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2011-09-06 14:28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36期
关键词:富婆阿呆养母

物语

衰狗阿呆

阿呆是我妈家楼下的一只狗。狗如其名,虽然只有几个月,但它没有小狗的那股活泛劲,总显得呆头呆脑。我想,它的养母(楼下的女主人唤阿呆为儿子,但从法律的角度讲,阿呆顶多算是个养子)如果稍懂点起名学,是不会给它起这样一个名字的。阿呆是被养母从大街上捡回来的,她看见小纸箱里出生不久的阿呆,顿生怜悯,把它抱回了家,视如己出,抚养成狗。

阿呆显然不是名犬之后。连我这个外行也看得出来,它太普通了,没有都市宠物犬倨傲或柔媚的神情也就罢了,连乡下土狗狂放和威猛的性情也没有。好容易黑中带点白的毛色和拉雪橇的那种狗有些像,个头却小得可怜,活脱脱一个山寨未遂版。

因此,楼里的居民都不怎么待见阿呆,特别是5楼的中年单身汉。单身汉在家里开了个麻将馆,每天形形色色男的女的、不男不女的出出进进,不仅扰民还扰狗。邻居们不敢得罪麻将男,只能忍气吞声,阿呆却看不惯,大半夜听见脚步声就汪汪大叫,结果又加重了扰民之患,连我两个月大的小女儿都常被阿呆吵醒。邻居们把怨气都撒在阿呆身上,看见它都要瞪两眼,更何况还时不时踩到楼梯上的狗屎。麻将男在第7次踩到狗屎却没有走狗屎运后,暗下黑脚,阿呆受伤了,一瘸一拐了好些日子。

我想,这顶多该怪养母教狗无方,实在不该算到阿呆头上。可阿呆到底涉世不深,哪懂得避祸。腿伤痊愈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阿呆突然狗兴大发,跑到楼下的禁地里追蝴蝶。这片禁地原为绿地,在物业公司弃管之后,被4楼张工头的老婆圈地种菜,成为禁地。邻居们同样不敢得罪这个虎背熊腰、豹头环眼的富婆,何况她还时不时从窗口窥视是否有人偷菜。这天,富婆恰好逮到阿呆,顺手就扔出一袋垃圾,准确无误地砸到阿呆头上。阿呆又一次受伤,此后的目光更加呆滞。邻居们暗忖,富婆这个动作应该操练了很久,才能如此精准。

3楼的王大爷爱狗,比养母还心疼,仗着年纪大,说了麻将男和富婆几句。麻将男倒没说什么,一笑了之。富婆选择了无声的抗议。她摸准阿呆经常被养母赶到楼道里,因此弄坏了单元的入户门锁,盼着阿呆顺着敞开的铁门,跟随来往的生张或熟李走丢。养母更加小心地看护阿呆。楼里邻居们丢过自行车,丢过大白菜,阿呆还在。

说来富婆还是得感谢养母,最后还是她配合了富婆的这次行动。过年时,养母回娘家团圆,把阿呆留在了家里,确切地说是楼道里,并托人照看。她怕阿呆屙屎到床上。晚上我听我爸说,阿呆好像不见了。养母次日回来后,呼唤了很久。阿呆真的丢了。

有时我看报纸,新闻上说一只小黑狗跟流浪老汉相依为命,又看见说一只小黑狗被车轧死,小黄狗蹲守很久不肯离去。我都希望那是阿呆,又希望不是。

文/米小兰

浮生

半步颠定律

醉酒的人总喜欢提当年。有天晚上大BOSS饮到兴头,大家觉得他有点多了,就说早点回去睡觉吧。BOSS手一挥,说道:胡闹,这点酒算什么,当年老子在斐济,喝了2斤白酒,还开车成功绕过了瓦国人的检查站⋯⋯我们满桌人惊骇不已,不知道他老人家身在斐济,如何绕过瓦努阿图的检查站的。

我也醉过一次,向满桌人说道:以前上学的时候花天酒地,我在外面吃酒很凶,不知道弄脏了多少条床单⋯⋯后来坊间流传出乾哥醉酒之香艳版,我赶忙跟众人解释,那床单是我喝多酒吐脏的。

瓦人也是饮酒的,就是卡瓦,瓦人饮卡瓦就是简单图个乐。喝卡瓦的最佳状态是要达到半癫。这时候的人常步法凌乱,面带邪笑,双眼迷离,仿似中了千古奇毒含笑半步颠。我常感叹国内酒的名字太俗,什么二锅头、三鞭酒、五粮液、金六福⋯⋯给人的感觉要么是土,要么就是土大款。

人的智商总是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成反比的,喝酒的真正作用就在这里。在酒桌上,当大家的智商都下降到一定水准,事情往往就好办了。话说某君听乾哥讲完“半步颠定律”后不加消化,急于应用,在外面喝完酒后打电话给某女相好要求出去开房,把该女从此吓跑。他还有脸回头找我算账,我说你喝酒只下降了自己的智商,那个女人的智商并没下降。

同事回国,凌晨的飞机,晚上大家一起喝酒,我说我舍不得你啊,我要是去机场送你非把飞机给砸了让你走不了。第二天醒来什么也不记得,一问才知道人家的飞机这会儿早到布里斯班了。这样来讲,饮酒的好处实在太多,要不世间哪有这么多生离死别?孟姜女都不哭了,尔康紫薇也不闹了,坐下喝一口该干吗干吗去。

电影《国产凌凌漆》中,周星驰在肉摊前卖猪肉,手持一杯DRY马汀尼,从此成为妓女心中销魂的猪肉佬。我也梦想着有一天,能有个女的一路小跑到我面前说:像你这样的男人,无论在哪儿,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虽然你很低调,但你那忧郁的眼神、沧桑的胡茬儿,还有那瓶含笑半步颠,都深深地把你出卖了⋯⋯

