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建设

2011-08-15 00:51冯世高
山西建筑 2011年17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环境

冯世高

0 引言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建设人性化城市居住区,是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常见的居住区景观分为九类:

1)绿化种植景观,包括植物配植、宅旁绿地、隔离绿地、架空层绿地、平台绿地、屋顶绿地、绿篱设置、古树名树保护;

2)道路景观,包括机动车道、步行道、路缘、车档、缆柱;

3)场所景观,包括:健身运动场、游乐场、休闲广场;

4)硬质景观,包括:便民设施、信息标志、栏杆或扶手、围栏或栅栏、挡土墙、坡道、台阶、种植容器、入口造型;

5)水景景观,包括:自然水景、泳池水景、景观用水;

6)庇护性景观,包括:亭、廊、棚架、膜结构;

7)模拟化景观,包括:假山、假石、人造树木、人造草坪、枯水;

8)高视点景观,包括:图案、色块、屋顶、色彩、层次、密度、阴影、轮廓;

9)照明景观:人行照明、车行照明、场地照明、安全照明。

那么不同的居住区有不同的需求,这就涉及到了如何在众多的景观元素中提取真正适合居民特点的配置。

1 艺术人文的体现

风格,毋庸置疑是居住区建设的独特标志。这种风格要与城市相互辉映,成一整体,在保证了整体城市鲜明时代感的同时,要立意新颖,求同存异,拥有自己的灵魂和内涵。而景观设计学就是设计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是一门从土地分析开始,涉及对土地的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及艺术。

1.1 历史文化的渲染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城市建筑之所以被称为“凝固的音乐”,是因为它承载、凝固的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还有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外滩、皖南的徽派建筑,都是以鲜明的建筑特色铸就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城市的建筑物,是反映城市特色的最直接的要素。然而,富含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景观并不是一味地仿古或是千篇一律,开展城市本土建筑艺术的再创造首先是对历史传统精华建筑区的精心保护;其次是基于城市特定自然环境的“个性”创造。

1.2 因地制宜的传统美学

从美学范畴上来说,城市景观同时具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种美的特性。所谓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地理和自然环境也不一样,其景观建筑的形式亦不同。因此,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注意顺应自然地理环境。

城市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居住景区特色是绿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的不同要求,作出不同设计。

城市景观的构成手法与美学意境也不尽相同,在设计中应把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突显出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自然状态,并在自然状态与人工物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

2 居住景观的设计原则

居住景观,从属性上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互相作用形成的,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经济—人文复合系统。城市景观设计,应以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色来形成鲜明的城市风貌,所以城市居住景观建设应遵从以下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任何居住景观的设计都要尊重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所谓特色,就是对居住区景观的内在和外在特征充分了解,系统地对居住区生活功能进行综合分析,对自然条件进行系统研究,创造出来的一种让居民感觉舒适、自然,体现人文关怀的景观特征。

作为现代化的居住景区,景观设计的主题和景观定位的原则决定了居住景观的特色,只有结合居住区特有的环境条件因素,才能保证景观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从而满足了居民的心理寄托与感情归宿。

2.2 “原创性”生态原则

“原创性”的景观设计是对城市形态的一种再创造。“原创性”生态景观设计追求自然生态美和社会实用相结合,其目的在于实现景观价值的最大化,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功能。追求景区环境生态性,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居住社区的设计和规划之中,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首先,在景观设计方面做到遵从自然,保护地球原有生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原有山水地形、植被、建筑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保留湿地和野草之美。

其次,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保持生态景观连续性,尊重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对自然物种形态、结构的科学模拟,开发出各种再生替代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创造出一种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因此,城市建设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将城市建设融入自然中去,形成和谐的城市生态体系。

2.3 人性化原则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做到人性化,就是一切要以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追求景观的优雅、舒适,让人感受一种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居住环境,离不开住宅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居住区景观建设对城市景观形象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本身又反映了一定地方文化特色和审美趋向,因此重视居住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正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观的内涵特征的。

在中国,大多数人的审美趋于传统。因此,居住文化是以“传统”为核心,在“传统”的基础上演绎自然环境、社会风尚、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以及宗教信仰,因此,在居住景观设计时除了选景、造景之外,还应将人文景观吸收进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将景观建设与地域文化、地方美学有机统一,和谐共生。

2.4 经济实用原则

随着人们对建设生态住宅区的呼声日益高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变成建筑行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不管是房地产商还是设计者本身都在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追求小区园林化建设,努力做到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坪等绿化植物的比例,为居住者创建舒适、优雅、赏心悦目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毕竟不是公园,绿化应以满足居民生活为主,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绿化设计,在追求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考虑以最适当经济投入取得最佳的效益。

在绿化投入方面,应考虑借以设计风格来映衬野草之美,保留原有湿地,选择以地方树种为主,增加水景点缀,适度美化。同时要考虑实用性,合理布置户外活动场地,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在环境景观规划时,根据城市的气候特点、居住者生活习惯和对户外活动要求不一等情况,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享受到这些优美环境,因地制宜形成具有当地文化背景和审美趋向的饱含人文精神的居住景区。

3 目前居住景观建设方面的弊端

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相互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这就意味着设计要考虑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长环境和动物栖息地质量,以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尽量使景观设计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我国城市居住景观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虽然追求“生态性”的设计原则已被广大居住者和房地产商接受,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但在居住区景观建设方面仍有许多不足。

3.1 注重局部生态,忽略整体系统合理性

一段时期,许多开发商为了适应市场,一味追宠居住区的外观环境,虽然在居住区的景观建设方面下过一番心思,却没有全面考虑居住区的自然条件,盲目建绿地,造水景,造成误导消费,给业主和物业管理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3.2 简单模仿,缺乏实用价值

不少开发商为了简单追逐居住区的景观建设,盲目追求居住区“公园化”,无序堆积人工雕饰,导致雕饰景观繁杂,缺乏自然的感觉,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达到提升视觉美的效果,还增加了经济负担。

3.3 盲目追求绿化率

居住景区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系统,一些开发商为了使绿化率达标,生搬硬套的扩充绿化面积,挖掘绿地,以吸引消费者,结果却忽略了居住景区的使用性,导致住户的室外活动面积减少,无法享受居住小区的舒适,便捷。

总体来说,景观规划和设计是以创建适宜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为目标,达到赏心悦目与实用价值相结合,植物布局与水景点缀相映衬,将自然美,文学美和建筑美恰当融合体现居住景区的艺术性,人文性。

4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精神文化领域推进。这就要求居住景区建设必须符合自然生态意识、节能环保意识、历史人文意识,如何创造宜人的、富有精神感染力的居住区环境,是建筑师与规划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1] 张 凯,刘世民,郭明孔.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城市管理出版社,2001.

[2] 刘域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77-103.

[3] 张文君.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26-48.

[4] 王 阳,周立军.浅析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9):33-34.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环境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