污水收集)项目;包括关停并转工业企业近300家;包括拆迁并建设安置房10000户;包括新增绿化175万平方米……
而且这些工程每一项都包括区块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城市村改造、安置房建设、企业搬迁、历史文化保护等,每一项都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年来,拱墅按计划完成政府性投入315亿元,而事实上,其带动的社会性投资至少1000亿元。以此计算,过去三年里,拱墅平均每天至少投入了1.2亿元建设资金,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至少投入了15.1亿元建设资金。
拱墅干渴的土地开始欢腾了。
在实施“秀美拱墅”三年计划之前的2006年,拱墅的年财政总收入为17.56亿元。那么,如何确保三年内筹措315亿的政府性投入。拱墅的办法自然也离不开做足做好“经营土地、经营城市”的文章。
为保证三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杭州市委市政府落实了四个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运河(拱墅段)综保工程土地出让金,全部用于拱墅区;区属的工业企业和市场盘活的所有土地出让金,100%返还;共计700亩的农转用土地,土地出让金100%返还;此外,对于市里专项用于河道整治、庭院改善、背街小巷、截污纳管等工程的资金,向拱墅区倾斜:只要区里有积极性,区里办到什么程度,杭州市里就跟到什么程度等等,一揽子解决了“十大工程”建设的资金平衡问题。
截止2010年8月底,拱墅区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关停并转企业303家,并正着手推动另196家企业的关停并转,新增绿化175万平方米。三年来,拱墅加快生态区建设,将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业企业搬迁、截污纳管、河道整治和绿化建设等协调推进,使拱墅逐渐成为宜居宜商的乐土,本身的土地资产也实现了“乘数效应”。
以杭州大厦购物城D座为起点,往北,紧邻的是一个只有6幢公寓楼的住宅小区—白马公寓。在Google Earth上搜索,针对白马公寓,出现的是这样一个注解:“暴发户居聚区”。这个“暴发户”的称谓自然让人“很不感冒”,但是,这个公寓的房价在杭州最贵,却是出了名的事实。
再往北,与白马公寓一墙之隔的,如今已是一片平整好的、被分割成几块的空地。仅存的几幢工业大楼,墙上若隐若现的“杭州汽车发动机厂”几个大字,诉说着这块土地上曾经演绎过的故事。这里曾是创建于1958年的“杭汽发”的厂址。日前,据废止厂区门口张贴着的杭州市规划局的公示显示,其中的一个地块,将被建成住宅楼、公建单位和幼儿园;另一地块,在图纸上被标示为“商业金融用房”。为了转变作为中心城区的经济发展方式,类似的“腾笼换鸟”、“退二建三”,过去三年,每天都在拱墅区上演。
按照“贷款做地、以地贷款、供地还贷”的“三步走”方法,截止2010年5月底,拱墅共出让土地38宗1885亩,合同出让金额297.6亿元,为城市建设筹措了充足的资金。
当然,搬迁走传统的工业企业,并不仅仅是为获得“土地财政”那么简单,而是为这个区域搬出了一个工业发展的新天地,搬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空间,搬出一个城市有机更新的新面貌。
现如今,这块87平方公里的“希望之地”,正成为杭州都市经济圈中具有较强活力的增长极。两年多时间里,拱墅吸引来了央企国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等一大批高新企业的争相进驻,引进资金400多亿元。其中英国百安居、法国欧尚等14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集中牵手,使得拱墅区的世界500强落户企业激增到21家,数位居杭州市老城区首位。
对已搬迁的旧厂址,拱墅也不是一“平”了之,彻底抛弃。其中,对运河沿岸一批具有拱墅风格、老厂房特色的工业遗存,他们选择了保留、提升,相当一部分被用于开发文化创意产业。
2003年初,美国DI设计库中国公司来到位于运河边的杭印路49号,把一幢废旧的厂址,改造为该公司的创作基地。这就是LOFT49—浙江省第一个创意产业功能区的由来。如今,拱墅已形成了以运河文化创意园为龙头的“一园七区”文创产业基地,汇聚了400多家文创企业,涉及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服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商业摄影、雕塑、绘画等多个创意领域,并以20%以上的年增长率快速上升。
从制造工厂到创意工厂,文化创意这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在这个老城区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2008年,位于莫干山路以东、石祥路以北2.74平方公里的拱墅区科技工业功能区祥符区块,及时改变原先的工业用途,规划发展北部软件园。曾凤云的西湖印业公司便在这个区块内,他的厂房,还同时租给了1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政府规划的改变,却让这个精明的商人抓住了商机,他立即投入1000万,并改建、新建了8万平方米的楼宇成立泰嘉园,以吸引软件、创意企业入驻。如今,这里已经集聚了一批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企业,曾凤云的目标是集聚200家企业,形成亿元税收楼宇。无独有偶,乐富·智汇园原先已经造好的约2.7万平方米厂房也是准备生产户外休闲用品的,后来改头换面,招引文创和软件企业入驻,已集中了60多家影视拍摄、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和高新技术企业。
