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园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吴清阳
为了使传统的转轮应用到有机废气处理的吸附和脱附工序中,转轮的内部必须改造成适合工序的结构。在转轮内部的密封系统均布分割为8个、10个、12个或16个区域,各区域都为单独的脱吸附室,区域之间不连通。区域内部装填能处理有机废气的吸附材料,如蜂窝碳、纤维碳或颗粒碳等。转轮沿中轴在做缓慢连续旋转,以保证整个过程的脱附和吸附同时进行。以均布分割为 12个区域的转轮为例,如图 1所示。连续的8个区域为吸附区域,1个区域为脱附区域,由吸附区向脱附区方向转动,进脱附区前的1个区域为过渡区,出脱附区的第一个区域为过渡区,第二个区域为冷却区。转轮在旋转的过程中,脱附和吸附的区域在不断变换。
图1 转轮12个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当要处理的有机废气进入转轮 240℃扇形的吸附区域时,废气中的有机污染分子被转轮内的吸附剂吸收,沿着旋转方向,第一吸附区旋转到第八吸附区时,该区域的转轮因吸收了一定量的污染有机分子而趋向饱和;随着转轮的转动,该区域经过渡区后进脱附区进行热风脱附处理。脱附的过程,热风同时对吸附材料进行加热。当转到冷却区时,主要对吸附材料进行冷却处理,使吸附材料恢复吸附功能。整个转轮绕着中心轴旋转,在脱吸附的气体流向始终保持不变情况下,实现脱吸附区域的不间断连续工作。
设备的驱动采用变频可调节马达。通过调节旋转周期 T小时,即调节吸附区域的工作时间。假定每个吸附区域的吸附时间T吸(h),脱附时间T脱(h)。以均布分割为12区域的转轮的结构为例,旋转周期与脱、吸附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下:
假定吸附材料吸附的饱和时间T饱(h),吸附饱和调节系数 λ(λ=0.5~0.9)。
假定完全脱附时间 T全小时,脱附调节系数 τ(τ=0.9~0.98)。
假定单区吸附材料有效吸附面积G(m2),吸附材料厚度 L(m)。单周期内,有效吸附材料的体积 W吸(m3),有效脱附处理的体积W脱(m3)。吸附材料饱和吸附率为η(kg/m3)。饱和吸附总量为H饱(kg),单周期内允许通过转轮吸附区的有机物总量为 H允(kg)。其参数的相互关系如下:
处理废气吸附风量为M(m3/h),脱附风量M1(m3/h),废气平均含污率δ(kg/m3)。那么单周期内允许通过转轮吸附区的有机物总量为H允,与处理量和旋转周期的关系如下:
适合吸附材料工作的有机废气的流速范围是VMIN(m/s)VMAX(m/s),假定吸附区流速为V吸(m/s)。其关系如下:
适合脱附流速范围是 V1MIN(m/s)~V1MAX(m/s)。假定吸附区流速为V脱(m/s)。其关系如下:
在转轮设备设计时,待处理废气的吸附风量、废气含污率及吸附材料饱和吸附率为定量范围。满足吸附的各个参数范围的条件下实现吸附的近饱和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满足脱附区的完全脱附。设计时,转轮的旋转周期是可调节的。为保证脱吸附的平衡,还必须在调节旋转周期时,相应调节脱附的风量。满足的参数关系如下:
对于不同分区的转轮,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不是全部一样。具体通过调节就可得出有关的关系式。通过上述关系式,可以计算出有效吸附、脱附的过风面积,吸附材料的装填量,转轮的旋转周期,吸附及脱附的过风速度,脱附风量,转轮的内外直径,转轮的厚度等参数的许可范围。转轮驱动采用变频控制及脱附风量采用可调性的,其目的是在废气的总量发生变化或废气的浓度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转轮的旋转周期来改变脱附和吸附的时间,达到脱附和吸附能连续和平衡进行。
如图2所示,有机废气经过滤后进入吸附单元,完成吸附后由吸附风机排出。脱附风机带动两路气,一路为干净空气,还有一路为有机废气对冷却区进行冷却后,相当于加热的废气。两路气体汇合并经加热器加热到脱附要求的温度后进入脱附区,对吸附材料进行脱附处理后,由脱附风机排出到燃烧室或回收单元做进一步处理。
图2 转轮工作流程示意图
从转轮工作流程示意图上,可以清楚看到,设备的结构比较简单。关键是实现了有机废气处理工艺中吸附和脱附两个单元的有效整合,不需要停机就能在吸附和脱附两工序上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自动切换。不需要有备用吸附床。实现了设备的一体化。回旋转轮结构目前已比较成熟,该设备易于操作,运行可靠,操控方式先进。适合处理的有机废气量范围广,从5000m3/h到100000m3/h都能有效处理。设备的运行费低廉,节省能耗。可以连续长期运转。无需更换吸附材料,机械部分也没有经常需要更换的易损件。它的运行维护,非常简便可靠。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将回旋转轮设备应用到有机废气处理的吸附工序和脱附工序上,实现吸附工序设备和脱附工序设备的一体化,将两个工序有效结合,做到两工序连续自动切换,达到设备优化设计的目的,可以作为工程设计的初步参考。
[1]代彦军等. 转轮式干燥冷却系统的参数分析与性能预测[J]. 太阳能学报,1998, 19(1):60-65.
[2]无锡市联众控湿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转轮除湿机技术手册.
[3]郝吉明等.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