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313018) 马海波 河北省卢龙县中学(066400) 鲁爱华
美国宇航局称,今年2月发生在智利的里氏8.8级大地震冲击力巨大,可能移动了地球轴心,据模拟结果显示,智利大地震可能加快了地球自转速度,使地球一天的时长缩短了1.26微秒(1微秒等于百万分之一秒),据此回答1~2题。
1.唐山大地震的震级为7.8级,智利地震释放能量是唐山地震的
A.30倍 B.300倍 C.90倍 D.900倍
2.智利地震发生在南极洲板块和
A.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C.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D.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3.2010年7月,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拉尼娜现象”出现,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受其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秘鲁沿岸暴雨增加
B.东南亚地区森林火灾风险升高
C.澳大利亚东岸降水减少
D.西北太平洋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4~5题。
4.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5.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地形雨导致洪水,修筑堤坝
2010年4月16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天空,严重影响欧洲的航空业。回答6~9题。
6.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A.7,a
B.3,b
C.2,c
D.1,d
7.从距离来看,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距火山喷发地更近,但火山灰对其影响较小,其主要原因是受
A.地质构造影响 B.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海陆位置影响
8.关于此次火山喷发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火山灰危害人体健康
C.融化当地冰川,形成洪水
D.使地球“降温”
9.要监测此次火山灰的扩散趋势及影响范围,可采用的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IT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春旱、暴雨、沙尘暴 D.洪涝、寒潮、泥石流
1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12.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沿河房屋被冲毁,造成特大泥石流灾害。
(1)在泥石流发生过程中的物质经历了流水的哪几种外力作用?最终能塑造怎样的地表形态?
(2)试分析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产生的原因。
(3)写出两条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1)种类多,几乎囊括了世界上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在各类灾害中,尤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
(3)时空分布广,灾害的地域组合明显。多发生在春、秋两季的干旱主要分开布在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多发生在夏季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广阔的东部季风区,集中在7大江河流域;森林火灾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林区,多发生在冬春干旱季节;地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上;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在青藏高寒地区尤为突出;台风、风暴潮多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西南伴随地震、暴雨引起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山洪的集群发生。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多发的原因
我国有些地区,由于常常出现的自然灾害而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由于自然灾害之间有相互联系的特点,因此,某一地区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引发了其他的自然灾害,从而使得多种自然灾害同时发生。分析时要抓住该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再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地势、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等特点。
我国几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1)华北地区最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干旱、寒潮、沙尘暴、洪涝、农作物病虫害等。华北地区地处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定,而使得降水的年际、季节变化都很大,因此,旱涝灾害频发。再加上距冬季风发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因此,冬春季节强劲的冬季风带来了多种灾害。所以,这些灾害主要以气象灾害为主。
(2)西南地区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关联性,再加上气候和地形的特点,就造成了这里多种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特点。
(3)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有台风、洪涝、风暴潮等,这主要是由于气象灾害——台风引起的。
3.主要气象灾害(台风、洪涝、干旱、寒潮)
(1)台风是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低气压漩涡,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部。
(2)洪涝是锋面、气旋等造成的短时间的集中降水过程,造成地表水泛滥。主要分布在纬度30°~50°的近海平原地区。如欧洲西部和南部、东亚、南亚季风区、美国、中美洲、南美洲东部沿海地区。
(3)干旱分布在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4)寒潮多见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如美国,我国华北、东北。
4.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1)地震主要是内力作用产生的,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滑坡和泥石流是外力作用的表现,分布范围广、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主要集中分布在地形崎岖的山地,如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的横断山区、南美安第斯山区。
(3)滑坡发生的条件
自然因素:①地形条件,地势起伏大的山地丘陵地区;②物质条件,物质破碎,多断裂构造;③植被条件,植被条件差,多荒山秃岭。
人为因素:①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结构;②人类活动堆放了大量的碎屑物质;③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5.主要海洋灾害
(1)海啸主要分布在附近多地震的海域,如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美洲西部沿海。
(2)风暴潮是由热带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分布在多台风、飓风的沿海地带,如南亚南部沿海和东亚沿海地区。
6.我国的虫灾和鼠灾
(1)我国蝗灾的分布及成因
蝗灾是我国最严重的虫灾。其主要分布区为:①滨湖地区、②沿海地区、③内涝地区、④河泛地区。洪涝以后的水位降落和干旱,大量适于蝗虫生活和繁殖的荒地、草滩出现,容易引发蝗虫灾害。另外,人类滥用农药,导致蝗虫天敌减少,也会诱发蝗灾。
(2)干旱之年多蝗灾的原因
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
(3)鼠患危害严重。如草原区对草场资源的破坏,居民区对生产生活资料的破坏已经传播疾病等。
7.防灾与减灾