而原本处于城郊结合地段的石祥路(沈半路),如今成为杭州乃至全省汽车贸易的集聚地和“风向标”。2009年,全省45%的乘用车,是在这条全长10.5公里的汽车贸易街上卖出的。
这三年,服务经济、高新经济、总部(楼宇)经济和文化创意经济等“四大经济”,正成为拱墅实现飞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中三年内引进了服务业项目7840个,占到了引进项目总数的87.3%,第三产业的比例,也由2006年的53%,发展到2010年有望突破60%。
在拱墅南部17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之时,时间进入到2009年,北部70平方公里的加速开发呼之欲出。拱墅提出了“一城一村一区十四大综合体项目”的宏伟计划,其中的“村”是指该区的祥符、软件园、上塘、康桥、半山5大片区城中村改造;而“城市综合体”,即十四个我们俗称的“城中之城”在拱墅北部这块新天地的崛起,则给了拱墅充分的后发优势。
城市变新了,产业转型了,拱墅也有钱了,拱墅变了。
但是,有一样东西,拱墅却没有变,那就是历史文化的沉淀。用该区领导的话说,古运河有着浓厚的运河文化、平民色彩,我们后人的改造,就是不能千篇一律地造高楼大厦,不能改得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能改得城市没有了自己的胎记,而是要把城市面貌改善与历史文化保护、民生改善结合起来,以最小的干预,修旧如旧。
确实,走进拱墅,走完小河直街、桥西、大兜路等三条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亲近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业博物馆和中国扇业博物馆等四大国家级博物馆,我们既感受到浓郁的现代商业气息,又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历史。如今,拱墅人可以骄傲地说,这条老祖宗留下的,处处是历史遗存,段段流动着活的市井、风情、遗韵的古运河,其文化遗产被继承了下来。
这就是今天的拱墅,在短短三年内,在科学地把握南北部的“双城记”、实施城市和产业发展方式的“双转变”中,在变与不变的辩证把握中,大干快上,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要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快拱墅区城市有机更新,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生活品质,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这是2007年10月启动三年行动计划时,拱墅党政领导们掷地有声的承诺和表态。
“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唱响‘双城记’、推进‘双转变’的落脚点,把转方式与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是拱墅区委几次全会上所反复强调的。
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楼市极为敏感的当下中国,拆迁已然被认为是天字第一号难题,而拱墅区所要做的,是在三年内完成上万户居民的拆迁,困难可想而知。但拱墅却创造了杭州拆迁史上“实施速度最快、进展最顺利”的拆迁奇迹。
拱墅是怎么做的?区委书记俞东来介绍了五条基本方法,即调查先行摸实情;据实定策惠民利;引导疏导得民心;依法办事促公平;稳妥善后赢民心。
这套方法,是从2007年1月启动并于当年快速完成的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整治保护中总结出来的。
小河直街的整治保护,共涉及两期344户居民的拆迁。
在调查摸底时,先是梳理历史文脉。调查表明,小河直街是一条集中反映清末民初城市平民居住生活文化、生产劳动文化和运河航运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第二步是掌握居民现状。从调查的情况看,小河直街居住的群体具有“一小、两多、两低”的特点,即住房面积小;老年人多,下岗失业与无业人员多;家庭收入低,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可以说,这里的居民大多为生活困难的城市弱势群体,他们既没有富余的钱款扩大面积,更没有雄厚的实力购买商品房,甚至有的家庭连价格稍高一些的过渡房房租都支付不了。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拱墅创造性地推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惠民拆迁政策。一是安置方式多样化。针对50%以上的住户希望原地回迁的实际,充分尊重住户的故土情结和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保护原则,推出“允许原地段回迁、允许自保(确定保留的建筑可自行修缮恢复)、鼓励外迁”的政策,由住户自行选择。又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普遍偏多,有的甚至是三代或四代同堂的情况,制定了“住得下、分得开、确保基本、限制超量”的扩面原则进行安置,推出不同扩面价,增加住户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选择余地。同时坚持政策透明,把扩面优惠面积及其价格事先在拆迁协议书上加以注明,而不是等到安置时再行确定,使住户拆迁早知道、早吃定心丸。三是过渡补助人性化。按照政策规定,小河直街所处地段的拆迁户,过渡期内享受每月12元/平方米的过渡费。此外还每证每月补贴500元,春节期间在外过渡,又给予每证3000元的过节奖励。夏季高温酷暑,又每证5000元的高温补助费,处处体现人文关怀。
