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丽
(衡水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均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作为培养信息能力的一个主要渠道,《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标》中课程目标的第2、5、6、7、8项中关于学生应具备的信息能力有明确的描述:“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均通过了信息技术会考,他们的信息能力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是否实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由于对高中阶段进行大面积的调查存在着很多困难,而大学新生刚刚离开中学校园,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还未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且在对待调查的态度和时间方面都能够提供保障,从他们那里我们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数据。基于此,本研究欲通过对大一新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反观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其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008年秋季开学之初,我们选择了河北省三类(本一、本二、本三)不同的高校,兼顾文理学科,随机抽取了1000名大一新生,采取了“信息素养调查问卷”、“信息技术知识试卷”、上机测试、观察、访谈等方式。其中,信息素养调查问卷的设计依据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及2003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以下简称《课标》)中的相关规定,围绕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方面进行了设计。问卷共26题,其中有十道题涉及信息能力的考察。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44份,有效问卷882份。上机测试需要学生注册个人电子邮箱,下载素材,完成Word、Excel和PowerPoint三部分操作,并对完成作品命名,通过邮箱上交。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分析、加工、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对200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回收学生作品196份。
通过对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和测试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但基本上是较低层次的应用。具体表现在:
通过对上机试题的分析发现,技术过关的学生中,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软件操作能力,但是基本上处于模仿操作水平阶段。面对新任务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如能够根据书本上的操作步骤制作幻灯片,但是基本上是照猫画虎,在体现个性特点及创造性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如:立意、布局、颜色搭配方面很不合理。
教学中,当遇到没学习过的内容时多数学生不知所措。比如:课堂上学习的是Office 2000,但是上机测试时采用Office 2003,遇到操作有差别的地方,有些学生就显得手足无措,不会自己探索着寻找解决途径。信息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学校所学得的某些软件知识可能在学生还没有离开学校就已经过时,如果只会模仿操作,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能力,就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获取国内外新闻的主要途径,通过看电视的占92.7%,其次通过阅读报刊的占51%,而通过因特网了解的居第三位,占46.7%。这与高中阶段学生所处的环境有关。经过访谈了解到,学生能通过因特网看新闻,浏览信息。但是由于高中阶段学习紧张,上网机会少,所以,他们通常选择通过传统的方式了解新闻。在分析学生的上机测试作品时发现,他们虽然具备从因特网查询资料的知识和技能,但却无法查找到与自己作品相匹配的素材。如在:Word制作一题中,学生在浩瀚的网络资源中找不到合适的资源,他们随意下载图片,插入一些与文章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不能从所获得的信息中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对学生写“军训总结”引用资料情况的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只是将查到的资料引用到文章中(如图1),而没有对纷繁复杂的资料进行加工,整合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再创造新作品(如图2所示),27%的学生对“为完成作业,直接拷贝网上资源”持赞成和无所谓态度,他们缺乏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创造性地加以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图1 军训总结引用资料的比例
图2 信息利用与创新能力和意识
信息处理能力主要指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理解、选择、评价、加工、归纳与整理的能力。在“入学报到时,移动、联通等通信公司都推出了许多业务展示亭,你能否从众多的促销信息中很快分辨出最适合自己、最实惠的业务”一题中,仅有四成学生选择“能很快找出”,可见学生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的价值以及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经过对上机测试作品的分析发现,学生具备基本的文本处理能力,但是数据处理能力和图表处理能力比较差,Excel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Word和PowerPoint中有关图像处理部分的得分普遍偏低。在近二百篇学生作品中,有图片的作品主要是插入计算机上现成的图片、剪贴画以及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原件,居然没有一篇对所获取的图片进行加工处理后再插入Word或者幻灯片。
信息交流与传播能力主要指选用合适的媒体形式表达信息、运用因特网多种通讯工具呈现信息、与人交流、表达思想的能力,包括利用网络进行通讯交流,收发电子邮件、建立网页、下载资料或者传输文件等。比如:对“安装软件的过程中若遇到问题,怎样通过网络向他人请教”一题的选择情况(如图3所示),学生使用交流工具倾向于文字和语音交流,而用图片来说明问题的比例仅占13%,尚有14%的人很难通过网络的方法来描述清楚遇到的问题。这说明他们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本、语音交流的能力,但是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来呈现信息、表达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课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信息传播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QQ和Email,几乎没有人通过制作个人网页或者在BBS、blog上发表言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图3 信息交流与传播能力(百分比)
信息管理能力主要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类、标引、排序、存储、备份的能力。通过访谈了解到,拥有个人计算机的学生比较注意按照文件类型、用途或内容等对文件进行归类,而没有计算机的学生通常不注意保存有价值的资源,好多学生将所有资料保存在一张优盘的根目录下,没有对其进行归类存储。定期备份计算机或优盘资料的学生很少,从来不备份的比例占很大部分(如图4)。可见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备份的意义,他们虽然熟悉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但是对自己文件资源的管理、整理、归类意识比较淡薄。
图4 计算机或优盘资料备份情况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仅从作为培养信息素养主渠道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角度来分析,探寻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课程实施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很多,诸如:社会环境、课程本身、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学习环境、师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时间等,这里仅从课程设计本身、教师、资源环境与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尽管“改变应试教育,实行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年,但是高考、会考的指挥棒依然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通过信息技术会考为最终教学目标,会考考什么,课上讲什么。在教学中,以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核心教学目标,忽视能力目标的设计与实施。这就导致教师们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某种操作,没有注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训练,以致出现“信息技术课就是微软的培训班”的说法,从而使得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欠缺。“评价所在高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的多项选择题的调查结果为,67.5%的学生选择的是应试教育,记住基本知识和操作步骤;9.5%选择重视能力培养;11.1%选择能够上网玩游戏,娱乐;12.2%选择用处不大,不爱学;38.6%选择经常停课或被其他课所占用。