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灾减灾一些共同的方法和策略①建立灾情预警预报系统,加强监测和预报;②加强宣传和教育,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③建立防灾法规,实施行政管理。
1.具体灾种的复习要让学生自己从灾害成因与分布、规律、灾害影响、减灾措施几个方面,自己归纳、总结、整理。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特点、空间分布情况等,学会运用示意图、分布图和资料判断某一地区所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探究成因和受灾程度大小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准确的表述。
2.纲要法展示气象气候灾害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今年关注的重点还应该注意到:几种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危害及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即防灾、减灾的手段与对策等,同时注意掌握一种自然灾害发生时与其它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3.气象灾害成因的分析方法:
(1)暴雨洪水灾害的成因要结合降雨类型、季风、降雨的时空分布及河流、地形、植被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2)干旱的形成则与天气系统、气压带、风带、太阳辐射和人类活动有关。
(3)寒潮的形成及影响涉及季风、农业生产等知识。水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加上平原地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因此东部地区既有洪涝灾害,也有干旱灾害。
(4)沙尘暴的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大风;二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地面沙质沉积物;三是不稳定的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4.灾害专题复习与必修、区域相结合。
(1)比如对台风的复习,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①台风主要分布地区;②赤道附近为何没有台风;③台风周边(四方位)风向;④台风登陆后减弱的原因;⑤台风灾害有哪些;⑥台风的减灾措施;⑦台风灾害利弊分析
(2)自然灾害的复习要适度与区域地理结合。区域图的切入时考查的主要形式,通过区域图切入考查灾害分布。熟悉区域地理知识背景利于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5.适度补充如赤潮、咸潮、生物入侵、地面塌陷等灾害。
6.注意灾害的关联性发生关系。①地震——滑坡——泥石流;②暴雨——洪水;③雪灾——洪水、水土流失;④过度抽水、采矿——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⑤暴雨——城市低洼处积水——交通阻断;⑥地震——滑坡+暴雨——堰塞湖等。
7.注意辩证看待自然灾害,有弊也有利。如台风、雪灾的利弊分析:台风产生的大风造成财产损失、暴雨造成水灾等,还有有利的影响,夏季降温消暑、缓解旱情等;雪灾影响交通运输、通讯等,但也可以杀死虫卵,减少虫灾。
8.注意给学生建立适当的答题模板
灾害类问题的探究思路: ①如以区域图为切入点的题目:区域定位——确定灾害类型——分析产生原因——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各自然灾害之间的相关性——防灾减灾的办法(具体措施);②如以资料或图表(各种曲线图、柱状图或等值线图等)为切入点的题目:审题——提取信息——比较变化(曲线或柱状图中的变化所反映的问题)——再分析原因——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各灾害之间的相关性——防灾减灾的办法(具体措施)。
2011年2月15日9时56分,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监测到爆发了一次强度较大耀斑。回答1~2题。
1.关于本次太阳耀斑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太阳活动剧烈的表现
B.发生的时间可持续几个小时
C.再进入到相反的时期平均需要11年
D.说明太阳活动处于低峰年
2.受本次耀斑活动影响较大的是
A.有线电视 B.固定电话
C.手机通信 D.宽带用户
中国气象局公布的《2010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10年中国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历史罕见,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气候最异常的一年。“南冻北旱”: 南方“千里冰封”,北方“干旱少雪”。回答3~4题。
3.北旱导致的受灾的主要农作物是
A.玉米 B.大豆 C.冬小麦 D.春小麦
4.与2008年相比,2010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的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的时间比较早
B.第一股冷空气的势力较强
C.补充的冷空气势力较弱
D.灾害造成的损失更严重
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回答5~6题。
5.关于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B.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C.年际变化不大 D.春夏多,秋冬少
6.台风强降水不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滑坡 B.泥石流 C.崩塌 D.地震
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的地震,读关于海地和智利的地震资料回答7~9题。
?
7.智利多发地震是因为处于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B.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8.智利地震发生后,日本、新西兰等国纷纷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
A.预防地震引发的海啸 B.预防风暴潮
C.预防火山喷发 D.预防潮汐
9.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
B.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
C.智利建筑物抗震强度大于海地
D.智利震级高于海地
10.2010年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台风中心于10月19日上午进入我国南海东部海面。
(1)台风登陆中国大陆,广州市和南宁市都普降暴雨,而广州出现了更严重的洪涝灾害,且经济损失更为巨大,试分析其原因。
(2)台风带给我国的灾害损失巨大,但有专家指出,如果防御台风得当并加以利用,台风也并非是一无是处,而且在气候、科研、能源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解释原因。
(3)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而热带气旋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世界上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有哪些?(至少写三个地区)
(4)为了降低台风灾害造成的损失,提出有效的措施。
专题适应训练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C 6.B 7.C 8.A 9.C 10.A 11.D
12.(1)侵蚀、搬运、沉积;冲积扇(2)自然原因:舟曲自身的地貌如荒山荒坡,地表植被稀少,石头多,坡陡,土薄;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人为原因:对植物的破坏,过度的樵采;过度开垦。(3)措施:恢复植被;加强对山区开发的管理和灾害监测。
知能巩固测练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B 6.D 7.D 8.A 9.D
10.(1)广州距海较近,地形低洼,灾害强度大;广州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灾害造成的损失更大。
(2)同意 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为炎炎夏日降温消暑,缓解旱情;对台风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大气运动的规律;台风的能量巨大,如果能够开发利用,效益很大。
(3)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南海岸
(4)做好台风的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工程;加强公众减灾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