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园艺教育家、果蔬贮藏加工学家陈锡鑫
陈锡鑫(1903~1955年),江西省萍乡县人。1927年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学习。1930年留校做研究工作,专攻园艺利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陈锡鑫先生毅然回国。1932年在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任讲师、教授。1939年到陕西武功参加筹建西北农学院园艺系,任系主任、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任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教授,直至1955年病逝。
20世纪30~40年代,陈锡鑫先生先后在金陵大学、西北农学院、北平大学农学院任教,讲授园艺学通论、果树园艺学、蔬菜园艺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等课程。5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是全国农业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重点单位之一。陈锡鑫先生主持制定了园艺系课程改革方案,提交给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审议。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他积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从国家农业生产需要出发,使教学与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他注重实践教学,注重调查研究和总结群众经验,并用以充实教材内容。在他的领导下,园艺系着手编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园艺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力量翻译苏联教材,并着手编写中国实用的新教材。
陈锡鑫先生是西北农学院园艺系、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和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的主要创办人,是中国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39年,他受命在原西北农业专科学校园艺组和北平大学农学院园艺组的基础上组建西北农学院园艺系,并在较短时间内使园艺系初具规模。1946年,陈先生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主任,组建了一支较有实力的教师队伍,建成了一批实验室、标本室和园艺试验场,创办了中国高等学校第一个果蔬加工实验室,并开设了专业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陈锡鑫先生担任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兼果蔬贮藏加工教研组组长。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果树栽培、蔬菜栽培、果蔬贮藏加工和造园等四个教研组,形成了较完整的教学科研体制。同时,在他的精心筹划和带领下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果蔬贮藏加工教研组,在果蔬贮藏加工教学与科研方面开展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园艺产品贮藏加工方面的专业人才。
陈锡鑫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即致力于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利用研究。在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期间,除讲授与园艺学有关的课程外,还积极从事园艺产品采后研究,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1947年,天津的一家罐头加工厂的罐头制品曾一度约有80%发生霉变。陈先生经过认真研究,最终找出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使这个工厂的罐头制品霉变率降到0.3%以下。
新中国成立后,陈锡鑫先生十分重视对农民经验进行调查和总结,亲自带领助教到北京郊区考察大白菜冬季贮藏情况。在卢沟桥农场,为摸清窖藏条件及技术措施,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贮藏窖窖型改进试验并进行试验推广。他的研究论文“北京白菜贮藏的经验总结及其初步改进”刊载于《北京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号上。
陈锡鑫先生在中国传统的园艺产品加工利用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他是最早对中国传统的酱腌菜技术开展研究并用科学理论进行解释的学者。他研究了传统酱腌菜的保绿、保脆机理及其技术要点,对冬菜、干菜等也进行了试验研究。
陈锡鑫先生为人谦逊,待人宽厚,严于律己,平易近人,深受园艺系师生们的尊敬。他在园艺学特别是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园艺产品贮藏加工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