在整个过程中,不仅没有因拆迁引发群体性上访,反而出现了一期拆迁首日住户漏夜排队领号,二期拆迁动员大会上拆迁政策赢得广大住户鼓掌通过的动人场面。2007年国庆节,小河直街一期重点保护区如期对外开放,广大回迁户和周边群众对整治修缮后的街区交口称赞,2008年还在杭州老城区中唯一获得了联合国的人居环境范例大奖。
小河直街的“和谐拆迁”,也为整个秀美拱墅行动的拆迁所效仿,实现了整个拱墅的“和谐拆迁”。
过去一家三代五口挤在杭州运河边30多平方米简易房里的王林根老人,2008年初高高兴兴地住进了大浒东苑120平方米的安置拆迁房。小区不仅绿化程度高,而且地段好,附近超市、医院等一应俱全。老人非常满意:“我们的安置房不比商品房差。”
为了善待拆迁户,拱墅区把旧城改造中最好的地块,规划为拆迁安置房建设用地。他们充分利用“散落”在拱宸、湖墅地区和运河沿线两侧的黄金地块,为拆迁户建设高质量的安置房。已经竣工的大型安置区桥西、“浙麻”、“杭二毛”等地块,都是让人羡慕的闹市区。拆迁安置房和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都参照商品房的标准。可以说,政府给了拆迁户最大的实惠,也真正对拆迁户做到了发展成果的共享和先享。
事实证明,只要以民为本、有情操作,切实维护拆迁户的切身利益,就一定能赢得了广大群众对拆迁工作的拥护和支持。
不仅是针对拆迁户,在整个“经营城市、经营土地”中,拱墅做得更多的是针对全体新、老拱墅人的普惠政策。
最近三年来,拱墅区新增财力的90%以上被用于民生改善。仅这一点来说,这个曾经被区领导自认为“历史欠账较多”的老城区,获得“全国和谐社会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区共建共享先进城区”等荣誉称号也是当之无愧的。
三年来,拱墅财力向民生倾斜,全面实施了“零遗漏、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机制,6万多名占全市20%的企业退休人员平稳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并建起来全市主城区最先进的老人公寓。2万多名失地农民享有了同城保障。针对30万名流动人口,拱墅在全省首创了服务、管理、维权三位一体机制,使他们享受到了“称呼改一改、服务变一变”的优质服务,并建有来杭创业者子弟学校4所,在校学生1.6万名,全面实现同城同待遇。
最近三年,拱墅大打“教育翻身仗”,已拥有杭十四中、文澜、育才、大关等优质品牌中学;初步形成了15分钟“就医圈”、“文体服务圈”,建立了92个社区公共服务站;每年新建安置房百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1500户以上;全市首创失业预警干预机制,首创“一岗解两难”、“一倾斜四延伸”帮扶救助机制……
如今的拱墅,“一河穿城过,碧水青山满城绿”,十里拱墅运河景观带完美呈现,并还河于民;15条特色街应运而生;占地11000亩的北部十四大综合体正在拔地而起;占地172公顷的半山、龙山、虎山三大公园正式连通,并形成了23公里的一级游步道……行车在拱墅,一个“城在山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拱墅迎面而来。
这些都是“秀美拱墅”的“民生为本”承诺的答卷,是拱墅人生活品质大幅提升的生动写照。
人们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羞于提及自己是拱墅人。
笔者的一位作家朋友吴晓波先生,近几年就把新家安在了运河边的清水公寓。2008年早春的一个晚上,他坐在二楼朝北的书房里,在键盘上敲击着的《激荡三十年》一书的《前言》:“我的书屋正对着京杭大运河,河水从我窗下流过,向西三公里拐过一个弯,就是运河的起点处—拱宸桥……20多年前,杭州段运河清澈可见游鱼,20多年来,楼宇日见林立,水体终而浑浊,现在,当地的政府突然又回过头来搞运河的治理,想要把它开发成夜游江南的一个景点去处。此刻,我正在写作这篇文字的时候,窗下正有拉物品的夜航船隆隆地驶过。据说过了今年,这些水泥船因为噪声太大影响两岸居民而不能在运河里夜行了。”
老街修缮一新,回迁入住居民笑开了怀。本刊资料
运河在变,拱墅在变。然而,这一切又不是简单的一个“变”字所能涵盖的。她所折射的,实际上是一个老城区转型升级的样板。
就在观察记者们对拱墅的巨变组织报道时,这些天,这个区的所有部门都在为一个大行动而忙碌—他们正在筹划新一轮的“秀美拱墅三年行动计划”。
毫无疑问,未来三年,又将是拱墅区的新一轮“思变、求变、转变、大变”。但是,拱墅所呈现的,怎一个“变”字了得;拱墅所追求的,又岂是一个“变”字简单!
老工业基地转型,是世界性难题。最近几年,拱墅区的党政领导们,专题研究和借鉴了伦敦、东京、纽约、新加坡、首尔,特别是鲁尔和曼彻斯特等国际城市,以及上海杨浦,深圳福田等国内城区的城市、产业转型样板。他们所着眼的,是一个长远的宏大目标,是需要通过几代人接力践行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他们所追求的是充分展现拱墅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和都市现代化气息,为这座城市留下“永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