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476 浙江省嵊州市蛟镇中学 相小波
分层教学中的“三个注重”
312476 浙江省嵊州市蛟镇中学 相小波
学生的个体是有差异的,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要想达到高效的分层教学目的,必须做到“三注重”才能达到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中,获得不同程度知识吸收的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中把握好分层教学的“三注重”进行探究,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分层次教学实施的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找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确自己优势、智慧所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达到的状态.只有明确了这样的目的,才有助于帮助同学调整好心态,摆正位置,找准层次,才能消除层次教学所带来的某些处于低层次学生的心理障碍.要想建立有效的学习目标和激发积极的学习心理,就要师生积极沟通,融洽关系.
《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兴趣,教育教学活动才可能被学生接受,为分层教学打下基础.
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精确性和广泛性使得很多同学对其望而生畏.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大,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为此,通过师生积极的沟通,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层次,体会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不是为了给他们难堪,而是为了帮助他们进步,促进他们提高的良苦用心.同时,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先小后大,比如让学生每节课,制定自己学习的小目标,然后再制定期末的大目标.通过沟通和课堂课中的分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特点,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小目标,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要具体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次备课是基础.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展现出来.因此,教师应首先注重整体性,即先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把握教学的流畅和知识的连贯性.同时,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好课堂的分层要求和衔接情况,预设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尝试细化所有可能的细节.并针对每个环节,做好分层教学的计划和准备.
例如,在设计《用字母表示数》这堂课时,教材上分别举出了父子年龄、在地球和月球上举重、成年人身高和体重的关系等实例让学生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情景单一抽象.为了在教学中体现整体性,并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我们可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围绕这个话题,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如让学生“用什么方法把你任意时候的年龄概括地表示出来?”学生强烈感受到引入用字母表示数确有必要,让学生体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能表示数,还能表示数量关系.接下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延伸到相关的话题,深化让学生辨别哪些字母是用来表示数及数量关系的,这样既可以照顾到金字塔的最高层的学生,让他们自由思考相类似的问题,又能促进金字塔最下面的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即考虑到“普遍性”.
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按照《标准》中指出的要求,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与一定的训练;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有弹性的教学目标,使其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比如可以是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上多让塔尖和塔上半部份学生探求问题(例题,习题或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数学问题),讨论问题,最后独立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答案,并多鼓励他们质疑已有答案(或解法,证法)和对数学题进行一题多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对塔下半部分和塔底层次的学生则在讲解教学内容之后还加强个别辅导,即在考虑人人学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这样“普遍性”的基础上,注重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特殊性”.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而不应该片面追求解题的难度、技巧和速度,这是分层次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回答: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概念是什么(鼓励最处于塔底层次的学生回答)(如图1)
图1
然后问题:梯形中位线有没有三角形中位线类似的性质呢?(要求学生画图探讨和讨论,然后讲出答案或猜想答案,抽请中上水平学生回答)
最后问:如何确认你的猜想呢?(让塔尖层次的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对下面部分的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
思路1 将梯形的中位线转化为三角形的中位线,借助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获得证明,如图2,这样添加辅助线后,把线段AD转化到CG,EF就是△ABG的中位线,从而命题得到证明.
图2
图3
采用分层教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的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更努力,更愿意表现自己,能够积极的融入到学习当中去,对教学的问题进行思考,使得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如在某阶段部分学生可能出现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或部分同学不思进取,骄傲自大,学习不在状态的情况.为此,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可以及时的根据当时情况对原先的,已有的分层及时调整变更,将进步的学生纳入高一级的层次里,将落后的学生放入差一点的层次里,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动态教学中,及时掌握各类学生的情况,对其展开针对性的、适合其目前状况的教学.动态管理,一方面要求老师主动出击,发现学生学习的状态变化,另一方面是要考虑到学生自我表现情况.
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恰当的、激励性的评价,能够更加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和自尊心.分层教学中应注重分层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尤其对学困生应多采用进步评价,寻找其细微的进步,及时肯定,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如回答得不完整、不准确,应及时加以引导,如能完整回答出逻辑性较强、要求较高的问题时,更要加倍鼓励,让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上更加自信;对于优等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图4
1 周俊,肖婵婵.分层导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学数学研究.2000,6
2 马绍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J].阴山学刊,1998
3 张新民.初中数学“多层次教学法”课堂教改实验报告[J].山东教育,2006
201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