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弘
网络战争正在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一种日益重要的作战样式,它可以兵不血刃地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情报信息和防空等军用网络系统,甚至可以悄无声息地破坏、瘫痪、控制敌方的商务、政务等民用网络系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对网络空间优势地位的争夺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
网络是影响未来战争胜负新的关键因素,制网权也成为继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后国际竞争的又一重点领域。谁掌握了制网权谁就掌握了未来战争的主动。在这样的逻辑思维下,对制网权的追求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新内容。
一方面,各国纷纷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将掌握网络核心技术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予以重视和投入。另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国积极开展网络军事活动,发展基于网络的攻防能力,追求网络空间的新霸权。
各国在网络空间的技术和能力竞争有利于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而对制网权的追求则会给网络空间带来更多挑战。国际社会应积极推动将网络技术优先应用于和平目的,对网络犯罪、黑客攻击等网络行为应通过网络治理和网络执法国际合作来寻求解决办法,这才能确保网络空间的竞争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国争相发展网络战能力,不利于网络空间的互信
目前,主要国家均在加大投入,发展网络攻防能力。美国早在2002年即组建了全球第一支黑客部队,并于2009年发展成独立的网络战司令部,美还制定了2030年的网络战部队发展规划,提出了确保美军在未来战争中保持全面信息优势和网络攻防能力的发展目标。俄罗斯2002年系统提出《信息安全学说》,阐述其对网络信息战的看法,并随即组建了网络精英部队。俄被认为发动了2007年对爱沙尼亚和2008年对格鲁吉亚的大规模网络攻击,其网络攻防能力也被认为仅次于美国。英国、法国、韩国等也都正在或已经组建了网络部队,更多国家采取招募黑客等方式,积极发展网络攻防能力。今年5月,我国国防部发言人证实,我军首支“网络蓝军”已经在广州军区组建,其任务是“提高我军部队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大国竞相发展网络部队和网络攻防军事能力,明显超出了打击黑客和网络犯罪的需要,折射出大国对网络在未来战争中担当重要角色的认识和看法,也反映出大国相互防范的心态,体现出传统军事安全观念已延伸到网络空间。这种做法将增加大国间的相互猜忌,不利于战略互信建设,还可能引发网络冲突和网络军备竞赛。国际社会应该对此保持警惕,并积极推动各国在网络军事建设上保持克制和约束。
“网络威慑”概念的提出将毒化国际安全环境,不利于国际关系的稳定
今年7月初,美国发表《网络空间行动战略》,该报告首次提出将对“破坏性网络攻击行为”采取常规军事报复和还击。这不但意味着网络冲突有可能演变成更大规模的传统常规战争,而且也标志着美国“网络威慑”政策的正式出台,是美国网络战军事理论的重要发展。
由于威慑本身具有明显的入侵性,势必引起其他各方跟进发展相关威慑或反制手段。可以说,将威慑概念引入网络空间,是霸权主义的重要表现,是冷战思维的回归。它不利于各国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求网络安全,相反很容易将网络空间的冲突扩大化。
另外,目前的技术很难界定网络攻击的确切位置,对如何定义“破坏性网络攻击”也没有相应的国际评判标准,相应的报复或反击极容易超出范围和限度,造成 “网络自卫”的滥用。在国际事务中与美立场相左的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很可能如同被冠以“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罪名那样,被插上“发动破坏性网络攻击”的标签,从而遭受致命的军事打击。这将为美干涉他国内政、颠覆别国政府提供新的借口,对国际安全将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
“网络威慑”不能解决网络空间面临的问题和威胁。网络霸权和基于网络能力的强权政治不会成功,从长远看还会招致自身实力受损。通过政治、外交和法律等手段是解决网络安全困境最有效的办法。
网络空间建章立制工作方兴未艾,主导权之争激烈
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新兴疆域,相应的国际法框架和行为规范目前基本上还处于空白。而日益频发的网络攻击及对网络战的担心增强了国际社会加快建立相应国际立法的紧迫感。未来网络空间的国际秩序很大程度将取决于对网络空间相关标准、国际法架构及各种行为规范的设立。谁能把握建章立制的主导权,谁就能在未来网络空间和网络纠纷中占据有利地位。
欧盟在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方面起步较早,2001年欧盟即已通过《网络犯罪公约》,日本、加拿大等非欧盟国家也加入了该公约。目前欧盟极力希望将该公约推广为国际立法。作为网络空间第一部法律,该公约确有很多值得其他各国参考和借鉴的内容,但它在很多方面体现的是欧盟的价值观,在全球多元化互联网环境下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法国新近多次阐述其对网络空间的立场,并提出了构建“文明网络”的主张,其核心内容是强调政府对网络的监管,这与美国的主张有着明显区别。
客观而言,无论是强化网络监管、打击网络犯罪、预防网络战争,还是增进网络空间的合作,都是当前网络空间面临的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尽早就相关问题达成一定的国际约束,有利于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的改善和健康发展。
各国立场的差异既有关注重点的不同,也有对处理的优先顺序不同的看法,更有對相关国际进程主导权的争夺。相关各方应求同存异,摒弃门户之争,本着从易到难、逐步推进的思路,积极开展合作,争取早日建立起网络空间的国际法框架,维护网络空间的共同安全。
各国关于网络安全的国际互动频繁,有利于增进网络空间的国际合作
值得欣慰的是,各国在网络空间展开激烈竞争的同时,也并未放弃对话与合作。目前,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大国互动新的交汇点。美国和俄罗斯自2009年开始,即已将网络安全列入两国安全对话范畴,并建立了专门的对话机制,确保了相关对话一直持续进行。
中美两国也于今年5月首次将网络安全纳入中美战略安全对话,并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进行了首轮交流。另外,中美两国智库已建立多个网络安全二轨交流渠道,有的甚至已经机制化,讨论也有了一定深度。美印不久前刚签署了一份关于开展网络安全交流与合作的协议。
在多边框架下,联合国已成立“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专题讨论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安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法委员会设立了打击网络犯罪专家组。今年5月在法国召开的西方八国集团峰会也首次将网络安全列为会议核心议题,网络安全已经成为该集团最高政治领导层的讨论话题之一。
大国围绕网络安全的双边战略对话和多边框架下关于网络安全的国际合作,有利于增进各方的了解和理解,有利于避免因网络攻击事件引发或演变为网络战争,是应该鼓励和坚持的正确方向。
(作者为中国军控裁军协会秘书长)
责编/杜美丽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