从这一数据中也不难发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表现出的仍然是“应试教育”,只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忽视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操作性、基础性、应用性等特点,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运用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Webquest等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是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因此,许多教师仍延续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通过访谈和深入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发现,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示范——模仿法,即教师讲解并示范操作,学生听讲和观察,然后根据具体操作步骤进行练习。尽管有些教师也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教学,仍然是在教师划定的框架中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扼杀。另外,学生的上机实践缺乏教师对实践活动的设计以及正确的引导,好多学生上机多停留在重复课上教师所讲内容的练习。例如:在培养学生交流能力时,仅仅教会学生通过QQ、Email聊天交流的操作,不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规定,如果不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交流来解决问题,很难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就造成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掌握的情况较好,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由于学生的头脑和双手被禁锢,限制了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形成不是看会和听会的,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但是,很多学生缺乏将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的环境和机会,这也是造成信息技术能力处于较低层次的原因之一。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以及近年来国家对于中小学建设的积极投入,大多数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已有很大改善,但却缺乏科学的管理。许多学校建设了自主学习的计算机室,却把使用时间和方式限制得很苛刻,甚至成了摆设,造成学生缺乏应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更有甚者,有些学校或教师以联网后学生易聊天或浏览无关网页,对学习不利为借口,不将学生机房联网,剥夺了学生上网查资料、与人交流、合作的机会,不利于信息交流与传播能力的培养。
评价的重要性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人尽皆知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评价常常被简化了、忽视了。首先,评价内容上仅以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掌握得多少、基本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来评价学生,忽视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其次,评价方法单一,信息技术教师出于省事、方便的考虑,往往以总结性评价为主。采用量化评价方法,以会考试题为依据,提供一些量化试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正确率来评定学生成绩。这样的评价方法势必只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而忽视能力的评价。第三,评价主体单一,只是教师评价学生,缺乏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评价过于注重鉴别和选拔功能,而忽视了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这种过于单一的评价模式不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全面培养。
基于上述问题,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中,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教师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组成比较庞杂,有其它学科经短期培训转行而来的,有教育技术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在师范大学开设专门培养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还比较少,因此,受过专门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指导、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教育的教师仅占少数。普通高中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工作较多,对课程的关注相对较少,新课程观念较为淡薄。他们对新课程内涵的理解以及对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能力亟待提高。
课标中更多的是给教师传达一种新的理念,是对课程的基本设计思想、基本理念、课程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与基本内容的理念性的诠释。教师应该加强教研活动,消化新课标的理念,正确把握信息技术课的本质,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和计算机课区别开来。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如:在教学中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具备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增强交流传播能力,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这也是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普遍欠缺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方面多进行学习、研究和反思。
评价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导向、诊断、激励、反馈与强化等作用。评价从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分类,不同的评价手段适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而个体的、单一的评价很难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方面的评价。因此,应该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改变现有单维度的、单纯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在评价方式上综合运用书面测试、学生作品、档案袋评价、教师观察等多种评价方法;在评价主体方面,充分发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的功能;评价内容上,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设计与创造有个性作品等能力的评价。
信息能力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操作过程中来培养和提高。课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这就要求学校、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在学校、家庭和课堂之间形成信息技术运用的大环境。
首先,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要达到一定的水平。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持,而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活动过程中提高能力,即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因此,务必要构建校园网和多媒体网络教室,确保学生机房与互联网的连接。加强对网络机房的管理,建立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协作学习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其次,需要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改变家长“只关心高考科目、而对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信息技术课漠不关心,甚至以影响其它学科学习为由,限制子女上网”的错误观念和做法。鼓励家长为学生创造一个利用因特网丰富的资源扩大知识面,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协作学习,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的氛围,也为学生创设一个管理自家计算机资料的机会。
第三,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加强与各学科教师的联系。充分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生活和各学科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来源于各学科课程与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营造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氛围。
最后,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网络组织的、省级的或国家级的竞赛,也可以组织一些校级信息技术活动小组。使学生在设计制作网页、动画、电子报刊等作品的活动过程中,亲身经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交流、管理与创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协作与探究学习,培养信息能力。
[1]李艺,朱彩兰,钟柏昌.基于明晰课程内涵和实现课标意图的教材编写[J].课程·教材·教法,2004,(6).
[2]王文昇.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
[3]李艺等.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