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进
金融市场从来就没有圣人,更没有神仙。巴菲特的名言曰:如果你看见厨房里有一只蟑螂,那里面肯定不止一只!这一次SEC抓住了巴菲特,他身后还有多少蟑螂?UBS们玩弄LIBOR操纵360万亿美元衍生品,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杨柳青青四月天,金融界却没有春天的气息,连续暴露出两大令人震惊的丑闻。一是闻名全球的金融大机构瑞士银行(UBS),被指控涉嫌在金融危机的2006年和2008年间,参与操纵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下称LBOR);第二大丑闻便是巴菲特涉嫌内幕交易,他将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失去信用的巴菲特不是圣人,也许这仅仅是SEC发现的第一只蟑螂。
国际大行深陷LIBOR
在这里,先来浅析一下什么是LBOR。
从事金融业的人都知道,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是世界市场上最活跃的利率,也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指标之一,像利率期货、掉期交易及欧元和美元的价格,全都以LBOR来确定。由于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LBOR不仅适用于英镑,也适用于美元、瑞士法郎、日元和加元。在丑闻发现之前,该利率被认为最真实地反映了市场的资金需求状况。
每天上午伦敦时间11点钟,英国银行家协会将从瑞士银行、美国银行、巴克莱、花旗、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汇丰、摩根大通、劳埃德银行、荷兰合作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三菱东京银行、日本农林中央金库、苏格兰皇家银行、西德意志州银行、法国兴业等16家银行搜集各家银行从美元到瑞士法郎等+种货币的拆借成本,LBOR的期限从隔夜到一年,然后被纳入统计表,去掉最高和最低部分得出平均值,当天的LBOR被确定下来,之后送往全球各地的交易所。银行相互之间提供的利率全天候都在变化,而LBOR被固定于24小时内。一般来说,瞬间利率和拆息率的差异非常小,尤其在短时间内。
丑闻的“奥秘”就在于多家报价银行串谋操纵LBOR,当英国银行家协会收集完报价,在去掉极端报价之后进行平均的当口,做小动作。并且,这一恶劣行径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对于一般大众来说这恐怕很深奥,或者说很不容易理解。但是人们容易理解的是,银行通过改变和操纵利率,能使衍生产品的价值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动,从而获得巨额收益。因为全球有超过36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和公司债券,都视LBOR作为基准利率。
在原先的金融资本市场中,信用的基石是信任,市场主体中的一方必须信任另一方将履行诺言。比如放贷方必须信任借贷方有能力偿还贷款,投资人必须相信他们能看得见投资回报。失去了信任,等于失去了灵魂,就好似一旦牛顿三大定律是错的,现代物理学还能剩下什么呢?现在LBOR被操纵,那么与之相关的360万亿美元的衍生产品,也就全出错了。
巴菲特不是圣人
正当LIBOR操纵案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巴菲特的前得力助手——伯克希尔·哈撒韦多家子公司主席索科尔,因涉嫌内幕交易,使巴菲特和索科尔都将接受SEC的调查。
现年54岁的索科尔,被外界视为巴菲特的准接班人。他自称首次以每股104美元,打算购入5万股路博润公司的股票,但买到2300股时,觉得不值得花时间去管理区区几千股,便决定抛出。至于第二次买入其股票,是因为他很喜欢路博润,认为它值得长期持有。
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却在3月14日以9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路博润公司,该股票3月底收盘价为133.96美元,粗略估算,索科尔每股盈利30美元,利盈近300万美元。虽然索科尔主动报告了这些交易(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违法),巴菲特也力挺索科尔,说他早就知道,似乎索科尔的做法无伤大雅,潜台词:不必大惊小怪。
其实不然。近两年,我专做证券交易监控,深知这类内幕交易只有初学者才会犯。但凡在投行做过的人都知道,投行从业人员,甚至其家属,他们所有的证券交易账户就只能在自己公司内部开设,而且时刻被监管部门所监控,更不能随便交易与自己公司有业务或将有业务往来的证券,在买卖之前必须先向监管部门申报,在获得了(事先批准)后才可交易股票,否则就是内幕交易。轻则罚款被裁,重则坐牢。为避免麻烦,我在投行工作这些年,关闭了所有的证券交易账户。
其实,好些金融大鳄就是做内幕交易才可赚那么多。而巴菲特这个金融大鳄,真的是金融市场的最后“圣人”吗?回首2008年,保尔森一通电话请求巴菲特支持高盛,讲明政府会出手救AIG。当时救助雷曼只需10亿美元,救高盛需要50亿美元,他为何不救雷曼,救高盛?答案再明显不过了,救活了AIG,高盛自然就喘过了气。这不是内幕交易是什么?对普通投资者公平吗?
说穿了,金融市场从来就没有圣人,更没有神仙。资本一进入市场就带着原罪,每一分钱都渗透着血和泪。江湖老手如巴菲特,老谋深算,这次何以阴沟里翻船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只有一种解释,他根本就不把索科尔的行为当一回事。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这两件事也正应了巴菲特自己说过的名言:如果你看见厨房里有一只蟑螂,那里面肯定不止一只!可见,LBOR和巴菲特事件,充分凸显了在资本市场的金字塔上方,金融机构和金融大鳄藏匿于证券市场的猫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