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华
(菏泽市牡丹区水务局,山东 菏泽 274000)
菏泽市牡丹区属半湿润温暖气候,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6℃。多年平均降雨量680.6mm,蒸发量1160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降雨在时空上分布不均:一是年降雨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二是年际变化大,丰枯悬殊;三是雨水季、月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8月,7月最多。这样形成了全区非汛期即偏旱,常是冬、春、夏连旱,汛中有旱,汛后又旱,干旱呈现周期性、连续性、季节性特点。
菏泽市牡丹区属引黄灌区,境内水资源有地表水、地下水和引黄客水3部分,平水年地表水0.149亿m3,地下水可利用量1.367亿m3,引黄客水可利用总量1.735亿m3。平水年水资源可利用总量3.251亿m3,而实际用量是3.809亿m3,缺0.558亿m3。全区农业人口96万人,耕地面积7.3万hm2,农业平水年用水量为3.02亿m3,占用水总量的79%。引黄客水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占农业灌溉用水70%。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黄河水量不断减少,引黄客水变得可用却不可靠。
多年平均径流量1.16亿m3,6—8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1.3%。而在汛期,暴雨降水量占整个汛期降水量的近1/3,强度大,雨势猛。全区除利用坑塘自然储蓄0.149亿m3视为可利用量外,其余地表径流任其流失。
农业灌溉有引黄自流灌溉、扬水站灌溉、沟引提灌和井灌等方式,由于节水意识比较淡薄,主要以大面积的漫灌为主。其次,全区的输水工程主要是土沟,沿途渗水比较严重,损失的水量一般占到输水量的50%~60%,水资源浪费比较大,利用效率太低。
虽然农业节水成果不少,但推广速度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片面追求低投资,实际的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很低。其次,由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各家地块比较分散,再加上各农户种植多种农作物,同一技术很难满足不同作物的灌溉要求。
目前全区机井7718眼,主要分布在引黄条件较差的边远乡镇,在引黄灌区则很少。有些乡镇不但单井出水量不足,而且地下形成漏斗,并不断扩大。
很多群众缺乏节水的实际行动,主要因为现行灌溉用水水费征收不合理,按耕种面积收费,出现了浇与不浇无区别、浇多浇少一样收费的不合理现象。节水没有跟农民利益挂钩,只要收成好、收益高就行,不管是否节水,以至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据统计,全区现有坑塘3244个,蓄水1万m3以上的有53个。利用坑塘蓄水,在引黄和当地径流上做到丰蓄枯用、冬蓄春用,弥补雨水时空分布不均和引黄水量的不足,争取抗旱工作的主动权,事半功倍,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全区万亩以上的大洼片13个,都是盐碱地、易涝洼片,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多建设几个坑塘,不仅能抬高周围的田地,改良土壤,而且还能改善当地的灌溉条件和生态环境。
利用一切可以蓄水的工程,尽量多蓄水。目前,境内有流域面积30km2以上的河道25条,节制闸33座,平水年能拦蓄0.189亿m3。蓄水有降雨、引黄客水2种来源。对于降雨,汛期6—8月是丰水期,多年平均降雨量417mm,根据气象部门对汛期后天气形势的预测,拦蓄汛期径流水;对于引黄客水,根据近几年黄河断流早的经验教训,冬季工程一结束,就开始引黄放水,提前把黄河水送到各乡镇,通过河道、坑塘等拦蓄起来,从而缓解春灌期缺水矛盾。
作为农业大区,农业节水对缓解该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区农业应全面节流,一是在引黄灌区统一管理,积极实行定区域、定水量、定时间的配水制度,同时加强输水渠道衬砌,改大面积灌溉为小畦灌溉,长宽畦改短窄畦以及软管灌溉等。二是在井灌区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投资力度。三是提高节水管理技术,从工程管理、经营管理、用水管理等方面,逐步完善节水灌溉制度,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和节水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农业灌溉以引黄为主,冬灌是解决春旱和调剂灌溉用水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春季3—5月多年平均降雨量101.5mm,常存在黄河水量少而用水量大的矛盾,实行冬灌是最好的调剂方法。冬季黄河水量一般较充足、含沙量少,应尽可能扩大冬灌面积。
为持续利用地下水,规划开采地下水时,应根据地下水资源量、引水补源量,以补定采,采补平衡,合理确定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在漏斗区,限制打井,并做好补源工程,防止水生态继续恶化。在井灌区,配合节水措施,尽量减少开采量,以保证良性循环。
水资源浪费的原因之一是水价偏低,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定额和收费标准,严格按定额供水,计量收费,对计划内用水按正常价格收费,超计划用水的对超计划水量加价收费,以经济杠杆促进农业节约用水。
充分运用现有媒体,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题在广大群众中进行大力宣传,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提高人们对节水的认识,从自我做起,保证各项节水工作顺利进行。