文/乾无古人

后窗

地下鐵

不知为何,与“地铁”相比,我还是更喜欢香港人叫的“地下铁”,虽然带点港腔略显矫情。或者是因为“地下”二字,形成了类似地下情的语境,使地铁这个本来冰冷的东西变得暧昧闷骚,引人遐想。

这当然属于胡思乱想。地下铁虽可作为地下情的重要场合,但肯定不能说地下铁里熙来攘往皆为情色。不过这样说来,全程地上漂的北京八通线、上海张江线,就不该进入地铁系统。因为,如果地铁在地下尚算闷骚,窜出地面则近于裸奔。

如同《悲惨世界》里冉阿让的下水道王国一样,地下铁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吕克贝松的《Subway》,把特工与情报的故事放在天生神秘气质的地下铁,当然还有些男人和女人的成人故事。这部上世纪80年代的片子,我喜欢的译名除了直译的《地下铁》,还包括《花都夜深沉》。地下铁和巴黎的夜色勾搭,多么令人想入非非啊!另一个译名叫做《地下通道》,明显具有大陆译制片的土气,就差远了。

说起地铁,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在京城学习,经常钻地铁。为了去外地人化,我还专门办了一张交通卡。这样,当诸多外地朋友必须临时排队买票时,我却可以淡定地掏出一张蓝卡直奔入口,貌似一个知根知底天下尽在掌握的老北京,貌似已经拿到绿卡的美籍华人。做北京人当然是很光荣的,我承认自己有那么一点小虚荣,哪怕装装也是好的。

既然常在地铁跑,哪能思想不长毛?我承认,我常在地铁里扮演向日葵,毕竟北京流窜的美女太多。毫无疑问,如果没有美女,地铁的乏味指数起码要上升五颗星,漫长的出行时间也将变得碌碌无为。幸运的时候当然有,比如在1号线,曾经见到一个美女貌似另一个非常熟悉的美女,立时倍感亲切。还有一次在国图站下车前,看到一位体态丰腴落落大方的美女,我特地调整站位加强瞭望。真的,那天司机开车特别稳当,真是段美好的旅程。

原谅我吧,毕竟这个中年过客来自一个没有地下铁的城市。记得年轻时有很多理想,其中之一是要去有火车的城市生活。10多年后,这理想终于实现。不过我没料到,现实中那条火车离我那么近,以致每晚都听到货车震动我窗户的“扑哧扑哧”声。真应了那句话,理想与现实总是差着一步距离。

文/刘俏到

城事

荆老,周周见!

作为一只大学里的“青椒”,少不了上课点名。10多年前我还是一棵青葱大学生的时候,几乎没有逃过课,循规蹈矩,所以今天只好沦为穷教书匠,而当年经常翘课的同学,搞金融的炒地产,炒地产的搞金融,汗毛比我的腰粗。那个时候,我对经常点名的老师没什么好感,大学嘛,就该来去自由,学生不来,老师又不损失什么,工资奖金照发。当然,现在也一样,只不过人民币在贬值,CPI在飞涨。

学生在底下笑,有人就起哄,说老师点名吧,那好,我就装模作样点个名吧。其实点名也可能会出点儿状况,但是你得Hold住。

最常见的就是学生名字生僻,不认识怎么办?比如我高中时有个同学单名“玢”,只有我们语文老师认得。我又不是语文老师,得想点别的办法。

办法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事先拿到学生名单,先查一下字典;二是万一事先没查,当场卡壳,那就学季羡林先生,把生僻名字跳过去,最后再问谁漏点了;三是让班长点名。这办法最保险,是我观摩有经验的老老师上课学到的。因为第二种办法,碰到促狭学生,他会报学号,就是不说名字,让老师下不来台。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按字典应该这么读,学生却说是另外的读法,比如说“牟”这个姓,我读móu,学生说读mù。

我开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一周两回。话说频率这个事儿,很能表明身份:一天见一回的,是《人民日报》和中小学老师;一周见一回的,是《中国新闻周刊》和大学老师;一月见一回的,是《智族》和博士生导师;一年见一回的,是《中国统计年鉴》和院士导师。所以,努力的方向不言而喻。

我也给夜大上课,也就是成人教育。我一直觉得,夜大学、成人教育,味道怪怪的。直到有一天,我听到夜大的班主任把普通大学叫“日大”,于是觉得“夜大”的味道也没那么怪了。夜大的学生都是已经参加工作了的,只能在晚上和周末来上课,还常常因为加班来不了。来的那一部分也是陆陆续续来。上午9点钟上课,基本上只有我自己;9点半,来一批;课间,再来一批;临下课,再来一批。这名也就不好点了,我让他们课间自己在点名册上签到,结果发现:来30人,点名册上会签60个到。更有甚者,这次上课,把下次的到也给签了。这学生是干质检的,难怪地铁的自动扶梯刚质检完就出事。

有时在场的学生会短信通知翘课的学生,也可能会出点状况,比如说不幸把短信发到我手机上了:荆老点名。按我的理解,荆老师,那还是大学青年老师;老荆,那就是中年博士生导师;荆老,那就该是老年院士了。看来我不用努力,已经直接升级了。

文/一名荆人

猜你喜欢
富婆阿呆养母
9旬香港富婆被骗2.5亿港元
晨光下的独舞
翻译
干什么(4则)
手表
重情养女,孝义独扛一个家
感动的泪水
钓个富婆有钱用
阿呆的病症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